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景觀 社區容顏大變身
近日,小編走在石鼓社區的馀慶路上看到,經過“換裝”的沿街建筑青磚灰瓦、紋樣窗格都非常醒目,而且極具嶺南特色風情文化。
社區內,綠樹成蔭,風景宜人,尤其是改造后的街頭小景更是令人流連忘返。大街小巷也沒有亂停亂放的車輛,路面十分平整清潔。老人和小孩坐在街頭巷尾閑聊、玩耍,很是愜意。
這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社區人文景觀,得益于石鼓社區落實“特色精品示范村”創建工作。
2020年5月,東莞市農業農村局公布了市“特色精品示范村”創建名單。作為南城三個入選社區之一的石鼓經過科學規劃后,對20個重點項目進行改造施工,全面落實創建特色精品示范村系列工作,計劃將石鼓打造成一個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精品村。
結合人文環境,石鼓對社區厚底三路、沿河西路、馀慶路、社區防護坡、河涌景觀帶等重點區域升級改造,建設了一批具有觀賞性、鄉土性、文化性、生態性元素的街頭景觀。
同時,重點選取石鼓綜合市場、馀慶路段沿街建筑外立面、十三坊一街段沿街建筑外立面等路段、街景、公共建筑及設施,對其升級改造,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石鼓社區完成了20個工程項目的升級改造,社區的樣貌發生了大變化!
完善設施 滿足居民日常需求 根據實際,石鼓社區還建設了可舉辦大型活動的石鼓社區文化大舞臺,以及室內籃球館等配套設施,并對石鼓生態公園的文化公共設施全面優化完善,為居民創造了更多休閑娛樂的活動場所。 另外,社區對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也即將完成。改造后,市場一層將合理規劃分為攤位、商鋪,解決商鋪擺放凌亂、形式不一等問題,保持周邊環境的衛生整潔,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購物體驗;二、三層將作為宴會廳、辦公廳以及廚房,為社區居民提供宴會場所,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與此同時,石鼓公園圖書館、村史館等文化設施也正處于加緊建設當中,在滿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時,以展板、圖片、實物等方式,展現出社區的根源與變遷,全面展示社區獨特的人文風貌。 探索模式 建設整治雙管齊下 除了開展相關升級改造工程,全面提升社區人居環境,石鼓還在精細化管理上下真功夫,加大力度推進三線整治、六亂整治、臟亂差整治等各項整治工作,全面提升社區生活品質。 面對居民切實關心的“停車難”問題,石鼓社區黨委委員李觀達表示,通過前期充分的走訪調研,社區根據人口和區域分布,劃分為龍駿片區、公園片區、厚底山片區、大龍路片區、花園路片區等五個片區,利用社區的閑置地、窩棚地等場所建設停車場。 通過各種舉措,社區從原有的750個公共停車位(小車),增設至1920個(小車),并在石鼓停車場(公共場)設置大型貨車位68個,有效緩解了社會臨時停車需要,解決大型貨車占道、妨礙社區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等問題。 同時,社區還建立了專人、專職管理制度,以及亂停亂放車輛管理辦法,由警務室成立一支專職管理小組,對居民車輛、月租車輛、企業車輛等,建立一車一檔制度,與車主簽訂《石鼓社區車輛停放承諾書》,對社區內部道路停車管理統一統籌。 在多方面的整治下,石鼓的人居環境得到改善。住在石鼓社區的李先生表示,如今社區的路拓寬了,停車位多了不少,環境也得到很大的提升,生活在社區里感到十分舒服,這對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以及社區經濟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