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大盛村原是大江邊的兩條沙洲,有大、小盛之稱。清乾隆六十年(1795)立村。村內古建筑物有財神廟、娘馬廟、姓楊廳、天后宮、禮耕書院,均毀于60年代,保存留完好的僅有“長盛社學”?!伴L盛社學”坐落于舊村坊,始建于民國26年(1937年),重修于2014年,被列入東莞市第二批不可移動文物。長盛社學曾經被用作學堂、文化室和老人曲藝中心。大盛村文風頗盛,著名農民畫家郭同江便是大盛人。
大盛村位于麻涌鎮政府辦事中心西南面,距莞城20公里。東近麻一村,南隔珠江與番禺蓮花山相望,西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隔江相對,北連南洲村。2023年,全村面積約6.75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積)。戶籍人口3486人,常住人口2萬多人。大盛村黨委下設黨組織5個,黨員總數115人。
2023年,大盛村主要收入以出租物業、土地、信托收益及存款利息為主,集體總資產112698萬元,凈資產106504萬元,村集體經營總收入5555萬元,經營純收入4363萬元。
2001年以來,大盛村先后獲市“計劃生育合格村”、“無毒小區”、“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先進單位”、“調解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衛生村”、“東莞市文化建設達標村”、“東莞市文明標兵村”、麻涌鎮“玖龍杯”龍舟錦標賽男子組第五名及女子組第九名,“香飄四季”---2017年麻涌鎮太極拳團體賽二等獎,麻涌鎮第十三屆“香飄四季”文化藝術節第五屆廣場舞舞蹈大賽銀獎。2018年,我村獲得麻涌鎮第十四屆“香飄四季”文化藝術節第六屆廣場舞舞蹈大賽銅獎。2019年,我村獲得麻涌鎮第十五屆“香飄四季”文化藝術節第七屆廣場舞舞蹈大賽銀獎。
大盛村委會注重對教育、民生建設的投入,1998年新建大盛小學投入使用;2002年新建大盛幼兒園投入使用;2017年建成對面海公園一期建設工程及3000平方米的大盛禮堂;2018年大盛小學建設新教學大樓,2019年在社公基東側建設了社公基休閑公園公園,村文體、教育設施的不斷完善,提升了村民和外來員工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幸福指數。2020年建設長230米、寬8米的駿業南路。
大盛村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2023年,成功創建了東莞市特色精品村并通過了市評審驗收,投入1200多萬完成了特色精品村項目包括有社學橋、文藝半島、村史館、興業路牌坊、新車站公廁等;建成了大坊村民停車場,解決周邊村民停車難問題;投入約360萬完成了對面海興業路拓寬升級工程,有效緩解該路段的交通擁堵,提升村容村貌和城市秩序;投入約600萬對新村沿河路中段進行拓寬升級,進一步優化村內交通路網。
大盛村每年制定《大盛村獎教、獎學方案》,對小學鎮優秀教師、鎮優秀班主任、成績達標和小學生期末自查成績前八名和期未成績有所進步的進行獎勵;對幼兒園優秀教師和優秀幼兒進行獎勵。
二、職能
大盛村有大盛村黨委、大盛村委會、大盛股份經濟聯合社等三個組織。其中:村黨委是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村各種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領導、支持和保證村委會、經濟聯合社和其他組織充分行使職權。大盛村委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在政府和村黨委的指導下行使職權。大盛股份經濟聯合社依法享有村集體所有資產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和收益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接受各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三、機構組成
大盛村委會設有黨群服務中心、人力資源服務站、工會聯合會、婦委會、衛生健康辦、財務室、資料檔案室、治保會、智網工作站、安全巡查辦、環境衛生室。
四、領導成員
羅子明(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梁廣潮(黨委副書記)
羅朝紅(黨委副書記)
郭錦祥(黨委委員、村委會副主任)
唐秋云(黨委委員、村委會委員)
陳柱秋(黨委委員)
盧杰文(黨委委員)
鐘建錢(黨委委員)
五、地址電話
地址:麻涌鎮大盛村教育東路3號
電話:88285080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東莞麻涌鎮欄目”的所有內容,版權均屬麻涌鎮宣傳辦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