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麻一村位于麻涌鎮西面,廣麻公路南邊,面積3.96平方公里,東有麻四村,南與麻二村相連,西近大盛村,北與麻三村接壤。麻一村現有17個生產隊,常住人口約10000多人,其中,戶籍人口4689人,流動人口7200人。
麻一村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全村目前有耕地面積約2200多畝,作為麻涌鎮耕地統籌試點村,麻一村通過耕地統籌發展都市農業,全村統籌耕地1477畝,引進了古梅農業園、菇菇花果園等項目,發展以觀光、體驗、鑒賞為主題創意的休閑農業,結合“古梅鄉韻”鄉村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消費。
近年來,麻一村緊跟鎮政府“拆舊求發展”思路,團結帶領班子成員集體決策,積極開展“三舊”改造。全村涉及城市更新項目用地約973畝,分別是第三滘城市更新項目351畝、珠三角汽車博覽中心142畝和中成片產城融合類更新單元480畝。目前已完成珠三角汽車博覽中心“三舊”改造項目。通過特色產業發展,麻一村實現村級經營總收入從2016年的787萬元增加至2023年的1899萬元,年均增幅為13.4%。
麻一村積極開展城市建設和農村環境“五整治”工作,積極配合鎮打造“古梅鄉韻”鄉村游項目,努力營造優美、舒適、和諧的居住環境。在鎮政府的關懷下,由鎮、村共投資了約3000萬元對村內的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建成水上綠道、中心路文化廣場、籃球場、漁歌晚唱碼頭、截污水管網、一河兩岸升級改造、柏基涼亭、二坊涼亭、入村牌坊、二坊橋、文體中心等,整個系統的基礎設施工程使該村村容村貌有了一個質的提升,村民生活環境更加優美舒適。2021年,麻一村成功創建為“東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2023年被評為東莞市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示范圩鎮。
麻一村文化底蘊深厚。麻涌八大景之一的“白鶴榕蔭”就坐落于此。村內現存的三坊秀潤莫公祠是鎮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村歷史上出過高官、學者。近代著名藏書家“五十萬卷藏書樓主”莫伯驥,中國建筑設計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莫伯治,跟隨黨中央上延安的革命軍人、正師級干部莫富圖(丁農)等都是麻一村人。同時,為在村民當中形成一種重視教育,重視人才的思想意識,鼓勵青少年認真努力學習,爭取優異成績,培育更多學歷高、技能強、專業化的人才隊伍,麻一村從2014年開展實施高考獎學辦法,對考取大專以上的高校生發放相應的獎學金,并發動愛心企業幫扶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為鄉村振興培育人才。
村內文化發展氛圍濃厚,麻一村村民喜愛粵劇曲藝,常在河邊的涼棚、榕樹下演練彈唱。2000年1月,麻一曲藝社成立并經常組織活動。麻一村大力支持粵劇粵曲民間藝術團體發展,麻一曲藝社多次參加市鎮舉辦的粵劇粵曲比賽獲得好成績。同時還開展一系列健康向上的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2023年度共開展群眾文化娛樂活動195場次,惠及人數約11700人次。群眾性體育以劃龍舟、籃球、乒乓球為主。麻一村龍舟運動歷史悠久,賽龍舟風氣十分盛行。2005年,該村龍舟隊曾榮獲麻涌鎮龍舟邀請賽傳統龍組第一名。
近年來,麻一村各項事業統籌兼顧,穩步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先后被評為珠三角粵美鄉村、東莞市幸福村居、東莞市文明村、東莞市文明村標兵、東莞市基層文化示范村、東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東莞美麗鄉村、東莞市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示范圩鎮。
二、職能
麻一村有麻一村黨委、麻一村委會、麻一股份經濟聯合社等三個組織。其中:村黨委是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村各種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領導、支持和保證村委會、經濟聯合社和其他組織充分行使職權。麻一村委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在政府和村黨委的指導下行使職權。麻一股份經濟聯合社依法享有村集體所有資產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和收益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接受各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三、機構組成
麻一村委會設有行政、民政、戶籍、宣教文體、團支部辦公室,財務辦公室,婦代會、計劃生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社保辦公室,安全生產管理、消防、環境保護、城建、國土、規劃、組織人事、農業辦公室,黨群服務中心、警務區等。
四、領導成員
莫嘉輝(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莫韻姬(黨委副書記、村委會委員)
莫日權(黨委委員、村委會副主任)
莫柳杭(黨委委員)
莫炳尖(黨委委員)
袁燦全(黨委委員)
莫東松(黨委委員)
莫梓毅(黨委委員)
五、地址電話
地址:麻涌鎮麻一村中心路1號
電話:88236099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東莞麻涌鎮欄目”的所有內容,版權均屬麻涌鎮宣傳辦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