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5日,是第54個世界環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關注塑料污染,守護健康環境”。
日常的飲食、飲用水、生活用品,甚至呼吸的空氣里,塑料無處不在,當我們想方設法反塑料滲透的同時也別忘了做好這些,做好垃圾分類+變廢為寶。
走進“創意環保工廠”
6月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資源小循環,環保大作為”低結構建構活動,在南城中心幼兒園歡樂上演。孩子們用想象力,為廢舊材料注入新生命,讓垃圾分類的種子在童趣中萌芽。
活動現場,孩子們將奶粉罐和樹枝架成燒烤爐,小木棍串起樹葉變成美味的“烤串”。紙杯、貝殼、瓶蓋、樹枝……組成的大披薩吸引眼球,
路過的孩子紛紛接受邀請,拿起筷子“品嘗”起來。
紙杯搭建圍墻,幾何木塊與奶粉罐建起城堡,葡萄穗軸與黏土碰撞出“森系裝飾”……
孩子們還利用各種低結構材料,打造“架子鼓”“編鐘”等樂器。最吸睛的當屬“貝殼風鈴”,形狀各異的貝殼被彩繩串聯,輕輕搖晃便發出清脆聲響。這些用低結構材料搭建的“藝術品”不僅裝點了園區,更讓“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理念深植童心。垃圾分類教育課程,進一步加深孩子們對垃圾分類的了解。
自南城中心幼兒園“低結構材料構建”課程實施以來,創新性地引入樹葉、紙箱、易拉罐等可塑性強的低結構環保材料,通過開放式探索引導幼兒自主建構。
這一特色課程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更在潛移默化中深化了他們的環保意識,實現了"寓教于樂、寓教于行"的教育目標。孩子們在自由組合、反復嘗試的過程中,既體驗到了創造的樂趣,也體會到廢舊物品的再生價值,為培養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奠定良好基礎。
“當孩子用雞蛋托搭建房子、用樹枝拼出飛機時,他們學會的不僅是動手能力,更是對自然的尊重。今天的一個瓶蓋,未來可能成為改變世界的靈感?!蹦铣侵行挠變簣@老師郭玉環表示。
這場充滿童趣的環?;顒?,讓垃圾分類從口號變成可觸摸的快樂。當孩子們掛起親手制作的“環保風鈴”,搖曳的不僅是彩色瓶蓋,更是南城打造無廢城市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