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畝的城市更新,主干道路升級“煥新”,公共服務供給更優化……
篁村社區緊抓“百千萬工程”發展機遇,發揮“黃金雙軸”中部的優勢,以“1+5”發展模式,全力構筑現代化城市生活新界面。
“1+5”發展模式:
“1”是指堅持一個主體方向,積極推進篁村城市更新單元項目,通過城市更新實現人居環境全面升級,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由內向外激活實現高質量發展。
“5”是指實施五項行動,主干道路升級、村容村貌提升、新型集體經濟發展、公共服務提升和黨建治理創新。
“城市更新”提品質
開創全新的生活界面
篁村社區地處南城街道西北部,位于“黃金雙軸”中部,面積0.84平方公里,下轄英聯、下墩、田一、田二、石龍塘、南村、松柏塘、頭圩8個居民小組。
沿著莞太路走進篁村社區,溫馨畫面隨處可見——老人活動中心內,粵劇愛好者三五成群吹拉彈唱,怡然自得;池塘邊,百年老樹枝葉繁茂,涼亭里居民閑話家?!?/span>
篁村曾稱“篁溪”,后稱“篁村”,過去這一帶曾有溪流,兩岸生長著大片“篁竹”。上世紀90年代初,篁村還是鄉村的模樣;本世紀初,這里漸漸成為了城市中心,住宅林立、商鋪連片,人口也在不斷增加。
時光流逝,起步較早的篁村逐漸成為了“城中村”,建筑風貌老舊,村道狹窄,配套設施不足。周邊的環境與形態,無法滿足高質量發展所需。
“讓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城市更新勢在必行?!斌虼迳鐓^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炳榮表示,城市更新包括綜合區域更新、公共空間設施優化、歷史風貌魅力重塑、產業園區提質增效,以及商業活力再造等一系列變化,此舉有望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篁村社區城市更新單元涉及TOD范圍,改造規模747畝,涵蓋篁村社區7個居民小組,是“黃金雙軸”中部的城市更新重點項目之一。
項目以拆除重建進行升級改造。打造多元開放、活力復合的城市聚落,打開面向莞太路的全新城市界面,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和綜合承載力,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展現更開放、品質的形象。目前,已完成入戶測繪、意愿征詢等工作。歷盡數百年的發展,從古時“篁溪”到今日之篁村,篁村社區乘“百千萬工程”的東風,將迎來新一輪的躍升。
五大行動增幸福
譜寫美好生活畫卷
午后陽光落在篁村幼兒園的一角,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室外區域滑滑梯、玩游戲,陣陣歡笑聲在回蕩著。
篁村興學重教由來已久。張炳榮介紹道,“篁村幼兒園是由社區出資創辦的集體幼兒園,園內配備9個班級,依托優良師資隊伍,面向社會招收近300名兒童,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園’”。
篁村幼兒園外是綠草如茵、鮮花綻放的花園,旁邊是社區老人活動中心。
“花開花謝又一秋,日出日落蒼山后……”曲藝室內,老人們傾情演奏著粵曲《仙侶會鵲橋》。樓下,三三兩兩的棋友圍坐石桌旁,切磋探討……
據統計,篁村社區現有6個長者活動場所。通過資源整合利用,篁村持續深化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大力構建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不斷豐富社區老人文化娛樂服務。
除了保障幼兒學前教育、關愛老年人外,篁村社區還把目光放在年輕人身上。逐步嘗試,讓更多青年融入社區,提升社區活力。
“社區將在英聯環湖街打造社區青年文化活動中心,預計今年6月底完成?!睆埍s說,此舉有利于加強社區青年交流互動,形成有歸屬感、聯結感的社區共同體。還能更好引導年輕人參與社區建設和民主自治,推動社區發展和基層治理更進一步。
清風拂過碧塘,散起一圈圈漣漪。
羅大塘公園,岸邊成群的三角梅簇擁著芬芳,棧道蜿蜒橫跨于湖面,人們在這里親近自然,享受春日美景。
栽花種樹,增色添景……篁村持續開展社區容貌品質培育提升,結合羅大塘公園地域特色,打造集生態、景觀、休閑、游憩等功能的“小山小湖”全開放式水景休閑公園。
“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睆埍s表示,下來社區將持續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緊抓“黃金雙軸”中部發展機遇,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為工作重點和目標,加快推進城市更新,不斷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區生產生活條件,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后勁,譜寫群眾美好生活的幸福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