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
ico
ico
日韩欧美综合
東莞市鳳崗鎮“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
中國東莞政府門戶網站      2023-12-29 17:12:40  來源: 東莞市生態環境局鳳崗分局
【字體: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推動我鎮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通知》(粵府〔2020〕71號)和《東莞市人民政府印發東莞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通知》(東府〔2021〕44號),現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p>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生態和諧、環境宜居為目標,以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生態安全為基本出發點,統籌發展與環境、引導與約束、當前與長遠三大關系,努力將東莞市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ǘ┗驹瓌t

  堅守底線,嚴格管控。在市級成果上細化工作,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功能不降低,堅持環境質量不斷向好,堅持資源利用上線不突破,不得以任何形式突破、變通、放寬管控要求。

  覆蓋全域、突出重點。結合重點生態環境指標目標、產業發展現狀與規劃定位、環境質量現狀、污染源現狀、污染治理設施建設等實際情況,開展資源環境問題識別,針對布局管控、生態保護、污染減排、環境風險防控等提出科學、可行、針對性強的管控方案。

  統籌銜接、分類指導?!叭€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細化應科學論證、深入銜接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產業發展與國土空間相關規劃、資源利用規劃,落實市“三線一單”管控方案,通過細化管控方案,為優化建設項目布局、生態環境準入、生態保護與污染治理工作等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ㄈ┲饕繕?/p>

  到2025年,建立較為完善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系統安全性穩定性顯著增強。其中:

  生態保護紅線和一般生態空間。鎮生態優先保護區面積為23.07km2,占鎮國土總面積的27.98%,其中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13.58km2,一般生態空間為9.49km2;生態一般管控區面積為59.36km2,占鎮國土總面積的72.02%。

  環境質量底線。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污染嚴重水體明顯減少,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持續穩定達標,地表水達到或優于Ⅲ類水體比例完成省、市核定目標,劣Ⅴ類水體清零,水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好轉。大氣環境質量穩中向好,PM2.5年均濃度和AQI達標率達到市核定目標,臭氧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市設定要求。

  資源利用上線。強化節約集約利用,持續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土地資源、水資源等達到或優于市下達的總量和強度控制目標,能源消費總量、單位GDP能耗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達到市下達目標要求。

  到2035年,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鞏固完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全面形成,生態環境根本轉好,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生態品質鳳崗基本建成。

  二、環境管控單元劃定

  共劃分綜合環境管控單元17個,包括優先保護單元和重點管控單元,不設置一般管控單元。

  優先保護單元。共劃定5個優先保護單元,為生態保護紅線和飲用水源保護區,面積25.04km2,占全鎮域面積比例30.38%。

  重點管控單元。是指涉及水、大氣等環境要素重點管控的區域,主要為水環境質量不達標區域、工業集中區和人口密集區。共劃定12個重點管控單元,面積57.38km2,占全鎮域面積比例69.62%,主要分布在我鎮中部、西部。

  三、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在市管控方案的基礎上,結合我鎮“三線”劃定情況,從區域布局管控、能源資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環境風險防控等方面明確準入要求,建立“1+17”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管控體系?!?”為鳳崗鎮生態環境準入總體要求,“17”為17個陸域環境管控單元的管控要求。

 ?。ㄒ唬┤偵鷳B環境準入要求

  1、區域布局管控要求。加強對生態空間的保護,生態保護紅線嚴格按照國家、省有關要求進行管控,一般生態空間原則上按限制開發區域管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禁止設置排污口和從事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

  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引導工業項目入園集聚發展。嚴格高耗能、高排放(下稱“兩高”)行業產業布局,嚴格管控“兩重點一重大”危險化學品項目建設,原則上嚴禁新建、改擴建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項目。禁止新建、擴建造紙(化學制漿)、水泥、平板玻璃(特殊品種的優質浮法玻璃項目除外)、陶瓷(新型特種陶瓷項目除外)、生皮制革、有色金屬冶煉等項目。除重點建設項目外,新建、遷建電氧化、化學鍍、酸洗、磷化、蝕刻、鈍化、電泳等制造業戰略支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發展,加快培育新材料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能源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規?;?、集約化發展,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鼓勵中小企業改造升級上規,推進傳統支柱產業結構調整。除重點建設項目外,新建、遷建電氧化、化學鍍、酸洗、磷化、蝕刻、鈍化、電泳等涉水表面處理工藝的項目需進入共性工廠。積極推進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戰略支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發展,加快培育新材料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能源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規?;?、集約化發展,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鼓勵中小企業改造升級上規,推進傳統支柱產業結構調整。

  嚴格落實國家產品VOCs含量限值標準要求,除現階段確無法實施替代的工序外,全鎮范圍內禁止新建、擴建生產和使用高VOCs含量原輔材料項目。鼓勵涉家具制造業、表面涂裝行業等VOCs企業集群和重點工業園區建設集中噴涂中心(共性工廠)或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推動實行集中生產、統一排污、集中治污,引導產業綠色發展。落實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制度,持續推動化工、印染、食品等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嚴格落實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管控要求,全鎮新建、擴建鍋爐必須使用清潔能源,全面淘汰燃煤、生物質鍋爐,已建成的高污染燃料設施必須按期停用或改用清潔能源;禁止新建、擴建燃煤燃油火電機組和企業自備電站,集中供熱管網覆蓋區域內不得新建分散供熱鍋爐。優化全鎮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項目布局,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在永久基本農田以及居民區、學校、醫療和養老機構等單位周邊,避免新建涉重金屬、多環芳烴類等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設項目。推動雁田水庫、官井頭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不符合相關環保要求的排污項目搬遷或關閉。

  2、能源資源利用要求。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能源消費強度“雙控”,大力推進各領域節能減排,培育綠色交通體系,實現減污降碳相協調,助力東莞市加快實現碳排放達峰。合理分配水資源,保障主要河涌基本生態流量。嚴格落實用水總量控制方案,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遏制用水浪費。嚴格執行《廣東省用水定額》,電力、紡織印染、造紙、石油石化、化工、食品發酵、電鍍等高耗水行業需達到先進定額標準,提高電鍍、印染等專業基地的工業用水重復利用水平。踐行綠色生產方式,加大清潔生產推行力度。對于已頒布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或清潔生產標準的行業,新建項目要達到國際清潔生產領先或先進水平,改、擴建項目要達到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嚴控建設用地規模,推進“三舊”改造,優化整合工業用地,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推進土地整治項目建設,加大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力度,提高基本農田質量。

  3、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實施重點污染物總量控制,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優先向重大發展平臺、重點建設項目、重點工業園區、戰略性產業集群傾斜,重大項目和優質倍增計劃企業建設項目所需指標由市儲備調配。環境質量不達標區域,建設項目需符合環境質量改善要求。在可核查、可監管的基礎上,全鎮建設項目原則上實施氮氧化物等量替代,揮發性有機物兩倍削減量替代,納污水體超標或重點水污染物未達到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的區域內,建設項目實施主要水污染物減量替代。水體超標或重點水污染物未達到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的區域內,建設項目實施主要水污染物減量替代。

  進一步做好重金屬總量管控工作,新、改、擴建涉重金屬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必須遵循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減量置換”或“等量替換”的原則。

  強化揮發性有機物源頭控制,以臭氧生成潛勢較大的行業企業為重點,大力推廣低揮發性有機物原輔材料使用。加強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力度,全面加強無組織排放控制,深入實施精細化治理。配合東莞市深入開展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和碳排放達峰行動,加快自備電廠“煤改氣”和火電廠退役關停工作;嚴格實施涉工業爐窯企業大氣分級管控,全面推動B級及以下企業工業爐窯燃料清潔化替代;逐步開展天然氣鍋爐降氮脫硝治理,進一步削減氮氧化物排放。

  嚴格執行污染物排放標準。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及建設,提高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落實污水排入城鎮污水管網的管理要求。進一步嚴格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對于排入城鎮污水管網的工業廢水執行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 31962-2015)及石馬河流域標準或國家、地方行業標準指標的較嚴值。石馬河流域暫停審批所有新建、擴建涉零散工業廢水轉移處理的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嚴格落實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全面執行《固定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排放標準》(DB44/2367-2022)要求。強化工業園區及周邊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狀況監控,推動涉排放VOCs工業企業實施第三方治理,對主要污染物實施全過程智能聯網監控。

  4、環境風險防控要求。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加強應急物資儲備,提高突發環境事件應對能力,加強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協作。全力避免因各類安全事故(事件)引發的次生環境風險事故(事件)。

  各企事業單位要按規定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完善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控措施,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備案、演練,加強環境應急能力建設。重點對油氣/液體化工倉儲及運輸、危險化學品生產、核與輻射污染、涉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物污染、存在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質、存在發生地表水污染和危險廢物污染等潛在環境風險隱患的企業開展定期排查,治理環境風險隱患。加強對涉鉛、鎘、汞、鉻和類金屬砷等重金屬加工企業的環境監管。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加大耕地土壤環境保護力度,持續推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開展農用地土壤有關監測活動。

  加強雁田水庫、官井頭水庫飲用水源地環境風險防控,定期組織水源地污染事故環境應急演練,完善突發環境污染事故預防與預警體系。

 ?。ǘ┉h境管控單元準入清單

  詳見附件4。

  四、實施應用

 ?。ㄒ唬┘訌娊M織領導

  建立鎮級“三線一單”實施應用機制,在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資源開發、城鎮建設、重點項目選址時,應將“三線一單”確定的環境管控單元及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作為重要依據,并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執法監管等過程中做好應用。根據省、市統一部署開展“三線一單”實施、評估、更新調整和宣傳工作,各有關部門根據職能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加強督促指導。安排專項財政資金,切實保障“三線一單”實施、評估、更新調整、數據應用和維護等。

 ?。ǘ娀夹g保障

  “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市生態環境局鳳崗分局要牽頭組建長期穩定的專業技術團隊,牽頭組織開展“三線一單”跟蹤評估、更新調整、數據維護、宣傳培訓等工作,推進實施應用。需財政保障經費的相關項目,由市生態環境局鳳崗分局按要求申報年度部門預算。

 ?。ㄈ┐龠M成果落地應用

  依托省、市級“三線一單”數據應用系統,將“三線一單”編制成果和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進行系統集成,配合推動“三線一單”與環境質量、排污許可、監督執法等數據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共建共享。有關部門要協調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與國土空間規劃、“十四五”規劃和其他專項規劃的銜接。

 ?。ㄋ模嵤﹦討B更新調整

  根據廣東省及東莞市“三線一單”更新調整工作統一部署,做好成果實施、評估和動態調整工作。原則上每五年組織開展一次“三線一單”更新調整。期間,因國家和省級重大發展戰略、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目標等發生重大變化,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優化調整的,根據有關工作程序開展更新調整工作。

 ?。ㄎ澹┳龊眯麄髋嘤?/p>

  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廣泛深入宣傳“三線一單”空間管控體系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提高全民生態環境保護及全域生態分區管控意識。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和民間團體參與自然開發保護監督,支持并鼓勵公眾和非政府組織參與“三線一單”實施管理過程。

  本方案自2023年12月29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8年12月28日止。

  附件:1、東莞市鳳崗鎮生態空間劃定情況匯總表.docx

  2、東莞市鳳崗鎮環境管控單元匯總表.docx

  3、東莞市鳳崗鎮環境管控單元圖.docx

  4、東莞市鳳崗鎮環境管控單元準入清單.docx


  點擊查看政策解讀:《東莞市鳳崗鎮“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政策解讀




附件:

相關附件
媒體報道
音頻視頻
文件
部門解讀
圖解類
新聞發布會
訪談
其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文章關鍵詞:
分享到:
 
相關新聞
主辦單位: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東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