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0日)上午,記者走訪時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大朗積極推動農貿市場、超市食用農產品快檢快篩工作,全力保障市民“舌尖上安全”。
記者在農貿市場看到,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快篩快檢程序,現場對各類農產品進行抽樣、封存、記錄和保存,并第一時間將樣品帶回農產品快檢室進行快檢。在快檢室內,工作人員則馬不停蹄對樣品進行處理,通過智能綜合檢測儀、膠體金等檢測設備,對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進行檢驗,并及時上報數據,公布檢測結果,讓消費者能夠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匯標檢測快檢部主管陳麗霞:蔬菜的話,我們會檢測農藥殘留。我們也會針對于特異性的膠體金,比如說克百威、血氨硫磷等這些農藥殘留的膠體金會做一個檢測。也會檢測水產,水產基本上檢測比較多的就是氯霉素、孔雀石綠和呋喃西林這些代謝物、獸殘去做檢測。豬肉,我們也會有檢測,但是豬肉每一個月的批次會比較少一點,會做瘦肉精的檢測,比如萊克多巴胺等這些檢測。
據悉,食品快檢是一種能夠在短時間內對食品中的有害物質進行初步篩查和鑒定的方法,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大量食品進行篩查,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如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等,有效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努力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共建的良好氛圍。
本臺記者王佩雯 劉春林報道
相關附件
媒體報道
音頻視頻
文件
部門解讀
圖解類
新聞發布會
訪談
其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文章關鍵詞:
分享到: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