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單位、辦公室,各村(居)委會:
《清溪鎮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業經鎮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清溪鎮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6月16日
清溪鎮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020-2022)
全面落實市政府《東莞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有關工作部署,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積極參與到東莞建設廣東省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實驗區當中,持續推進我鎮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實際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發展目標
到2022年,全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230億元,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電氣機械及設備制造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超50億元、48億元。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提升至50%和40%。全鎮工業投資累計增長10%以上,技術改造投資累計增長10%以上。累計打造1家產值超100億的龍頭企業(集團),3家產值超50億元、15家產值超10億元的大型工業企業。規上工業企業達到8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0家以上。全鎮規上工業企業建設研發機構比例達40%。
二、工作任務
?。ㄒ唬┩七M產業鏈現代化,全面提升產業集群優勢
1.大力培育優勢產業集群。以我鎮特色光電通訊產業集群為引領,培育具有全國影響力和競爭力、產值規模超500億元的光電通訊產業集群。進一步擴大嬰幼童玩具用品、現代物流業等產業規模,打造一批50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的,財政對集群內重點對象給予配套資金扶持。(工業信息科技局、商務局、財政分局負責)
2.提升產業鏈自主性和安全性。對產業鏈龍頭企業、協作配套的專精特新企業、產業集群發展促進機構和公共服務平臺等實施重點扶持。支持建立一批由集群內龍頭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主體牽頭成立的非政府、非營利性集群發展促進機構。支持產業集群依托集群促進機構組織開展交流宣傳、聯合參展、咨詢服務等活動,搭建集群發展所需的公共服務平臺。支持鎮內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完善產業配套,全面提升產業鏈安全性和自主性。(工業信息科技局、商務局負責)
3.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構建良好的產業鏈生態,聚焦新興產業集群內產業鏈薄弱環節,瞄準尖端技術,圍繞龍頭企業發展,推動產業鏈關鍵環節及相關配套能力建設,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鞏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支柱地位,提升高端裝備制造業競爭優勢,加快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等領域新興產業。緊盯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立足清溪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探索新概念材料、量子通信、類腦智能、通用航空航天等高精尖未來產業布局。(工業信息科技局負責)
?。ǘ┩苿又圃鞓I高端化,全面提升產業基礎水平
4.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圍繞人才協同、產業協同、資本協同,重點推動一批技術成熟度高、成長潛力大、預計經濟效益好的成果轉化項目落地。做好落地項目的穿透服務,為其提供低成本優質落地空間和產業用房,對接成果快速迭代所需的產業應用,并在落地后給予相關扶持政策傾斜支持。培育一批熟悉專業技術和科技成果轉化全流程的技術經理人,協助企業方尋找合理的技術解決方案,促成技術需求與技術成果的快速、有效對接。(工業信息科技局負責)
5.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做強做優電子信息制造業、電氣機械及設備制造業,推動產業邁向高端化,進一步提升高端電子信息制造業、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產業規模。做細嬰幼童用品、玩具、家具制造業等特色產業,結合消費升級需求,提升產品特色化、優質化、品牌化。加快發展“5G+工業互聯網”,深入推進智能制造,進一步促進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支持工業設計、軟件開發等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工業信息科技局負責)
6.強化制造業商標品牌建設。以倍增企業、四上企業為重點,擴展商標服務內涵,引導制造業企業走品牌建設之路。成立商標品牌指導站,對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為企業商標注冊、運用、管理和保護等提供咨詢和輔導服務。設立商標品牌戰略專項資金,與高校、協會等機構合作,定期制作發布清溪品牌發展藍皮書;舉辦商標發展論壇,提升企業商標意識和使用保護商標的水平,推動清溪產品向清溪品牌轉變。組織企業開展品牌質量基礎培訓,培育一批首席質量官、卓越績效管理自評師等品牌質量骨干人才。(市場監督管理分局、工業信息科技局負責)
7.加速保稅物流發展,做強對外貿易。用好市“穩外貿20條”,爭取上級政策支持,配套我鎮的相關實施方案,進一步優化完善東莞清溪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軟硬件建設,逐步增建國際快件分揀線、恒溫倉等設施。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充分利用保稅物流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對鎮內非公有制企業進出清溪保稅物流中心的貨物按每票給予資助。支持非公有制企業積極主動地“走出去”擴大對外經濟貿易交往。對當年度進出口額在1億元(含)以上的企業,根據進出口額增長部分分檔次進行獎勵。充分利用東莞作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政策紅利,落實電商扶持政策,著力發展基于清溪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新業態、新經濟。(商務局、工業信息科技局負責)
?。ㄈ┘哟笾圃鞓I培育力度,精準扶持培育企業
8.加強企業成長梯隊培育。建立產值在5億元左右的后備企業培育庫,鼓勵企業通過加強研發創新、實施兼并重組、發展總部經濟等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持續深入推進“倍增計劃”,以質量優先為原則,實施差別化扶持和精準資源配置。聚焦我鎮制造業細分行業領域,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的“隱形冠軍”“單項冠軍”和“小巨人”企業。繼續加大力度推動“小升規”,建立“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對新升規工業企業給予獎勵。(工業信息科技局、商務局負責)
9.推進產業協同發展。在我鎮兩個省級專業鎮的平臺工作基礎上,有效地推動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營造全鎮制造業的創新氛圍。進一步打造及完善新興產業創新協同發展平臺,通過舉辦創新創業大賽、招商引資活動等,以大賽和活動形式導入項目資源,面向全國挖掘優質項目落戶,吸引優秀人才扎根;通過形成“產業融資、招商引資、機構合作”的鏈式平臺型產業協同服務,導入創投機構挖掘優質企業項目進行投資服務,化解融資難問題,壯大企業市場經濟,培育潛在明星企業。(工業信息科技局、商務局、投資服務中心負責)
10.做實先進制造業培育,助推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緊抓東莞建設廣東省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實驗區等重大歷史機遇,充分發揮清溪制造業重鎮的優勢,落實好我鎮“1+25”扶持非公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優化升級企業服務平臺,推動技術、人才、資金、土地等要素加速向先進制造業集聚,并鼓勵和引導優質的市外企業、總部企業在清溪設立子公司、專業公司。實施“清溪制造”品牌戰略,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國內重點城市的商品展銷中來,支持企業參加境內外知名展會,積極開拓俄羅斯、烏克蘭、塞爾維亞等中東歐市場。將清溪制造變成清溪品牌,開拓國內外市場。(工業信息科技局、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分局負責)
11.加大金融對制造業的支持力度。在繼續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省市融資平臺,暢通銀企對接渠道,創新金融服務制造業的模式。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提高我鎮制造業中長期融資比重,重點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等核心競爭力提升。積極引用市產業投資母基金的引導作用,吸引大灣區內的基金參與我鎮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融資,勵港澳機構在我鎮設立以制造業企業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創投風投機構。支持中小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力爭到2022年全鎮境內上市公司在3家以上。(工業信息科技局、各銀行負責)
?。ㄋ模娀圃鞓I要素支撐,推動企業科研創新
12.拓展制造業發展空間供給。嚴守工業保護紅線,支持“工改工”項目提高容積率,確?!肮じ墓ぁ表椖恳猿休d先進制造業為主,嚴防工業用地房地產化。加大力度解決重點制造業企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挖掘釋放企業增資擴產的潛在空間。加快推動鎮村工業園升級改造,支持市屬國有及鎮屬企業參與園區改造,為制造業發展提供低成本的產業空間保障。(自然資源分局、規劃管理所、工業信息科技局負責)
13.加快創新載體建設。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有利時機,密切關注和學習借鑒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的最新做法,聚焦5G、集成電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領域,根據全市部署主動探索建設新興產業集聚區和協同創新發展實驗區,進一步將我鎮光電通訊、現代物流、嬰幼童制造等特色產業與區域創新體系結合,爭創全市“科技創新強鎮”。加快推動青湖灣科創中心全面動工建設,力合雙清創新基地釋放更多產能,北大智匯谷產學研基地加快完成投資和試產,米德蘭“工改M0”項目進入動工改造階段,全力打造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產業平臺。(工業信息科技局、城市更新中心、投資服務中心負責)
14.持續加大企業獎勵扶持政策力度。推動鎮財政科技投入經費保持平穩適度增長,所占鎮財政支出比重與全市鎮街平均水平持平;完善高企扶持政策,鼓勵有資質的企業積極申報高企;制定研發經費投入填報獎勵政策,鼓勵企業積極填報研發經費;制定百強企業、瞪羚企業扶持政策;力爭在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省級以上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重大專項)、省引進創新科研團隊等方面取得新增突破。進一步探索相關稅收獎勵政策,針對成長型企業、倍增企業上一年度產值和稅收達到一定條件的,研究出臺相關普惠性政策措施。通過切實的扶持政策,加大我鎮企業科研創新力量,促進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工業信息科技局、財政分局、統計辦負責)
15.加強技能人才培養招引。全力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支持制造業企業引進培養急需緊缺的“工匠精英”,培養國際化技能人才。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落實“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在引進和留住高層次人才上多想辦法、多做文章,進一步提升人才規模和質量,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萬人次以上。動員和引導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建立技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等高層次人才平臺,鼓勵企業人才參評“企業首席技師”和“莞邑工匠”。聚焦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出臺更多人才扶持政策,特別是針對本地戶籍人口考取研究生、博士生及其引進、留才的補貼政策,為引進留住研發人員等高端人才營造更好條件。(人社分局、工業信息科技局負責)
?。ㄎ澹┌l揮創新載體優勢,助力制造業倍增升級
16.加強與高端院校的產學研交流合作。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加快推進與東莞理工學院等本土院校的簽約合作,繼續深入推進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等國際知名學府的交流合作,爭取更多的科研成果在清溪轉化;繼續推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育苗造林”以及新型研發機構“提質增效”計劃,優先扶持有技術研發基礎的重點企業加強產學研的科技創新合作,推動新型研發機構不斷提質提效。以青湖灣科創中心、北大智匯谷產學研基地、力合雙清創新基地三大科技園區載體為抓手,主動承接深圳外溢項目及莞深協同發展產業等資源,推動清溪傳統優勢制造業轉型升級,逐步打造成以新興產業集聚為主、新舊動能轉化效益明顯的現代產業體系。(工業信息科技局、商務局負責)
17.構建制造業倍增產業園。以倍增增效行動為突破口,著力解決制約企業倍增發展的土地、人才、資本運作、科技研發等瓶頸問題。依托力合雙清企業孵化基地,通過招商引資、發展總部企業等方式,鼓勵和引導企業入駐孵化,扶持企業科研項目,著力提升園區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輔導培育園內企業在兩年內入規比例達到80%以上,三年內高新技術企業占比到達80%,促進企業產值倍增。(工業信息科技局、統計辦負責)
18.用好總部經濟政策,扶持總部企業建設。利用青湖灣科創中心、力合雙清創新基地、北大智匯谷基地三大產業創新基地,扶持總部經濟發展,培育總部企業。將省、市各級總部經濟政策貫徹落實,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培育一批綜合型總部企業或職能型總部企業。鼓勵企業采用兼并重組的方式申請總部企業,充分享受總部經濟各項政策紅利。(工業信息科技局、商務局負責)
19.做好企業服務和動態監測。結合“暖企行動”工作以及鎮領導班子成員“一對一”掛點服務機制,加大對全鎮重點企業的走訪調研,重點了解企業經營訴求,幫助企業充分享受各項政策紅利,重點穩住產業集群龍頭和產業鏈關鍵環節,積極推動港澳臺企業就地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加強對企業重點指標的動態監測,完善經濟形勢分析聯席會議制度,做好經濟運行風險點防控等政策儲備和應對預案工作。(工業信息科技局、統計辦)
三、組織保障
?。ㄒ唬┘訌娊M織領導。成立清溪鎮制造強鎮建設領導小組(詳見附件),由鎮長擔任組長、分管鎮領導同志擔任副組長,工業信息科技局、商務局、統計辦、財政分局、人社分局、市場監督管理分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作為成員。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全局性工作,研究解決重大問題。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由工業信息科技局承擔。
?。ǘ┘訌妳f調聯動。鎮相關部門要圍繞工作任務,加快完善或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并加強部門聯動,積極協調解決政策落實過程中的問題。牽頭單位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以取得廣泛的支持,營造一個部門牽頭、多方參與的整治氛圍。
?。ㄈ┘訌姼櫾u估。全面跟蹤、及時評估各項任務的進展情況和工作成效。由工業信息科技局、商務局、財政分局、人社分局等部門組織建立產業集群運行監測及評價機制,加強對產業集群的分類指導。逐步推進實施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落實差別化扶持政策,引導資源向優質企業集中。
?。ㄋ模┘哟笮麄饕龑?。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廣泛宣傳建設制造強鎮的重要意義,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堅持以制造業立鎮不動搖、全社會支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