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常平鎮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召開,總結2024年工作情況,部署接下來全鎮重點工作,明確將圍繞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錨定“再創東莞東部中心新輝煌”奮斗目標,牢牢把握東莞東部綜合樞紐、先進制造強鎮、活力生態新城“三大功能定位”,鼓足斗志干勁,凝聚前行力量,全力開創新階段常平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鎮黨委書記吳潤玲主持大會。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中文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大會審議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常平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工作報告》《東莞市常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審查和批準了常平鎮2024年預算執行(決算)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及2025年預算,并票決出2025年常平鎮人民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大會應到代表119名,實到代表113名,符合法定人數。
2024年工作回顧:邁出新步伐、綻放新精彩
2024年,常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鎮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依靠全鎮人民,迎難而上、攻堅突破,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常平實踐邁出新步伐、綻放新精彩,全鎮地區生產總值473.18億元,同比增長4%,總量排名全市第7,獲評市“優秀招商鎮”。
一年來,常平拼字當頭、苦干實干,經濟實力穩步增強。規上工業增加值157.01億元,增速上升5位,創近三年最佳成績;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0.0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9.89億元;進出口總額330.7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57億元;電氣機械及設備制造業規模超193億元,新增數字化轉型企業94家,首個海關查驗貨物低空往返運輸應用場景落地;幫助1783家企業融資約54億元,6家企業獲評市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喬鋒智能成為常平鎮第3家A股上市企業;新增市場主體超1.5萬戶,總量突破8萬戶;完成重大項目投資23.92億元,其中新動工項目4宗、竣工投產10宗;新簽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0宗;舉辦83場“樂購東莞魅力常平”促消費活動,拉動消費1.6億元。
一年來,常平強化創新、全面深化改革,發展動能加速積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494家,喬鋒智能、鵬錦機械等企業獲評“2024年度廣東省博士工作站”;“香港城”項目北回遷安置地塊成功出讓,順利完成環莞快速三期、?;⒏咚俑臄U建、公常路改造等工程征拆任務;5宗總面積420畝的改造項目加速推進,是過去四年全鎮獲批改造面積的1.3倍;完成“工改工”拆除硬任務349.85畝,排名全市第9;高效推動“土塘—九江水”現代化產業園建設。
一年來,常平全域統籌、內外兼修,“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高標準編制“百千萬工程”建設提升規劃;橋梓、橫江廈村成功入選省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名單;全鎮村組兩級總資產達95.27億元,連續四年保持5%以上增長;創新建立一線大巡查機制,完成農房微改造1036間,20個農貿市場提檔升級;新增停車位3335個;新增“四小園”50個、口袋公園5個,橋梓村被認定為省“美麗庭院”特色村,朗洲村獲評省文旅特色村;新增曲江飛地營銷中心2家、鄉村振興車間3個。
一年來,常平用心用情、辦好實事,民生福祉可感可及。民生領域財政支出占比達68%,十件民生實事基本完成;發放各類補助超3100萬元;實施“民生微實事”項目45個,實現“民生微心愿”1458宗;新建兒童友好公園4個;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74套;新增公辦學位2205個、普惠性幼兒學位720個;市東部中心醫院外科綜合大樓正式封頂;新增2個城市閱讀驛站、2個“城中村”文化示范點;音樂劇《東莞東》全國巡演,成功舉辦常平戲劇月、啤酒嘉年華、游旱木龍等特色文旅活動;成功承辦世界女子斯諾克錦標賽;常平男籃奪得首屆全國全民健身大賽冠軍。
一年來,常平多元共治、守牢底線,社會大局平安穩定。違法犯罪警情數、刑事立案數分別下降33.9%、13.2%;成功化解糾紛超3000宗;生產安全事故宗數和亡人數分別下降50%、25%;深入開展暢通消防生命通道專項行動,完成103棟自建房隱患整治銷號。
一年來,常平嚴格作風、提升效能,自身建設全面加強。政務服務業務辦事效率提升20%,高效辦理12345熱線工單超2.6萬宗;開展涉企“綜合查一次”168家次;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堅決落實市委巡察問題整改。
展望2025年:全力開創新階段常平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報告提出,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和鎮委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群眾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2025年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進出口總額增長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6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GDP增長同步。
基于此,常平將重點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堅定不移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加速AI賦能新型工業化;打造一批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持續壯大支柱產業集群,孵化一批新銳品牌、國潮品牌和網紅爆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力爭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新增“小升規”48家、數字化轉型企業24家;加強“產業研究+精準招商”,力爭全年完成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協議固投超46億元,招引億元以上產業項目超10宗;幫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二是堅定不移擴大有效需求,持續釋放消費投資潛力。推動三大商圈提檔升級,大力發展首店經濟、首發經濟、潮流經濟,全方位推動“留一晚”活動;推動6宗重大項目動工建設、8宗重大項目竣工投產;推動新城片區開發,打造高品質現代化產業新城;加快推進常平站、東莞東站升級改造,爭取成為高鐵始發站;打造不少于24萬平方米的優質產業空間,全速推進現代化產業園區建設。
三是堅定不移實施“百千萬工程”,統籌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力爭全鎮村組集體總資產突破100億元;著力加快236個村級項目建設,新增路外公共停車位不少于1200個;推進綠美常平建設,完成林分優化500畝、新造林撫育1500畝。
四是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做優做強“民生大莞家”品牌,全年實現不少于800個“民生微心愿”,新增1家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公辦學位1300個,推動21所幼兒園開設托班學位525個,籌集保障性住房530套;加快市東部中心醫院項目建設,加快工人文化宮、美術館建設,持續辦好旱木龍游會、會景巡游等特色活動,全力打造“斯諾克強鎮”。
五是堅定不移守牢發展底線,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常平。重點圍繞交通運輸、燃氣消防、建設工程、鎮村工業園和危險化學品等領域,加強安全監管和風險排查,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
六是堅定不移加強自身建設,全力打造人民滿意的高效服務型政府。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