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
ico
ico
日韩欧美综合
69元獲300萬元保障!東莞這個最新險種好多人在買!
中國東莞政府門戶網站      2020-08-27 10:01:41  來源: 本網
【字體:

  8月21日,由東莞東莞人保財險主辦的“東莞市民?!?醫保電子憑證項目啟動儀式在東莞市民中心成功舉行,這是東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中發〔2020〕5號)、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邁出的重要一步。此次推出的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產品——“東莞市民?!?,將醫保電子憑證有機融合,致力打造全國首個補充醫療保險+醫保電子憑證的創新應用模式。

  7.png

  “東莞市民?!?醫保電子憑證項目發布現場

  “東莞市民?!弊鳛槠栈菪脱a充醫療保險項目,具有“高額保障、老少同價、無需體檢、一鍵投?!钡奶攸c,保障范圍突破傳統服務限制,凡是東莞市基本醫保參保人員,不限年齡、不限職業、不限戶籍,無論職工還是居民,每年只需繳費69元,均可獲得一年最高300萬元的保障。

  涵蓋20種高額自費特藥

  “東莞市民?!碧胤N藥品保障責任涵蓋20種高額自費特藥,囊括肝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淋巴瘤、白血病、黑色素瘤、多發性骨髓瘤、頭頸癌、腦瘤、骨巨細胞瘤、器官移植、肺動脈高壓、多發性硬化、克羅恩病16種重大疾病,真正讓參保人用得起腫瘤創新藥。此外,“東莞市民?!边€為參保人提供國內預約購藥及配送、特藥直付、臨床試驗申請、癌癥基因檢測、重大疾病早篩等八大省心醫藥服務,實現“全民可保、自費可報、特藥無憂”,是對東莞現有醫保體系的有效補充。

  “東莞市民?!敝R小貼士

  一、為什么要推行“東莞市民?!??

  1.關注民生,聚焦醫療健康保障需求。為了有效防止大額醫療支出導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的發生,在現有醫療保障之外,再添一份保障,進一步提高參保人的醫療保障水平,減輕參保人罹患重大疾病所產生的高額治療費用負擔,減少個人自費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

  2.東莞定制,助力構建多層次保障體系。當前市面上的重疾險、醫療險產品種類多,但保費貴且受年齡、身體健康狀況等多種參保條件的限制?!皷|莞市民?!眱r格低,保費僅69元/人/年,每天花費低至1毛9,保額高達300萬元,并將罕見病藥品納入保障范圍。同時,參保門檻低、無年齡和職業限制。

  二、“東莞市民?!钡谋U蟽热萦心男??

  “東莞市民?!钡谋U现饕瑑刹糠郑?/span>

  一是基本醫療保險范圍內醫療費用保障。

  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經醫院診斷必須接受住院、特定門診病種(含基本醫療特定門診病種和補充醫療特定門診病種)治療所發生符合東莞市基本醫療保險范圍內并經由社會基本醫療保險、重大疾病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報銷后自行負擔的醫療費用,超過2萬元的部分由承辦機構支付80%,支付金額最高不超過150萬元。

  二是特定高額藥品費用保障。

  保險期間內,參保人由指定??漆t生開具處方,在開具處方的醫院或在指定藥店內購買的,符合《東莞市民保特定高額藥品目錄》約定的20種藥品費用,由承辦機構支付80%,支付金額最高不超過150萬元,無免賠額度。

  以上兩項保障賠償比例,參保人在2020年10月1日前激活東莞市醫保電子憑證的,賠付比例升級為85%。

  三、“東莞市民?!庇惺裁刺貏e約定需要注意?

  “東莞市民?!碧貏e約定:

  (一)、是基本醫療保險范圍內醫療費用保障免除責任,屬于免除責任的四類嚴重既往癥為:

  1.腫瘤類:惡性腫瘤、原位癌;

  2.肝腎疾病類:腎功能不全,肝硬化、肝功能不全;

  3.心腦血管及糖脂代謝疾病類:缺血性心臟病(含冠心病、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腦血管疾病(腦梗死、腦出血),高血壓3級(收縮壓≥180mmHg或舒張壓≥110mmHg),糖尿病且伴有并發癥;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三級及以上)、主動脈瘤或主動脈夾層;4.肺部疾病類: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呼吸衰竭。

  (二)、是特定高額藥品費用保障既往癥約定:被保險人在產品生效前如已確診惡性腫瘤,并因此導致在保險期間內發生的《東莞市民保特定高額藥品目錄》里的藥品費用,本產品不予支付。

  理賠咨詢熱線:85585159。如需投保,可通過識別下方二維碼線上投保,截止時間至9月30日。

8.png




附件:

相關附件
媒體報道
音頻視頻
文件
部門解讀
圖解類
新聞發布會
訪談
其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文章關鍵詞:
分享到:
 
相關新聞
主辦單位: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東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