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陽光網1月7日訊 一汪汪清水,穿梭在鎮街之間;一條條碧道,串聯起生態美景。近年來,東莞深入推進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皷|莞藍”成為市民“朋友圈”的???,昔日的“臭水溝”,如今成為村民嬉水避暑的好去處。
環境污染治理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要久久為功。多年來,東莞將環境污染治理納入“十件民生實事”中,持續改善生態環境。2021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的加強環境污染治理,目標是繼續守護藍天碧水,狠抓PM2.5和臭氧協同防治,全面完成河涌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大生態岸線修復治理,啟動濱海灣至松山湖的碧道建設,新建不少于150公里碧道。如今,該項目已完成年度既定目標,東莞這座昔日的“世界工廠”,正循著越發清晰的城市生態與品質提升之路,塑造出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的絕美圖景。
優化能源結構 構建綠色清潔能源體系
位于萬江的東莞市新富發紙業有限公司此前一直都使用燃煤鍋爐,總蒸噸數60蒸噸/小時,燃煤消耗量9500噸/年。新富發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錦均表示,該公司兩年前響應政府號召,加快推進煤改氣工作,投資4000萬元建設1臺中溫中壓天然氣鍋爐。2021年7月1日,公司正式停用燃煤鍋爐,啟動天然氣鍋爐,是東莞首批全面完成煤改氣的企業?!疤烊粴忮仩t啟用后,我們的二氧化硫每年減排39噸,氮氧化物減排44噸,顆粒物減排23噸,廠里和周邊的空氣變得更清新了?!焙五\均說。
煤改氣是東莞市藍天保衛戰優化能源結構和產業轉型其中一項重要舉措。今年以來,全市共實現14家自備電廠首期煤改氣點火運行或集中供熱,淘汰燃生物質鍋爐14臺,減排成效顯著,為全市藍天保衛戰作出重要貢獻。
細顆粒物濃度持續改善
除了加快推進煤改氣,東莞還強化VOCs(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推行1390家企業試點第三方運營,完成1404家VOCs企業提升整治,完成325家企業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替代;強化移動源排放監管,定期檢測機動車,督促不合格車輛維修治理;強化揚塵污染防治,檢查工地24759個次,責令整改問題工地1221個次,查扣違法違規泥頭車2659輛,完成新型泥頭車更新換代4898輛;加強企業執法監管,檢查VOCs企業4394家,依法查處443家,查封91家;開展VOCs走航監測,精準識別378個異常排放點,責令整改問題企業398家、立案查處125家。
2021年截至12月26日,東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86.1%,細顆粒物(PM2.5)濃度2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8.3%,優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持續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目標。
持續強化重點時段污染防控 深化重點行業污染治理
“實現各項指標全面達標并不是東莞大氣環境治理工作的終點,‘十四五’期間將會有更高更嚴格的要求,東莞的大氣環境治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睎|莞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科長張永聰表示,接下來,東莞將重點部署強化顆粒物和臭氧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持續開展VOCs企業、揚塵、露天焚燒等面源專項檢查,強化空氣質量研判會商,保障空氣質量優良。
打造沿岸“幸福道” 惠民惠商雙線并行
三江六岸濱水岸線示范段全長18公里,按照“串藤結瓜”理念,串聯了可園、金鰲洲塔、下壩坊、鳒魚洲、莞城騎樓街等多個重要歷史文化資源,是集漫步道、跑步道和騎行道于一體的濱水慢行系統。
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的工作部署,市中心城區“一心兩軸三片區”建設現場指揮部會同市城建工程管理局,于2020年9月正式啟動位于萬江街道東莞水道兩岸的三江六岸濱水岸線示范段項目一期工程(龍灣段),并于2021年的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本期岸線范圍從東莞水道特大橋至曲海大橋,總用地21公頃、岸線全長約4.4公里、總投資約2.1億元。
在示范段的核心節點龍灣公園,不少市民漫步閑聊,孩童嬉戲游玩?!鞍橍骘w,繁花點綴”迷人景象從紙上藍圖變成了美麗現實。住在沿岸官橋滘村的溫先生告訴記者,“自從改造以后環境變好了,不少村民將房子整修翻新,出租率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大家都很開心?!?/p>
岸線的建設不僅滿足了周邊居民生活娛樂的需求,也為沿岸商鋪打造了更好的營商環境。中午十一點,在龍灣公園附近的一家酒樓,一樓大廳的上座率已達八成以上。酒樓負責人鄭女士表示,“2021年5月,龍灣公園改造后投入使用,我們非??春眠@里的發展。投資了100多萬元,耗時兩個月做了內部環境的升級改造,在2021年11月投入營業后,到龍灣公園沿岸晨跑、散步的市民多了,來這里就餐的人也隨著明顯增加,目前營業額相較同期增長了三成以上?!?/p>
三江六岸濱水岸線示范段一期建設工程是“還江于民、還岸于民”理念的重要實踐,對于中心城區乃至全市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隨著全域岸線的逐步規劃建設和不斷延伸,也串聯起了市民的“幸福道”。目前,三江六岸片區的高埗岸線段已經建成,石碣岸線段也正在施工,跨越莞城萬江的濱水岸線示范段二期將在2022年動工。不久的將來,三江六岸片區全域70公里涉及5個鎮街岸線也會串聯貫通。同時,按照“綜合聯動、岸線拉動”的城市經營思路,同步打造沿線重要跨江橋、垂江通廊和文化節點,進一步帶動沿江腹地發展,合力打造三江六岸歷史休閑區。
全力推動污水河治理 助力生態智造新城建設
按照“全河段、全流域、全天候、生態修復”的原則,采取“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生態修復”的措施,西南河從“墨水河”一步步轉變,如今河涌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沿岸碧道建設也在不斷推進。
香市科技產業園的核心先導區松湖智谷產業園坐落在西南河沿岸?!?017年產業園入駐時西南河是黑臭狀態,在園區的招商、開發建設過程中,河水逐漸變得清澈了?!彼珊枪犬a業園營銷副總經理表示,“現在沿岸的景觀綠化、步道都建設完成,我們園區招商時都會帶著客戶來這邊參觀,生態環境優美也是我們打出的‘名片’之一?!?/p>
東莞市華爾通信有限責任公司是園區內第一批入駐的企業,由于業務擴增需要,今年他們的辦公室從園區內部搬到了沿岸的第一棟。董事長雷麗娜向記者介紹,“2018年底我們公司來到這里的時候,這條河周圍雜草叢生還有點臭,大家都不會靠近?,F在從新辦公室向下看沿岸規劃得很漂亮,我們公司的一些高管都會相約午飯后去河邊散散步,放松一下心情?!?/p>
按照東莞市河涌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完成641條污染河涌整治,河涌水質基本消除黑臭,全市河涌水環境持續好轉。
填補環?;A設施短板 助力“無廢城市”建設
在東莞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垃圾圍城”一直是東莞市城市治理方面亟待解決的難題。
在麻涌鎮海心沙島上,一座“綠色環保明珠”正日益煥發光彩。按照東莞市委市政府“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運營”的要求,東實集團全資子公司東實新能源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了這座重要環保終端處置項目——海心沙資源循環利用基地(下稱“基地”)。早在2018年10月,該基地就獲得國家發改委、國家住建部批復的“國家級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稱號”,是全國首批50個國家級能源循環利用基地之一,也是廣東省第一個國家級資源循環利用基地。
2021年,海心沙基地全面建成,成為東莞城市固廢處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卣嫉孛娣e約716畝,總投資近50億元,規劃處理生活垃圾3750噸/天、餐廚垃圾300噸/天、地溝油10噸/天、26大類危險廢物共31.61萬噸/年。對比同行業動輒幾千畝的資源循環利用基地,這個占地面積僅716畝的小島,以島內三類垃圾協同處置、四類資源循環利用的獨特模式,為粵港澳大灣區解決大城市發展中面臨的固廢處置難題探索出新路。
基地內,麻涌環保熱電廠、海心沙環保熱電廠每天處理生活垃圾3750噸,助力東莞擺脫“垃圾圍城”的困擾,實現東莞市新增生活垃圾“全焚燒、零填埋”戰略目標;麻涌餐廚垃圾處理廠每天處理餐廚垃圾300噸,作為國家第四批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的首個項目,填補了資源化處理的空白;綠色工業服務項目可處理26大類危險廢物,每年處理31.61萬噸,有力填補了東莞市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短板,并作為東莞市環境事故應急處理處置的重要基礎設施;東實循環經濟環境教育基地自開館以來,接待導覽人數超7萬人次,作為“全國環保設施對外開放示范點”,向社會各界播種環境教育的綠色種子。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