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
ico
ico
日韩欧美综合
清府〔2023〕9號-關于印發《東莞市清溪鎮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
中國東莞政府門戶網站      2023-04-28 09:14:32  來源: 本網
【字體:

各單位、各辦公室,各村(社區):

  《東莞市清溪鎮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業經鎮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東莞市清溪鎮人民政府

  2023年4月26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編制目的

  為了完善清溪鎮城市消防安全體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提升隊伍履職能力,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職能定位,適應清溪鎮打造現代化城鎮的發展目標,特編制《東莞市清溪鎮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

  第二條 規劃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9年)

  3、《消防改革與發展綱要》(國辦發〔1995〕11 號)

  4、《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國辦發〔2017〕87號)

  5、《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1號)

  6、《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建標152-2017)

  7、《城市消防規劃規范》(GB51080-2015)

  8、《消防訓練基地建設標準》(建標190-2018)

  9、《城市消防規劃編制要點》(公消〔1998〕164 號)

  10、《消防通信指揮系統設計規范》(GB50313-2000)

  1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

  12、《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配備標準》(GA621-2013)

  13、《廣東省消防條例》(2011年)

  14、《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辦法》(2010年)

  15、《廣東省消防“十四五”規劃》

  16、《廣東省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界定標準》

  17、《廣東省超高層公共建筑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試行)》

  18、《廣東省超高層公共建筑滅火救援技術處置隊建設標準(試行)》

  19、《廣東省公安消防部隊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試行)》

  20、《廣東省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試行)》

  21、《廣東省社區(村)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試行)》

  22、《東莞市消防“十四五”規劃》

  23、《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消防工作的實施意見》

  24、《東莞市人民政府關于堅持和完善民生保障機制建設高水平小康社會的實施意見》(東府〔2020〕1號)

  25、《東莞市消防技術裝備建設專項規劃》(2016-2020年)

  26、《東莞市市政消火栓管理辦法》

  27、《東莞市消防支隊關于推進精品隊站建設工作的通知》

  28、《東莞市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試行)》

  29、《東莞市清溪鎮總體規劃修改(2016-2020年)》

  30、《清溪鎮近期建設規劃(2017-2020年)》

  31、《東莞市清溪鎮城市更新專項規劃修編及近期更新單元劃定(2018-2022)》

  32、《東莞市清溪鎮國土空間規劃(過程稿)》

  第三條 規劃指導思想

  依托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的相關條例,以及《東莞市清溪鎮總體規劃修改(2016-2020年)》對清溪鎮形態、功能分區和用地布局的要求,在充分詳盡調查現狀情況基礎上,學習吸收世界先進消防理念,提出一個能夠有效地指導清溪鎮消防建設的規劃,為建成現代化城鎮所要求的高標準的消防安全體系提供支撐。

  第四條 規劃目標

  1、近期目標

  近期以達到《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和有關消防規范要求為目標,逐步建立消防法制健全、基礎設施完善、技術裝備良好、體制合理、保障有力、適應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特點的城市消防安全體系。

  2、遠期目標

  遠期將著眼“全災種”、“大應急”,當好黨和人民的“守夜人”的目標,建成適應清溪鎮作為現代化城鎮發展目標,具有全國先進水平的城市消防安全體系,實現消防隊伍和裝備向多元化,智慧化、科技化發展,使之成為清溪鎮綜合性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

  第五條 規劃期限

  規劃年限為2021-2035年,其中近期規劃年限為2021-2025年,遠期規劃年限為2026-2035年。

  第六條 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為清溪鎮鎮域范圍,下轄20個村民委員會及1個居民委員會,規劃總面積約140.12平方千米(不含清溪林場則面積為106.41平方千米)。

  第二章 火災風險評估

  第七條 火災風險評估的目的與方法

  城市消防安全管理主要就是火災風險管理。分析、確定城市或區域的火災分布狀況及趨勢,評估可能的火災風險,在火災風險管理的科學化決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城市火災風險做出科學的評估,可以幫助城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認清城市面臨的消防安全狀況,按照城市消防安全的客觀要求,根據火災風險的高低排序、輕重緩急,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各種消防安全問題,進而確定消防保護措施的類型和數量,提高消防安全決策的科學性。

  城市火災風險分析評估的實用方法是“城市用地消防分類定性評估方法”,即通過城市用地的消防分類,確定城市重點消防地區、一般消防地區、防火隔離帶及避難疏散場地,定性處理城市或區域的火災風險問題。

  第八條 消防地區分類標準

  清溪鎮各類用地消防分類標準見下表:

消防分類

用地類型

防火隔離及避難疏散地區

對外交通用地中的線路等用地、道路廣場用地、綠地、水域和其它用地中水域、耕地

一般消防地區

文化體育、娛樂康體用地及公共交通場站用地

C類重點消防地區

除供應設施、安全設施、軌道地下空間、交通樞紐等用地之外的市政設施用地

C+類特別重點消防地區

供應設施、安全設施、軌道地下空間、交通樞紐等用地。

B類重點消防地區

教育科研、社會福利、商業用地、新型產業用地及居住等用地

B+類特別重點消防地區

居住用地

A類重點消防地區

普通工業及倉儲用地

A+類特別重點消防地區

?;飞a或儲存企業

  第九條 火災風險評估

  通過對城市各類規劃建設用地進行分析和消防分類,進而結合清溪鎮實際消防需求對各類消防地區進行火災風險評估,將城市消防火災風險級別分為三類,即:火災高風險地區、火災中風險地區和火災低風險地區,見下表:

火災風險級別

風險評估用地分類

火災高風險區域

A+類特別重點消防地區、A類重點消防地區

火災中風險區域

B+類特別重點消防地區、C+類特別重點消防地區、B類重點消防地區、C類重點消防地區

火災低風險區域

一般消防地區、防火隔離及疏散避難地區

  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重點主要是以應對火災高風險地區的消防救援為主,對應地區需加強消防站的建設和消防救援裝備的提升。

  清溪鎮火災高風險區遍布鎮域范圍。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較均勻分布在全鎮,火災發生的頻率高且火災危害性大,地塊分布集中、人員分布密集對消防救援及消防設備有特殊的要求。

  第三章 消防安全布局規劃

  第十條 規劃目標

  根據《東莞市清溪鎮總體規劃修改(2016-2020年)》,按照“平戰結合、平災結合、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準確預報、快速反應、措施有效”的原則,健全和完善避難場所、應急道路系統、生命線工程的建設,建立災害防聯動統,將洪害、地質災害等災害損失降到最少,有效的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第十一條 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消防安全布局

  1、對于現狀易燃易爆危險品企業,應結合城市更新進行重點清退,并且該范圍內嚴禁新增易燃易爆企業入駐。

  2、新增易燃易爆危險品企業應布局在相對獨立安全地段,合理設置廣場、綠地,滿足消防間隔及避難疏散要求。

  3、易燃易爆企業應納入重點單位進行重點監控,具備條件的應設置微型消防站或專職消防隊。

  4、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應控制汽車加油站、加氣站、加油加氣合建站和充換電站的規模和布局,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

  第十二條 城市工業區消防安全布局

  1、零散工業用地(逐步改造):對于零散的工業用地,加快“退二進三”進程,重點清理工業與居住、工業與商業等混雜地帶,保留和適當發展占地少、無污染、附加值高和技術密集型的都市型工業,有計劃地把居民稠密區的區街企業基本搬出橫街窄巷,向工業集聚區集中。

  2、現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工業區(保留完善):現已形成的工業區發展日趨成熟,規劃予以保留,重點是進行優化調整、填補,加強各項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建設好綠化隔離帶,加強和完善內部各類城市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改善消防狀況,提高消防安全保障能力,對于部分涉及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并對該地區有較大消防安全影響的工業企業進行轉、并和外遷,嚴禁在禁止設立危險品的工業園區進駐危險化學品企業。

  3、城市新的工業開發區(規劃增設):通過完善合理的工業布局,落實整個工業發展的戰略部署,優化工業內部結構,形成高效、外向型、配套齊全、分工協作的完整工業體系;大力發展新區、大型工業區,要求新的工業開發區內必須有明確的功能分區,避免再次出現工業、居住混雜的局面,同時建立相應的、完善的、有針對性的消防安全體系,做到工業園區及其配套消防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以保障工業園區安全、長效發展。具體包括消防站的建設,消防供水設施以及消防車裝備必須針對責任區范圍內的產業類型進行配套設置。

  第十三條 城市倉儲區消防安全布局

  1、對大型市場周邊的臨時小型倉儲場所進行合理整合,設立集中的倉庫區。倉庫區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消防技術標準規范的要求建設。

  2、市中心區現有的與規劃無矛盾的倉庫區原則上保留,重點完善消防安全設施,明確與周邊地區的消防安全間距。

  3、配合工業區、鐵路、公路等的倉庫區,應設在對城市中心區干擾小的區域并加強倉庫區消防審查和監管力度。

  4、現狀物流園區重點核查其周邊消防設施、消防通道,確保與園區規模匹配。新建物流園區的建設,做好各功能區的規劃,確保消防設施與園區同步建設。

  第十四條 城市商業區消防安全布局

  1、加強商業設施建設管理。在各區級商業服務中心建設中,嚴格規劃、建設和施工驗收管理程序,嚴禁新建耐火等級低于二級的商場及大型市場;對于已建成而未達到規范要求的,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限期整改。

  2、大型市場建設,應相應建設符合標準的人流集散廣場、停車場和環形消防車通道。同時按商品種類及其火災危險性嚴格劃分消防防火分區,嚴格按規范完善消防設施配置,保證消防安全。

  3、專業批發市場布局地點應主要選擇在城市的外圍,交通方便地區。各類專業市場原則上必須布設在室內,嚴格劃分市場防火分區,規范市場管理,完善消防設施,避免占道經營而堵塞消防車通道和影響消火栓的使用。

  第十五條 城市公共服務設施消防安全布局

  公共設施應加強綠地、停車場建設(可作為防護隔離帶和緊急避難所)。禁止占道停車,保證消防車道的暢通。完善消防水池、消火栓等消防設施的建設,確保消防用水。改造或拆遷沿街搭建的三、四級耐火等級的門面房,控制防火分區、防止連帶反應,消除“三合一”現象,規范房屋使用功能。新建、擴建、改建時要嚴格消防審核,完善消防設施,加強監督管理。

  第十六條 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布局

  1、引導高層建筑合理布局,疏密有致,應引導高層建筑往地鐵TOD周邊、行政文化中心、CBD商務中心等功能節點集中。

  2、推進消防站點建設,以清溪鎮總體規劃為基礎,結合高層建筑分布特點,推進高層密集區域消防站點建設,使之與高層建筑消防需求相配套。

  3、完善高層消防救援裝備配置,加強針對高層建筑的消防救援裝備的配置,如大功率水罐消防車、登高平臺車、云梯消防車、舉高噴射消防車等特種車輛。進一步優化裝備結構,提升消防裝備的科技含量,以現代化裝備建設提升部隊處置高層建筑火災的能力。

  4、嚴格執行高層建筑規劃審批和消防設計審核工作,對于外部消防安全間距、消防通道和停車場等達不到規范要求的高層建筑,職能部門應嚴格把關,不得批準建設。

  5、推廣高層建筑微型消防站建設。對于具備條件的高層建筑,推廣微型消防站建設,發揮微型消防站“小快靈”的優勢,真實起到高層建筑自防自救的作用。

  第十七條 舊城舊村消防安全布局

  1、修繕舊住房,提高耐火等級。根據住房的不同結構類型、損壞程度維修或翻建方式,使居住區建筑的耐火等級得到提高。

  2、改善居住環境,增加防火間距。應拆除舊居住區中搭建的雜亂棚屋或其他簡陋的臨時建筑,通過一定的分割和清理障礙,調整院落和戶外空間,增加防火間距。針對舊城區電氣線路年久失修等問題,加強維護管理,有計劃地對舊電線逐片改造,消除火險隱患。

  3、整頓道路,滿足消防要求。舊居住區的道路往往簡陋、狹窄、彎曲而不暢通,應有計劃的進行疏通和鋪設,滿足消防要求。對一時不能拆除重建的,可劃分防火分區,各分區之間留出不小于6 米的防火通道,即可阻止火勢蔓延,又可作為消防車通道。完善給水系統,保護或改造原有水井,增加消防給水設施。

  4、改造供水管網,增加消防給水設施。加快對現狀老舊管網的升級改造,按要求建設市政消火栓。當市政消火栓不夠完善時,應設置消防水池,保證消防水源充足。

  第十八條 充電站消防安全布局

  1、充電站消防設計應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電動汽車充電站設計規范》、廣東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技術規程》(DBJ/T 15-150-2018)等規范。

  2、當高壓電池未著火時,可按傳統車輛火災處理方法進行滅火;當高壓電池著火時,應使用大量、持續的消防水冷卻?;馂膿渚葧r必須做好防觸電工作。

  3、對于清溪鎮內的現狀建成區尤其是“三小場所”、舊城中心居民密集區等區域,考慮選用公共停車場,綠地、村委會等地方集中設置電動自行車便民智能充電柜,商業密集區、公共設施服務區等現狀建城區,對于已供地的新、改、擴建的建設項目,場地方案設計時應考慮預留電動自行車便民智能充電柜的設置位置。

  第四章 消防站點布局規劃

  第十九條 清溪鎮消防體系

  按照“配齊配強中心消防站、科學布點執勤分站、村村兼有兼職消防隊、全面推廣微型消防站”的思路,努力打造縱橫交織、多點輻射、全面覆蓋的“四級”立體化滅火救援力量體系,進一步等級化、網絡化,各類型站點統一調度,分工明確。

  第二十條 消防責任區劃分

  普通消防站:普通消防站的轄區面積不宜大于7平方公里,在近郊區的普通消防站不應大于15平方公里,特勤消防站轄區面積同普通消防站一致。

  兼職消防隊和微型消防站:主要負責所在轄區的日常性的消防風險排查及初期火災撲滅,實現3分鐘到達火災現場施展前期救援,為普通站及特勤站爭取時間。責任區建議不宜超過30公頃。

  第二十一條 消防站點等級

  規劃新建的一級、二級消防站采取相對應的一級、二級普通消防站標準建設,現狀改造升級的消防站按照升級后的消防站等級標準進行升級。

  第二十二條 消防站點用地規模

  消防站建設用地包括房屋建筑用地、室外訓練場、道路、綠地等。根據《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一級普通消防站用地面積3900平方米~5600平方米,二級普通消防站2300 平方米~3800 平方米。

  第二十三條 消防站點布局規劃

  清溪鎮規劃消防站共6座,其中一級站4座(現狀1座,規劃新建2座,升級改造1座),二級站2座(規劃新建1座,升級改造1座);規劃清溪消防指揮中心和清溪消防宣傳教育基地各1座,與中心站合建。規劃村(社區)兼職隊共21個。

  第二十四條 消防站點分期實施

  計劃在2021~2025年實施新建3座法定消防站,為:北部消防站(二級站)、5號消防站(一級站)和6號消防站(一級站)。同時實施新建消防指揮中心和宣傳教育基地1座,與中心站合建。

  計劃在2026~2035年實施對東部消防站和三中消防站進行升級改造,東部消防站規劃升級為一級普通消防站,三中消防站規劃升級為二級普通消防站?,F狀東部消防站和三中消防站為小型站,裝備落后,滅火救援能力差,不滿足規范要求的建設標準,需升級改造。

  第二十五條 其他消防設施規劃

  新建消防指揮中心和宣傳教育基地,與清溪中心消防站合建。

  第五章 消防裝備規劃

  第二十六條 消防裝備規劃

  新建消防站在人員配置、車輛配備、滅火器材配備、搶險救援器材配備及消防員基本防護和特種防護裝備配備上均應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建標 152-2017)進行配置。

  現狀消防站結合實際情況與規范要求,按需增補相應的消防裝備;清溪東部站消防站按照升級后作為一級站的標準來配置消防車輛,同時結合當前技術發展情況以及救援需求,增配一輛滅火無人機及操控消防車;清溪三中消防站按照升級后作為二級站的標準來配置消防車輛。

  第二十七條 特殊區域消防裝備規劃

  規劃在轄區范圍內包含易燃易爆?;穮^的消防站除按照標準消防站的建設要求配置裝備外,還需增加配備泡沫干粉聯用消防車、干粉消防車、防化洗消消防車、排煙消防車及相對應的消防滅火、救援及防護器材。

  規劃在轄區范圍內包含高層建筑密集區的消防站除按照標準消防站的建設要求配置裝備外,還需增加配備壓縮空氣泡沫消防車、云梯消防車、舉高噴射消防車及相對應的消防滅火、救援及防護器材。

  規劃在轄區范圍內包含地下建筑密集區的消防站除按照標準消防站的建設要求配置裝備外,還需增加配備排煙消防車、照明消防車及相對應的消防滅火、救援及防護器材。

  規劃在轄區范圍內包含舊城區的消防站除按照標準消防站的建設要求配置裝備外,還需增加配備壓縮空氣泡沫消防車、消防摩托車及相對應的消防滅火、救援及防護器材。

  第六章 消防供水規劃

  第二十八條 消防用水量

  根據《東莞市清溪鎮國土空間規劃(過程稿)》確定2035年常住人口43萬人。按照《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的要求,在清溪鎮同一時間的火災起數為3起,一次火災滅火設計流量為75升/秒,火災延續時間以2小時計算,清溪鎮消防用水量為1620立方米。管網建設除應滿足最大小時生活用水量和工業企業生產用水量外,仍應保證全部消防用水。

  第二十九條 水源及水廠

  預測2023年全鎮最高日用水量為29.75萬立方米/天,日變化系數為1.25,平均日用水量23.80 萬立方米/天。清溪鎮可利用水資源量包括東江引提水(14.82萬立方米/日)、本地水庫(4.04萬立方米/日)、再生水(4.92萬立方米/日)和一般工業自備水(0.02萬立方米/日),合計可供水量為23.80萬立方米/日,與需求量基本持平,可實現水資源供需平衡。

  第二水廠、第四水廠和第五水廠維持設計規模,其中第二水廠3萬立方米/日,第四水廠6萬立方米/日,第五水廠20萬立方米/日,總設計規模為29萬立方米/日。

  第三十條 供水管網

  清溪鎮的給水管網的建設隨著清溪鎮道路改造同步進行,同時逐步完善系統薄弱部分,規劃新增管道與現狀管連成網狀,加強老舊管網的改造,以保證供水安全可靠。

  清溪鎮管網建設除應滿足最大小時生活用水量和工業企業生產用水量外,仍應保證全部消防用水,規劃適當提高城市消防給水系統管道的最小管徑、最不利點消火栓的壓力和最小流量,給水干管最小管徑不宜小于DN200,市政消防節點壓力不應小于0.14兆帕。市政供水管設計施工時應預留有消火栓支管接入口,對于管徑較大不宜開口過多的供水主管,應在主干管附近設置專用的消防供水管道。

  加快對現狀老舊管網的升級改造,及時排查漏水爆管淤積嚴重的管網段,確保市政消火栓的出水率達到100%。

  規劃盡快實現計算機優化調度,最大限度減少供水事故,提高管網的綜合輸水能力,同時加強消防供水建設和監控管理。

  第三十一條 市政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建設應與市政道路建設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一次到位。依據市政道路規劃,通過統計道路長度,結合規范要求計算,并按室外消火栓設置率達到100%的要求,規劃末期清溪鎮共需設置室外消火栓1850個。

  市政消火栓的建設遵循“道路誰投資,市政消火栓誰建設”的原則,與道路建設、改造實行“捆綁式”建設,市政消火栓的建設必須與新建、改建、擴建道路的設計、施工、驗收同步進行。

  對于確定了維護管理單位并已交付其維護管理的已建成道路,未按要求設置市政消火栓的,由道路的屬地園區、鎮(街)負責市政消火栓的增設工作;對于未確定道路維護管理單位或已確定維護管理單位但未交付其維護管理的已建成道路,由道路建設、改造單位負責市政消火栓的增設工作;因建設單位撤銷等原因造成不能明確道路建設、改造單位的已建道路,由園區、鎮(街)組織相關部門負責增設工作。

  公路、城市道路配套建設的市政消火栓由道路的屬地園區、鎮(街)負責管理。市城市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監督城市道路范圍內地面的消火栓的維護管理;水務部門、屬地供水企業負責監督管網的維護以及保證供水。以上道路無道路維護管理單位的,按屬地原則,由所在園區、鎮(街)或其委托的維護管理單位進行維護管理??鐓^道路按路段劃分,由路段所在園區、鎮(街)或其委托的維護管理單位負責維護管理。

  市政消火栓的設置應滿足《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的規定要求:消火栓應沿道路設置,盡可能在十字路口或距離十字路口比較近的位置設置,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米,設置間距不應超過120米;當道路寬度超過60米時,應在道路的兩側交叉錯落設置市政消火栓。市政消火栓平時運行工作壓力不應小于0.14兆帕,火災時水力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不應小于15升/秒,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于0.10兆帕。

  第三十二條 消防取水點

  結合清溪鎮自然水源的格局,規劃清溪鎮可利用的天然水源有:石馬河、清溪河、廈坭河、正坑水庫等。清溪鎮需新增13個消防取水點,滿足消防用水需求。

  第三十三條 消防水池

  規劃對新建建筑根據消防規范要求設置足夠容量的消防水池,并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確保消防用水不被其它動用,還應便于消防泵和消防車吸水。

  第七章 消防通信規劃

  第三十四條 消防通信及指揮系統

  消防通信及指揮系統應具備滅火救援調度指揮、事故現場指揮通信、信息管理、模擬訓練、接收及處理災害事故報警五大功能。

  第三十五條 接處警方式

  東莞市消防報警采用集中接警、綜合調度方式,要求能同時受理有線自動報警、無線自動報警和定點報警。

  第三十六條 通信網絡

  消防通信及指揮系統應具備聯網功能,組建火場無線通信二、三級組網。

  第三十七條 聯絡專線

  各消防站與消防指揮中心之間設置3條火警調度專線;消防指揮中心至政府值班室、供水、供電、供氣、“110”、“120”、“122”、交通、氣象等單位之間各設2對專線;各消防站至附近的電話局的“119”火警電話線不小于2對,各消防重點單位至附近的電話局“119”火警電話線不小于1對。

  第八章 消防供電規劃

  第三十八條 城市電網規劃

  加強城市電網設施建設,彌補供電缺口,保證消防供電的安全可靠性。

  第三十九條 消防指揮中心配電要求

  消防指揮中心系統配電線路應與其他配電線路分開,并應在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設自動切換裝置。

  第四十條 供電安全防護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電力線路防護規程》和城市總體規劃有關規定控制電力線路走廊和變電站,在電力線路保護范圍內嚴禁興建違章的建、構筑物;鎮區內的架空線路應逐步實施電纜埋地改造,加強雷擊危險單位防雷設施的建設與管理。

  第四十一條 建筑消防配電

  市政供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當滿足滅火照明的要求;建筑供電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滿足各種消防設施啟動的要求;對重要等級的負荷,要確保雙電源的可靠性;推廣消防防火電氣產品的使用,對電氣設備的使用要規范化。

  第九章 消防通道規劃

  第四十二條 消防車通道規劃

  城市一類消防通道主要滿足城市消防快速出動和遠距離增援的需求,著重在于區域間快速便捷的交通。由城市高速公路、快速路和區域性城市主干道組成。

  城市二類消防通道主要擔負消防站責任區內部及鄰近責任區的消防出動交通任務,應滿足城市消防出動的快速性和可達性。由城市區域內部主干道,次干道和部分通過性較強的支路組成。

  城市三類消防通道主要擔負城市消防隊伍接近火場,保證滅火操作場地和疏散火場人員、物資的通道。主要由支路、小區內部、組團內部道路組成。

  第四十三條 消防救援路線規劃

  結合消防站點和消防責任分區規劃,依據消防通道規劃,設置科學合理、快速可達的消防救援路線,提高消防救援的反應速度和整體指揮作戰能力,確保消防救援能及時快速地通往每個村(社區),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第四十四條 危險品運輸線路規劃

  運輸路線一:以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為主,主要擔負爆炸品、劇毒品和過境危險品繞城運輸任務,可快速疏散危險品,減少其在鎮區停留時間,避免運輸時穿越鎮內主要建成區。

  運輸路線二:以鎮內主要對外聯系道路為主,屬于清溪鎮內危險品運輸線路,主要擔負油品、燃氣等城市居民生產、生活的必需品運輸,運輸時應盡可能避開重要政府機關、繁華商業區、辦公集中地帶、居住人口稠密地帶等重點消防保護地區。

  危險品運輸時間管制:危險品運輸車輛在9:00~17:00以及20:00~次日7:00這兩個時間段允許通行;鎮內部重要對外聯系道路每天7:00~22:00禁止危險品車輛通行。

  第十章 消防與綜合防災規劃

  第四十五條 救災避難通道規劃

  建立和完善城市綜合防災減災的立體交通網絡和緊急疏散交通網絡,確保救災道路暢通。

  消防疏散、避難場所與抗震防災避難場所共用。應急避難場所劃分為三個等級:中心避難場所、固定避難場所和緊急避難場所。規劃中心應急避護場所 1處(清溪文化公園)、固定應急避護場所15處、緊急應急避護場所36處;規劃室內場所共計25處。

  第十一章 規劃實施保障

  第四十六條 建立政府協調機制

  本鎮政府應該把消防規劃的落實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推進本規劃的實施。發揮消防安全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作用,加強對規劃執行的監督檢查,加強對消防重大問題的研究,明確發改、自然資源、財政、應急、住建、交通、水務、消防等相關部門職責任務,各負其責、齊抓共管,推動落實消防規劃具體工作,協調解決消防規劃在建設過程中的有關問題,推動工程項目建設。

  第四十七條 完善法規保障機制

  將本規劃轉化為具有指導性及操作性強的政府文件,使規劃成果轉化為政府及各部門統一的行動綱領,將本規劃內容納入有關消防政策法規體系,制訂與本規劃實施相配套的技術標準和地方規范,依法保障規劃的實施。

  第四十八條 落實責任推進制

  落實責任推進制,形成齊抓共管的消防格局,除了消防部門對本規劃負有執行責任外,本規劃還涉及了發改、自然資源、財政、應急、住建、交通、水務等部門的工作任務,各部門要積極承擔本行業、本系統的消防安全工作主體責任。鎮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將消防工作落實情況納入工作考核范圍,對不落實規劃的,依法追究責任。

  第四十九條 建立公眾參與機制

  加強消防教育和宣傳,提高社會公眾消防安全意識,并大力宣傳消防規劃,取得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營造良好的消防規劃實施氛圍,調動全民參與意識和監督意識,推動社會公眾參與消防規劃的實施過程。

  第五十條 完善資金政策保障機制

  進一步完善消防經費保障制度,將消防經費納入政府預算,在資金上保障消防規劃的實施,使消防規劃落到實處。建立保障規劃實施的政策體系,深化城市建設系統,制定相應政策,吸引城市建設資金,多渠道籌集落實經費,增加消防規劃建設投資渠道。

  第五十一條 建立規劃動態跟蹤機制

  建立規劃動態跟蹤機制,建立近期城市建設的項目庫,并對實施情況進行跟蹤反饋,編制年度實施評估報告。并且根據城市發展、建設變化及時進行消防規劃的動態修編,保障消防規劃與城市現狀需求和城市發展動態相匹配。

  針對消防工作的重、難點,應組織編制專項整治規劃,例如微型消防站布點規劃、微型消防站建設規范、舊城消防整治規劃、消防通道整治規劃、消防信息聯防互通規劃等,深化落實消防專項規劃的要求。

  第十二章 近期建設規劃

  第五十二條 近期消防站規劃

  計劃在2021~2025年實施新建2座一級消防站和1座二級消防站,分別為:5號消防站、6號消防站和北部消防站,同時新建清溪鎮消防指揮中心和宣傳教育基地,合建于中心消防站。

  第五十三條 消防供水近期建設

  對于清溪鎮現狀消防給水管道陳舊或水壓、水量不足的,供水部門應當結合供水管道進行擴建、改建和更新,以滿足城市消防供水要求。對舊城區、城中村等年久失修、管徑偏小的給水管,有計劃、按步驟進行改造,保證消防供水。

  結合城市更新、新區建設、道路升級改造、新建道路,同步改造或新建消防供水設施,要求一步到位。對于消防供水系統與城市供水管網未接通或管徑不符合要求的,必須接通和進行改造。

  完善道路供水管網的建設,確保新建消火栓能滿足消防救援時的取水需求。對于無市政供水管網的市政道路,應加快推進消防供水管道的建設,通過新建DN200~DN300的供水管道,就近接入至現狀供水管網,為新建消火栓提供水源保障。

  根據現狀市政消火栓的分布以及主干路市政消火栓現狀達標情況分析,近期修建的消火栓共100個。

  第五十四條 消防取水點近期建設

  結合清溪鎮天然水源布局,現狀消火栓建設滯后的區域以及舊村商業密集區的分布,并充分考慮可實施性,近期規劃建設聚富路取水點和江背路取水點。

  第五十五條 消防通信近期建設

  規劃建議指揮中心與各消防站點、專職消防隊之間設置3路火警調度專線(一路為語音調度專線,兩路為數據主、備專線)。指揮中心與主管部門領導以及供水、供電、供氣、醫療急救、交通管理、氣象、地震等單位之間各設2路專線,增設數據傳輸功能,以便發生火災或其它災害時開展統一調度和救援。消防通信指揮中心與消防重點保護單位之間設1對報警專線(或專用電話),并具備自動報警功能。

  規劃建議消防無線通信系統應按專用通信網設置,并滿足三級組網要求。采用集群系統,動態分配無線信道、提高頻譜利用率,實現有線和無線匯接。按規劃標準增加消防站點固定臺、車載臺、無線對講機、無線頭盔通信設備(按標準配置)。完善無線通信系統三級網建設。規劃擴大火災無線報警系統應用范圍。在消防重點保護單位安裝火災無線報警系統,實現無線自動報警、出警。

  第五十六條 消防供電近期建設

  加強 10kV 配網工程建設,全面更新老、舊線路及小截面線路,更新陳舊設備,提高輸電容量,同時對建成區的架空線路進行改造,逐步過渡為地下電纜供電形式。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事故發生的隱患,消除消防過程中的人為障礙。

  嚴格按照消防規范要求,高層建筑、重要建筑、易燃易爆及危險品單位等均應滿足一級負荷用電要求,達到二路電源供電,即由兩個不同電源點提供電源,同時設置自動切換系統,如滿足不了兩路電源供電的單位,必須設置自發電系統。

  消防指揮中心、各消防站、供水、供電、供氣、醫療急救、交通管理、氣象、地震、防火重點保護單位等,均應設置雙電源供電。


  附表

  附表1 清溪鎮規劃消防站點一覽表

序號

消防站名稱

等級

占地面積(m2

備注

1

清溪中心消防站

一級

14519.28

現狀保留

2

清溪東部站消防站

一級

4525.25

升級改造

3

清溪三中消防站

二級

1918.35

升級改造

4

清溪北部消防站

二級

5000.00

規劃新建

5

清溪5號消防站

一級

4389.61

規劃新建

6

清溪6號消防站

一級

5003.54

規劃新建

7

清溪消防指揮中心

——

與中心消防站合建

規劃新建

8

消防教育宣傳基地

——

與中心消防站合建

規劃新建

  附表2 近期實施消防站點一覽表

序號

消防站名稱

建設時序

等級

用地面積(m2

備注

1

清溪北部消防站

2021~2025

二級

5000.00

規劃新建

2

清溪5號消防站

2021~2025

一級

4389.61

規劃新建

3

清溪6號消防站

2021~2025

一級

5003.54

規劃新建

4

清溪鎮消防指揮中心

2021~2025

/

/

與中心消防站合建

5

清溪鎮消防宣傳教育基地

2021~2025

/

/

與中心消防站合建




附件:

相關附件
媒體報道
音頻視頻
文件
部門解讀
圖解類
新聞發布會
訪談
其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文章關鍵詞:
分享到:
 
相關新聞
主辦單位: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東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