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居)委會,各單位、各辦公室:
《清溪鎮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實施方案》業經鎮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清溪鎮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6月12日
清溪鎮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戰略部署,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根據《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82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實施方案的通知》(粵辦函〔2018〕4號)以及《東莞市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實施方案》(東府辦函〔2018〕270號)的要求,為指導開展我鎮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工作目標
摸清我鎮各類污染源基本情況,了解污染源數量、結構和分布狀況,掌握我鎮行政區域、流域、行業污染物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建立健全重點污染源檔案、污染源信息數據庫,為加強污染源監管、改善環境質量、防控環境風險、服務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提供依據。
二、普查時點、對象、范圍與內容
(一)普查時點。普查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資料。
(二)普查對象與范圍。普查對象為本鎮行政區域內有污染源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范圍包括: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移動源及其他產生、排放污染物的設施。
1.工業污染源。普查對象為產生廢水污染物、廢氣污染物及固體廢物的所有工業行業產業活動單位。
對市級和鎮級開發區中的工業園區(產業園區),包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進行登記調查。
2.農業污染源。普查范圍包括種植業、畜禽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業。
3.生活污染源。普查對象為除工業企業生產使用以外所有單位和居民生活使用的鍋爐(以下統稱“生活源鍋爐”),鎮內的市政入河排污口,以及城鄉居民能源使用情況,生活污水產生、排放情況。
4.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普查對象為集中處理處置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單位。
5.移動源。普查對象為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污染源。其中,非道路移動污染源包括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非道路移動機械。
(三)普查內容。
1.工業污染源。企業基本情況,原輔材料消耗情況、產品生產情況,產生污染的設施情況,各類污染物產生、治理、排放和綜合利用情況(包括排放口信息、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等),各類污染防治設施建設、運行情況等。
廢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石油類、揮發酚、氰化物、汞、鎘、鉛、鉻、砷。
廢氣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氨、汞、鎘、鉛、鉻、砷。
工業固體廢物: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的產生、貯存、處置和綜合利用情況。危險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分類調查。工業企業建設和使用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貯存、處置設施(場所)情況。
2.農業污染源。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生產活動情況,化肥、農藥和地膜使用情況。納入登記調查的畜禽養殖企業和養殖戶的基本情況、污染治理情況。
廢水污染物:氨氮、總氮、總磷、畜禽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業增加化學需氧量。
廢氣污染物:畜禽養殖業氨、種植業氨和揮發性有機物。
3.生活污染源。生活源鍋爐基本情況、能源消費情況、污染治理情況,城鄉居民能源使用情況;鎮內市政入河排污口情況,城鎮居民用水排水情況。
廢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動植物油。
廢氣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
4.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單位基本情況,設施處理能力、污水或廢物處理情況,次生污染物的產生、治理與排放情況。
廢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動植物油、揮發酚、氰化物、汞、鎘、鉛、鉻、砷。
廢氣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汞、鎘、鉛、鉻、砷。
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焚燒設施產生的焚燒殘渣和飛灰產生、貯存、處置情況。
5.移動源。各類移動源保有量及產排污相關信息,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情況,部分類型移動源二氧化硫排放情況。
三、普查技術路線
(一)工業污染源。全面入戶登記調查單位基本信息、活動水平信息、污染治理設施和排放口信息;按照國家和省、市制定的污染物產生、排放核算方法,核算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
工業園區管理機構填報調查信息。工業園區內的工業企業填報工業污染源普查表。
(二)農業污染源。以已有統計數據為基礎,確定抽樣調查對象,開展抽樣調查,獲取普查年度農業生產活動基礎數據,根據產排污系數核算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
(三)生活污染源。登記調查生活源鍋爐基本情況和能源消耗情況、污染治理情況等,根據產排污系數核算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抽樣調查城鄉居民能源使用情況,結合產排污系數核算廢氣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通過典型區域調查和綜合分析,獲取與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相關活動水平信息,結合物料衡算或產排污系數估算生活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產生量和排放量。
利用實地排查,獲取市政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對各類市政入河排污口排水(雨季、旱季)水質開展監測,獲取污染物排放信息。結合排放去向、市政入河排污口調查與監測、城鎮污水與雨水收集排放情況、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量及排放量,利用排水水質數據,核算城鎮水污染物排放量。利用已有統計數據及抽樣調查獲取農村居民生活用水排水基本信息,根據產排污系數核算農村生活污水及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
(四)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根據調查對象基本信息、廢物處理處置情況、污染物排放監測數據和產排污系數,核算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
(五)移動源。利用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信息,結合典型城市、典型路段抽樣觀測調查,獲取移動源保有量、燃油消耗及活動水平信息,結合分區分類排污系數核算移動源污染物排放量。
四、普查組織及實施
(一)基本原則。全鎮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各村(居)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
(二)普查組織。清溪鎮成立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和協調全鎮污染源普查工作。鎮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環保分局,負責污染源普查日常工作。鎮農林水務局負責農業污染源中種植業、禽畜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業的普查工作。鎮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按照部門職能配合開展普查相關工作,協調和督促相關部門、企業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
各村(居)和清溪林場也要相應成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按照清溪鎮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的統一規定和要求,領導和協調本村和林場行政范圍內的污染源普查工作。對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切實予以解決。各村(居)委員會和清溪林場應當落實一名分管領導和一名業務聯絡員,協調做好本區域普查工作。
重點排污單位應按照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排放標準及排污許可證管理等相關要求開展監測,如實填報普查年度監測結果。各類污染源普查調查對象和填報單位應當指定專人負責本單位污染源普查表填報工作。
在國家統一下發的各類污染源信息基礎上,充分利用相關部門現有統計、監測和各專項調查成果,借助購買第三方服務和信息化手段,充分調動村(居)委員會基層組織人員、網格員開展入戶普查工作,提高普查效率。
(三)部門分工
環保分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編制普查制度及有關技術規范,組織普查工作試點和培訓,對普查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和結果發布,組織普查工作的驗收;組織開展入河排污口的普查和監測工作,并調查其對應污染源。
宣教文體局:負責做好污染源普查的新聞宣傳工作及有關宣傳活動。
經科信局:配合做好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分析、應用。
交警大隊:提供機動車登記、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相關數據,配合做好機動車污染源普查相關工作。
財政分局:負責普查經費預算審核、安排和撥付,并監督經費使用情況,做好污染源普查經費的保障工作。
國土分局:負責協助環保分局向市國土資源局申請污染源空間定位的地理空間公共基底數據,配合做好普查名錄庫建庫和污染源普查及成果的分析、應用。
公共事業服務中心:負責提供垃圾處理場名單,會同環保部門開展垃圾處理場普查,配合做好生活垃圾排放量調查工作。
交通分局:協助配合做好移動源普查及相關成果分析、應用。
水務工程建設運營中心:負責提供有關入河排污口相關信息以及有關水利普查資料、重點流域相關水文資料成果。
農林水務局:負責組織開展種植業、畜禽養殖業生產活動水平情況調查;配合做好污染源普查相關成果的分析、應用;提供農業機械與污染核算相關的數據。
國稅、地稅分局:負責提供納稅單位登記基本信息,配合做好污染源普查相關成果的分析、應用。
工商分局:負責提供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單位注冊登記信息。
統計辦:負責提供全鎮基本單位名錄庫相關行業名錄信息和人口、能源、主要產品等相關統計數據;指導污染源普查的質量管理和監督;參與指導污染源普查數據質量評估、分析;對污染源普查違法行為移交市統計局依法處罰。
各相關單位按照相應要求,認真履行部門分工職責,積極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
(四)普查培訓。清溪鎮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普查工作人員的培訓。
(五)宣傳動員。要充分利用報刊、電視、網絡等宣傳媒介,采取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普查宣傳,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污染源普查,為普查實施創造良好氛圍。
(六)普查實施及時間安排。分階段組織實施前期準備、清查建庫、組織培訓、全面普查、總結發布等方面工作:2018年完成前期準備、清查建庫、組織培訓和全面普查,2019年完成成果總結與發布。
1.前期準備
鎮人民政府成立普查機構,制定普查實施方案;根據實施方案編制普查經費預算,經財政部門審核,報鎮委、鎮政府審批后,補充納入環保分局年度預算。
2.清查建庫
2018年2月至4月開展生活源鍋爐清查。2018年5月底前完成生活源鍋爐清查結果匯總。2018年6月底前,完成污染源普查調查單位名錄庫篩選,結合國家名錄和地市名錄排重查漏,建立普查基本單位名錄庫,排查市政入河排污口名錄,完成排污口水質監測。
3.組織培訓
2018年7月底前,完成招聘普查指導員、普查員。7月底前,完成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的培訓。
4.全面普查
2018年8月底前,完成清查,核定普查基本單位名錄庫;9至11月,開展入戶調查,登記調查單位基本信息、活動水平信息、污染治理設施和排放口信息,采集相關數據,11月底前完成。
2019年1月底前,對入戶調查、抽樣調查采集的數據,以及通過核算方法獲取的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等數據,由鎮普查辦組織開展數據審核與匯總,上報市普查機構。
5.總結發布
2019年6月底前,建立污染源普查檔案,移交環境保護部門進行保管;分級編制普查工作報告、技術報告、質量核查與評估報告。2019年8月底前,完成普查工作驗收。2019年底前總結發布普查成果,開展成果分析、應用與表彰等工作。
五、普查經費
本次普查工作經費依據《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要求,按照分級保障原則,由鎮財政予以保障。經費主要用于:污染源普查實施方案制定,在國家、省、市制定的產排污系數基礎上,補充編制我鎮重點行業產排污系數;組織動員、宣傳、培訓,入戶調查與現場監測,普查人員經費補助,辦公場所及運行經費保障,普查質量核查與評估,購置數據采集及其他設備,普查表印制、普查資料建檔,數據錄入、校核、加工,檢查驗收、總結、表彰,購買第三方服務等。
鎮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普查方案編制總體經費預算和分年度經費使用計劃,經鎮財政部門審核,報鎮委、鎮政府審批后,補充納入環保分局年度預算,分年度按時撥付。
六、普查質量管理
全鎮普查機構要認真執行國家污染源普查質量管理制度,做好污染源普查質量保證和質量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普查責任體系,明確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相關責任。落實普查數據質量溯源和責任追究制度,依法開展普查數據核查和質量評估,嚴厲懲處普查違法行為。
按照依法普查原則,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均不得虛報、瞞報、拒報、遲報,不得偽造、篡改普查資料。各有關普查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對普查對象的技術和商業秘密,必須履行保密義務。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