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陽光網7月13日訊 近年來,東莞市始終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作為民生工程放在突出位置,抓重點、破難點、補短板,PM2.5濃度連續兩年優于世衛組織第二階段目標,但臭氧污染問題突出,成為制約空氣質量持續提升的關鍵因素。為進一步加強全市大氣的精細化治理,自5月19日起,按照生態環境部監督幫扶工作安排,東莞市各有關部門凝心聚力,精心組織,迅速推進各項工作,全面提升大氣污染治理成效。截至7月5日,生態環境部交辦的50個問題線索及4個自查線索已全部按期核查完畢,發現問題141個,已完成整改91個,整改完成率64.5%,發現問題數量及完成整改數量居全省第一。
上下聯動,層層抓落實
▲胡毅峰局長率隊到企業調研
堅持以黨建引領,強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宗旨,成立由生態環境部門一把手親自抓的工作專班,局長親自部署、親自調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建立“分級交辦—聯合督查—幫扶整改—銷號閉環”四步閉環模式,即第一步根據問題線索的難易、污染程序分類分級交由市級、分局承辦,第二步組織大氣環境、現場執法、自動監控等相關科室的專班骨干聯合督查,第三步邀請專家等赴企業指導,分類整改,第四步對照問題清單,逐一銷號。將此次幫扶作為執法大練兵重要抓手,對標找差、借勢練兵,綜合評定監督幫扶人員的問題發現率、違法線索查實率等,選拔尖兵現場授課,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和骨干力量的“傳幫帶”作用,不斷提高基層執法人員的業務能力。
難點驅動,步步深核查
▲委托監測公司對廢氣進行取樣檢測
針對我市源頭管控即原輔材料不規范使用的監管執法難點,充分運用“一看二聞三試四測”的方法進行核查,成功推動引導325家企業完成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原輔料源頭替代。一看化學品安全數據說明書成分報告,根據化學品安全數據說明書分析判斷是否采用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涂料,對現場不能提供該成分報告的,核查現場原輔材料包裝信息;二聞是否有明顯的VOCs氣味,根據天那水等稀釋劑的特征VOCs氣味初步判斷現場是否使用油性油漆等高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涂料;三試取少量油漆混入水中,運用油性油漆與水不相容的原理現場快速測定油漆性質;四測委托有資質的檢測公司采樣檢測,出具檢測報告,鎖定違法證據。
科技推動,面面全監測
▲執法人員使用PID檢測儀、FID檢測儀檢測密封點是否存在廢氣泄漏
我市建成全覆蓋的大氣自動監測網絡和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系統,持續推進VOCs走航監測、機動車遙感監測、重型柴油車OBD在線監控、重點VOCs企業、加油站、工地在線監測監控,實時開展空氣質量評價、道路交通和船舶污染監測、PM2.5組分在線源解析、VOCs在線監測及臭氧生成潛勢分析、污染天氣過程診斷分析、污染熱點在線報警,不斷提升監測預警能力,動態溯源污染成因。圍繞監督幫扶工作需求,我市充分發揮熱成像儀、 FID、 PID等VOCs檢測儀器的科技支撐作用,大力提升VOCs監管執法能力。
標桿帶動,行行促規范
▲組織行業內其他企業開展“學標桿”活動
在幫扶督導期間,結合我市“環境管理示范企業”的評選工作,從源頭控制、工藝過程及無組織排放管控、企業末端治理與企業排放、監測監控水平以及日常管理水平五大方面嚴格把關,評選出第一批18家“環境管理示范企業”(標桿企業),并組織行業內其他企業開展“學標桿”活動,走進環境管理示范企業,推動行業企業環境管理標準化、規范化、智慧化。
今年1-6月,東莞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27、與去年同期對比改善8.1%,優良天數比例85.1%、同比提高3.9個百分點,提升幅度高于珠三角均值2.7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均值2.7個百分點;5項大氣污染物濃度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其中PM2.5濃度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16.7%。尤其是6月份以來,我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1.94、同比改善23.0%,“搶”回4天優良天數。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