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近一年精心雕琢,南城濱河路(石鼓段)悄悄變身高顏值親水步道煥新亮相,成為市中心最值得一逛的新地標,2.5公里沿河棧道+舒適騎行道,遛娃、約會、吸氧都不誤,遇上好天氣的時候,隨手一拍都是電影感大片。
這條串聯東莞運河與厚街水道的“親水長廊”,以碧波為卷、綠意為筆,繪就了一幅“水清岸綠、路暢景美”的生態畫卷,更是南城持續貫徹 “以人為本”交通理念的生動體現。 南城濱河路石鼓段煥新亮相
濱河路(石鼓段)改造提升工程的起點位于大龍路交叉路口,沿東引運河東岸向東北方向延伸,終點與白馬中心路相交,道路建設長度約2.5km,設計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40km/h,為城市次干路。
工程包含碧道建設、親水步道、景觀休閑平臺、周邊綠化提升等內容,設計范圍南起大龍路,北至白馬中心路,目前已基本竣工。 全長約2.5公里的親水步道沿河蜿蜒,南岸1.5公里、北岸0.8公里,以2米寬透水鋪裝打造,沿途設置景觀休閑平臺和綠化帶,打造成為運動、觀景、社交的共享空間。 在親水步道行中,市民可近距離看城際列車飛馳,也可以靜靜觀賞運河風光,感受“水清魚躍、白鷺翩躚”的生態修復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道路設計將人的需求和體驗放在首位,以更好地提升交通系統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適性和健康性。 道路升級關注所有交通參與者,通過完善慢行系統,打造完整、連續、無障礙的人行道,并形成獨立的非機動車道,打造高品質道路交通網絡。與此同時,慢行系統與親水步道無縫銜接,形成“騎行+漫步”的立體交通網絡,市民可自由切換通勤與休閑模式。 此外,改造后的濱河路為雙向四車道,采用高韌超薄瀝青鋪裝,降噪防滑效果顯著,為駕駛人以及騎行者提供安全與舒適的雙重保障。 隨著后續夜晚燈光亮化的逐步推進,親水步道以暖色調勾勒河岸輪廓,“半城山色半城水”的詩意夜景將會呈現。 “車行優先”向“詩意棲居”進化 近年來,南城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分配、推動多模式交通發展和精細化交通管理,平衡和優先保障所有交通參與者的安全、舒適和便捷,以此逐步構建更健康、更可持續的城市交通體系。 濱河路作為市中心主干道路之一,南城計劃投資超8億元開展交通與空間綜合改造工程,重點圍繞品質交通、生態修復、產城融合等方向,打造全長10.8公里的休閑濱河帶。 工程已進入多標段協同推進階段(部門供圖) 隨著石鼓段的驚艷亮相,南城濱河路綜合改造工程已進入多標段協同推進階段,運河東三路、金豐路等多個標段施工穩步推進。 全線竣工后,南城濱河路將形成“兩河三岸”慢行網絡,從“車行優先”向以人為本的“詩意棲居”進化,為市民構建綠色、高效、共享的城市生活新范式,讓大家在通勤、觀景、社交中,感知潮流南城的溫度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