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東莞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市會議大廈開幕。市委副書記、市長呂成蹊向大會作東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當天下午,常平代表團舉行分組會議,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沈丙友,鎮黨委書記吳潤玲,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李漢容,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中文,鎮人大主席鄧志輝等市人大代表認真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圍繞消費、投資、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百千萬工程”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積極為東莞以更加厚實的硬實力擔負好經濟挑大梁重任建言獻策。
按照會議議程,常平代表團還認真審查了計劃報告、預算報告,審議了市人大常委會、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以及2025年市十件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等。
沈丙友:市人大代表、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政府工作報告》高舉旗幟、務實為民、成績總結客觀、目標舉措清晰,契合發展需要和群眾期盼?;厥?024年,東莞在經濟領域厚植增長動能,綜合實力實現新躍升。新的一年,東莞將聚焦打造國際科創制造強市的目標,著力激發內需活力、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動能更替、增進民生福祉、保障社會安全,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檢察機關將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精準對標《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重點工作,找準服務切入點,強基固本筑“根基”,同頻共振填寫好經濟和安全兩張“報表”,依法能動履行檢察職能,強化檢察監督,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以更有力舉措推進法治東莞建設,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東莞篇章貢獻檢察力量。
吳潤玲:市人大代表、常平鎮黨委書記、常平代表團團長
《政府工作報告》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催人奮進,成績總結實實在在,工作部署思路清晰、舉措有力,是一份政治站位高、形勢研判準、發展思路清、工作措施實的好報告。
2024年,常平聚焦“東莞東部中心、東部重鎮、商貿名城”的發展定位,以“百千萬工程”、“投資年”行動和“拓空間”等重點工作為抓手,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全鎮經濟社會實現平穩運行。
接下來,常平將把本次大會精神融匯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推動“人工智能+先進制造”融合發展,進一步開拓低空經濟和新能源市場,拓展連片產業發展空間。同時,借助東莞東站、常平站等交通優勢,發揮吃住游購娛展一體化的乘數效應,積極促進文旅與消費、潮玩、體育的跨界融合,持續聚焦重點、精準發力,奮力奪取“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的全面勝利,推動常平再創東莞東部中心新輝煌。
李漢容:市人大代表、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
《政府工作報告》站位高遠、內容豐富、守正創新,凝聚了奮進力量。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也體現了很高的政治站位。
政法工作與發展穩定大局、群眾福祉息息相關。接下來,政法工作部門要切實統籌發展和安全,在防范化解風險挑戰方面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要毫不動搖加強基層治理,持續深化法治服務水平,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切實提升執行工作實效。此外,要加強與市人民檢察院的聯動協作,想方設法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未成年人預防犯罪等工作,積極回應群眾關注的民生問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壯大群防群治隊伍力量,不斷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李中文:市人大代表、常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政府工作報告》是一份思想性、方向性、指導性、綱領性很強的報告,為今后一段時期東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前進指南。
接下來,常平將聚焦擴大有效需求,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多渠道激發消費潛力,加快推進常平站、東莞東站升級改造;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壯大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聚焦實施“百千萬工程”,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持續發揮典型標桿示范引領作用;聚焦增進民生福祉,努力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繼續高質量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做優做強“民生大莞家”品牌;聚焦守牢發展底線,全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全力開創新階段常平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鄧志輝:市人大代表、常平鎮人大主席
《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務實、舉措有力,為后續各項工作開展明確了方向。常平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把握發展先機,深刻把握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求,持續加強與港澳在經濟、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對接與合作,寫好灣區建設“大文章”;做好新質生產力、產業園區建設和“工改工”“百千萬工程”等重點工作,推動人居環境全域長效提升,全面加強綠美生態建設,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同共進。
會上,其他與會市人大代表、列席人員也紛紛圍繞“百千萬工程”、新型城鎮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大家一致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既客觀全面地總結了過去一年取得的顯著成績,又科學安排部署了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是一份提振信心、凝聚人心、舉措有力、路徑清晰的報告。接下來,將繼續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增強抓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振奮精神、上下同心、埋頭苦干,為東莞以更加厚實的硬實力擔負好經濟挑大梁重任作出更大貢獻。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