頭部
ico
ico
日韩欧美综合
《關于加快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 促進信用服務實體經濟的實施方案》的政策解讀
中國東莞政府門戶網站      2024-03-06 19:06:48  來源: 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字體: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工作部署,加快推動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作用,我市制定《關于加快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 促進信用服務實體經濟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解讀如下。

  一、文件背景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下稱國家文件),要求扎實推進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與國民經濟體系各方面各環節深度融合,并提出了具體工作部署,是新時代背景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實施方案》(下稱省文件),對推動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和措施。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工作部署,進一步鞏固拓展我市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的成果,結合東莞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對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項工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安排,提出具體要求,加快推動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增強信用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二、目的意義

  一是充分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文件精神,全力推動國家和省的各項工作部署在東莞落實落地。

  二是堅持目標導向,著力“鍛長板”,鞏固拓展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成果經驗。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加快“補短板”,有針對性的改進提升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短板。

  四是兼顧系統和局部、短期和長遠,既對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出全面布置,也突出打造特色亮點。

  三、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主要包括6個部分,共提出25項措施。整體框架圍繞推動東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補短板+鍛長板”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總體要求、具體工作措施、組織領導保障等各項工作進行了規范。

 ?。ㄒ唬╆P于總體要求。提出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鞏固深化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創建成果,推動信用制度和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重點領域信用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公共信用服務能力水平顯著提升,信用服務實體經濟成效明顯增強,信用領域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處理,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加快形成,城市信用監測持續排名全省前列。

 ?。ǘ╆P于扎實做好指標監測,持續鞏固優勢、加快補齊短板。強調鍛長板補短板相結合,進一步鞏固創建成果,持續提升我市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提出“提高信用建設法治化規范化水平”“加大信用信息歸集力度”“優化信用網站平臺功能”“深入開展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專項治理”等4項具體工作措施。

 ?。ㄈ╆P于推動重點領域信用建設,發揮信用在提升經濟發展效率中的積極作用。圍繞以信用機制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防范化解風險,提出“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產品質量和品牌信用建設”“完善流通環節信用制度”“完善分配環節信用制度”“完善生態環保信用制度”“積極打造誠信消費環境”“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等8項具體工作措施。

 ?。ㄋ模╆P于營造良好信用環境,提升信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水平。圍繞推動進出口和對外合作信用建設,以信用促進企業融資,提出“優化進出口信用管理”“加強對外投資信用建設”“加強融資信用服務”“強化市場信用約束”“加強資本市場誠信建設等”5項具體工作措施。

 ?。ㄎ澹╆P于創新信用監管和服務,助力更優營商環境。以提升信用監管效能、拓展信用應用和服務,弘揚誠信文化等為切入口,精準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提出“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開展重點企業運行風險管理”“大力推動信用建設惠企便民”“建設高標準信用服務市場”“積極開展誠信文化宣傳”等5項具體工作措施。

 ?。╆P于加強組織實施,推動工作落實。圍繞強化組織協調,推動工作落地落實,提出“加強黨的領導”“強化監督考核”“創建誠信示范”等3項具體工作要求。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市發展改革局將進一步加強對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統籌,組織實施《實施方案》,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取得實效。



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文章關鍵詞:
 
相關新聞
主辦單位: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東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