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進莞看草莓音樂節吃燒鵝”等話題爆火出圈,同時,「豎店」作為東莞文旅新地標也受到主流媒體的熱烈關注,本期,小編帶大家走進東莞南城“豎店”,揭秘爆火流量背后的故事。
流量狂飆:千萬級充值背后的短劇熱潮
▲南城凱達豐產業園 攝/翟嘉欣
在短視頻與微短劇席卷全球的浪潮中,東莞南城凱達豐豎店短劇基地以“中國短劇新地標”的姿態強勢崛起。數據顯示,這里曾誕生單劇充值金額高達1238萬元的爆款神話,相關話題在社交媒體累計曝光超3億次。
今年五一前后,“東莞豎店”更成為網絡熱詞,吸引《南方觀察》《南方財經》等多家主流媒體集中報道,被視作“影視工業新物種”與“文旅融合新標桿”。短劇的火爆,映射出行業的廣闊前景。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的“微短劇+”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以短劇賦能文旅、非遺、品牌等千行百業。政策加持下,微短劇從“草莽生長”邁入“精品化”階段,凱達豐豎店短劇基地先行探索,成為國家戰略的實踐先鋒。
三天一部?。簴|莞速度背后的產業密碼
“3天拍攝、7天制作、15天上線”——南城豎店創造的“短劇速度”,顛覆了傳統影視行業的生產邏輯。其秘訣在于全產業鏈的高效協同與集約化運營,而南城的區位優勢與產業底蘊為此提供了堅實支撐。
場景革命:模塊化設計打造“影視魔盒”。
基地8000平方米的核心拍攝區位于南城凱達科技設計中心,這里以“一鍵換景”為核心理念,打造了108個標準化場景。從總裁辦公室到市井街頭,從科幻實驗室到復古咖啡館,劇組步行5分鐘即可完成轉場,日均節省2小時拍攝時間。
這種高度模塊化的空間設計,將制作成本降低30%以上,成為微短劇“短平快”模式的關鍵支撐。南城凱達科技園憑借其靈活的空間規劃和科技氛圍,成為短劇工業化生產的“超級車間”。
產業鏈聚合:一座城市的制造基因。
作為東莞中心城區的南城,不僅坐擁“世界工廠”的制造底蘊,更以高效服務賦能短劇產業。劇組進來后,燈光設備、家具道具、服裝潮玩等均可在本地快速采購,基地還為他們餐飲住宿、劇本創作、演員選角、發行等服務。
基地負責人歐陽杰坦言:“在東莞,劇組需要的所有資源都能在半徑10公里內解決?!奔又畺|莞本地的政策支持,和大灣區做短劇的潛在優勢,對于基地來說,東莞可以說是“短劇拍攝友好城市”。
從“流量”到“留量”:短劇如何讓東莞文旅出圈?
短劇不僅是影視產業的革新,更成為東莞文旅破圈的“新引擎”。
據了解,當前凱達豐豎店短劇基地正探索“影視+文旅+科技”的融合路徑。
聯動周邊東莞植物園、水濂山森林公園、水濂山碧玉湖公園、東莞中心公園等景區,計劃將拍攝場景轉化為劇本殺實景體驗區,打造更容易出圈、小而美的文旅目的地。
△海德·匯一城商圈 攝/翟嘉欣
同時,將“東莞制造”“潮玩之都”“籃球城市”等城市IP融入劇情,展現東莞城市的“年輕力”。以“文旅+微短劇”的形式,助推一批取景地跟隨微短劇的熱播“出圈”。
歐陽杰認為,微短劇不能只是爽劇,豎店希望能夠加深對本土文化的挖掘,講出獨特的故事,讓微短劇走得更遠。東莞豎店的崛起,不僅是一場影視產業的變革,更是一座制造業大城向文化創意樞紐轉型的縮影。從“三天一部劇”的效率奇跡,到“短劇+文旅”的生態融合,東莞正以創新姿態回應國家“微短劇+”戰略的期待。正如歐陽杰所展望:“我們要讓世界通過短劇,看見東莞的硬核與浪漫?!?/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