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體系不僅是城市高效運轉的“生命線”,更是驅動可持續發展、實現區域協同的核心支撐,在引領城市空間拓展、優化功能分區、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塑造城市美學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東莞深度城市化建設的核心引擎,近年來,南城街道持續推進“百千萬工程”,始終秉持“拓空間、提品質”發展思路,深度踐行“四個轉變”前瞻理念,大力發展“綜合交通、品質交通”,全力塑造東莞對外展示的魅力“門戶”與品質“名片”。
從單一公路交通向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跨越,從滿足基礎功能需求邁向追求品質化出行體驗,南城在交通變革中不斷實現城市空間潛力的釋放與城市品質的全面躍升,讓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稏|莞日報》持續推出“品質交通看南城”系列報道,探尋南城交通蝶變之路,見證城市煥新的驚喜蛻變,共繪更具品質的美好藍圖。
每逢節假日,東莞中心公園、東莞植物園等熱門景區總是人潮涌動,隨之而來的停車難題困擾著不少游客;夜幕降臨,居住在西平片區的上班族開車回家,卻常常面臨“一位難求”的窘境……這些停車難題,成為了群眾生活中的痛點。
去年以來,南城街道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堅持以人為本改善交通環境,積極踐行“從功能交通向品質交通轉變”的理念,在加強停車管理的同時,持續推出停車資源共享這一便民又暖心的舉措,解決群眾“停車難”這一民生痛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的出行體驗。
節假日,協調熱門景區周邊停車場共享停車資源,并推出智慧停車誘導系統和接駁公交,讓群眾出游更加輕松;非上班時間,推動小區周邊機關單位停車資源與業主共享,讓居民回家更加舒心。
住宅集中區多了惠民停車場
作為距離CBD最近的成熟居住區,南城街道西平片區匯聚了眾多住宅小區。隨著汽車保有量不斷攀升,再加上部分老舊小區停車設施先天不足,這里住戶的停車難題日益突出。
2024年4月29日,南城街道發布《宏圖科技中心地面停車場向社會公眾開放共享的公告》,為滿足周邊市民停車需求,緩解道路堵塞,盤活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資源,提升城市綜合交通品質,位于西平片區的宏圖科技中心地面停車場向社會公眾開放共享。
▲2024年4月29日,宏圖科技中心停車場正式向社會公眾開放共享
近日,記者來到宏圖科技中心停車場入口處看到,醒目的共享停車指示牌矗立一旁,共享停車收費價格牌上,收費標準清晰明了:1小時內(含)免費,2小時內(含)2元,2小時后每小時0.5元,工作日夜間最高限價7.5元,雙休日及法定節假日最高限價13元……
“平時停一整晚最多才7.5元,節假日一天也只要13元,這個停車場既方便又實惠?!奔易∥髌绞兰o城玫瑰公館的梁先生開心地向記者說道。自從宏圖科技中心停車場開放共享后,他再也不用為停車問題發愁了。節假日朋友來家中做客,也能讓他們將車停在這個共享停車場。
為進一步緩解西平片區停車難題,社區也積極行動起來。宏圖社區聚焦夜間停車難、停車不規范等問題,選取了時代城廣場、時代城小區商業街、第壹廣場停車場作為夜間停車共享試點,前期推出了200個停車位。接下來,社區將進一步盤活社區各物業小區外圍商鋪及大型商超夜間閑置停車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規范停車秩序。
隨著“共享”理念深入人心,未來,共享“朋友圈”也將不斷擴大。接下來,南城街道將進一步推動各社區、中小學以及企業面向社會開放停車資源,有效挖掘轄區停車潛力,繼續推進機關單位停車共享,計劃共享南城交通分局、城管分局、宏圖社區等單位停車場,提供100余個停車位。屆時,更多便民惠民的停車場將出現在群眾身邊,讓群眾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幸福感持續升級。
公園景區出行體驗大幅提升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東莞中心公園、碧玉湖公園、東莞植物園成為市民親近自然、休閑放松的熱門之選,每天游客絡繹不絕。得益于南城街道協調景區周邊停車場對外共享、增加公共交通供給等一系列便民舉措,市民的出行體驗得到大幅提升。
事實上,早在2024年“五一”假期,南城街道就大力推動節假日景區周邊停車共享工作,為市民提供便捷的停車服務。
據市交通運輸局南城分局工作人員介紹,2024年“國慶”假期、2025年“春節”假期和2025年“五一”假期,南城持續推進景區周邊停車共享。目前,已協調推動市植物園周邊12個停車場(含鴻福文創、市委黨校、中孚商業中心等)實施共享停車,增加2400多個共享車位。水濂山森林公園、碧玉湖公園周邊的凱達設計中心停車場,共620個車位。中心公園周邊3個共享停車場,共1410個車位。
據統計,2024年“五一”“十一”假期期間,共享停車資源累計滿足約8500輛次車輛的停車需求。2025年春節,為更好地疏導景區周邊交通,南城依托智慧化手段,開發停車余位實時查詢小程序。通過誘導屏實時動態顯示停車場空余泊位數,顯著提高市民出行效率與游玩體驗。同時,針對距離植物園、水濂山森林公園較遠的停車場,專門開通4條接駁公交,市民可免費乘坐。春節期間,停車誘導碼訪客數達2694次,4條停車場接駁公交客流量為635人次,實現了動態供需匹配,切實提升了市民出行體驗。
▲節假日,南城開通假日觀光線路和停車場接駁線路,有效解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 通訊員 羅偉良 攝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2025年“五一”假期,在春節假期工作的基礎上,南城進一步加大統籌實施力度。針對植物園景區,開通4條假日觀光線路和3條停車場接駁線路。據統計,公交共接送旅客14298人次(其中4條假日觀光線路客流6084人次,3條停車場接駁線路客流4584人次,3條常規公交線路客流3630人次)。5月2日、3日,接駁線路客流均超過2000人次,有效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接下來,南城街道將對植物園紅旗廣場前輔道空間進行優化,增設公交站臺和進出閘機,打造以公交為樞紐的交通體系,為公交提供路外候車條件。同時,在植物園周邊增設更多停車誘導顯示屏,加強停車誘導信息服務,進一步提升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體驗感,讓市民的每一次出行都更加便捷、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