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軌道交通
建設和軌道資源開發雙向反哺機制
全力推動軌道交通高質量
發展的意見
東府〔2022〕57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府直屬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軌道交通發展的部署和要求,在“雙萬”新起點上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及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綜合開發,全力推動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不斷優化軌道資源開發利用機制,統籌軌道交通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綜合開發,促進軌道交通與城市功能深度融合、共生共榮,為東莞在“雙萬”新起點上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支撐。
(二)工作目標。踐行新發展理念,以軌道交通建設推動東莞高質量大發展。創新軌道交通投融資模式,發揮軌道交通建設對沿線土地的增值帶動效應,通過多元化開發反哺軌道交通建設。利用軌道資源開發促進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沿軌道站場周邊集聚,進一步輻射帶動區域發展,促成軌道交通和城市功能的良性互動。到2030年,高水平建成深江鐵路、廣深第二高鐵、深惠城際、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等國鐵、城際軌道項目,以及1號線一期、2號線三期、3號線一期等城市軌道項目,加快形成內聚、強心、外聯的軌道交通網絡,全力打造以軌道交通為骨干,以“二主六輔”綜合交通樞紐為錨固點,以通勤、客運、貨運交通廊道為支撐軸的綜合交通體系,促進東莞更好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高品質建成虎門高鐵站、東莞火車站、常平火車站、東莞西站、東莞南站、濱海灣站等TOD綜合開發項目以及東莞東站、黃江北站、道滘車輛段、黃江停車場等TID(軌道交通及交通樞紐上蓋房地產開發,Transport Integrated Development)開發項目,形成一批“軌道+物業”“軌道+社區”“軌道+產業”示范項目,提升軌道交通經濟社會效益。
二、著力推進軌道交通與城市規劃融合發展
(三)強化軌道交通系統謀劃。突出軌道交通在綜合交通、公共交通體系的主體及骨干作用,統籌做好軌道交通規劃與綜合交通規劃的有效銜接,促進各類交通方式融合發展。發揮軌道交通服務城市發展的作用,強化中心城區、松山湖、濱海灣“三心”之間的快速聯系,增強各鎮中心區與軌道樞紐站等重要節點的城市綜合功能,引導城市資源、產業、人口向軌道站場周邊地區集聚,推動軌道沿線交通功能與城市功能一體化發展。加強軌道交通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協調互動,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和我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線路、站場設施等規劃方案、土地資源、管控要求等。
(四)做好軌道交通規劃廊道的預留管控。謀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東莞市軌道交通網絡規劃(2035)》近期實施的軌道交通線路,提前開展交通詳細規劃研究工作,明確軌道交通線站位,劃定軌道沿線及站場周邊土地管控范圍,以較小的資源成本實現對軌道交通廊道的管控。
(五)加強軌道交通站場地區規劃管理。結合軌道交通規劃線路方案,組織開展新一輪軌道站場TOD綜合開發策略研究及新增穩定軌道站場TOD綜合開發規劃編制,明確各站場功能定位、開發范圍、開發規模和控制要素,引導軌道交通站場周邊用地實現節約、集約、合理開發。明確TOD綜合開發規劃作為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調整)的重要依據,對TOD規劃范圍內具有開發潛力地塊進行預控,為后續軌道交通創新投融資模式提供資源保障。
(六)優化軌道站場綜合體規劃設計。創新軌道站場與TID用地開發融合發展理念,合理劃定TID項目用地范圍,明確TID 紅線內各項功能、布局和組織形式。優化站場交通功能定位及規模,推動國鐵、城際軌道、城市軌道等多層次軌道交通的高效換乘,促進軌道交通與公交站場、停車換乘停車場(P+R)、出租車??奎c等無縫銜接,整合緊鄰用地的城市道路設置,完成區域交通銜接規劃。在優先滿足交通功能的基礎上,充分挖潛地上地下空間,通過復合設計、立體開發、功能融合的手段,提升TID 項目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三、著力推進軌道交通站場周邊土地資源收儲整備
(七)確定土地收儲模式和收儲計劃。根據軌道站場TOD綜合開發策略,建立市級統籌、鎮街實施的兩級工作機制,實施市級主導、市鎮聯合、鎮街主導三種模式,提升TOD地區土地收儲整備工作效率。依據軌道站場TOD綜合開發規劃,結合軌道交通建設運營資金平衡需求,劃定軌道站場周邊土地儲備范圍,編制軌道站場TOD地區土地專項儲備計劃。建立健全“基礎補償+增值共享”機制,對土地及地上建(構)筑物、附著物給予公平合理補償,以增值共享等方式實現利益共享。
(八)優先配備用地規模與指標。根據國土空間規劃、TOD綜合開發規劃,結合TOD地區實際用地情況,科學編制TOD地區用地規模和指標年度計劃,將用地規模和指標向軌道站場附近傾斜,謀劃布局未來產業空間和城市公共居住空間,牽引和推動東莞城市形態的整體重塑。
四、著力推進高品質多元化TOD綜合開發
(九)促進TOD地區土地復合開發利用。按照軌道站場分級分類要求,完善站場周邊公共交通、公共服務、公共空間體系,注重城市產業、居住、商貿、商務、文化、公共服務等功能與交通設施的銜接和綜合開發。在符合規劃和軌道項目安全需求的前提下,允許兼容一定比例其他功能,分層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打造集約高效的城市空間,增強軌道站場周邊土地的使用彈性,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十)挖掘TOD地區低效用地開發潛力。實施TOD范圍內已出讓經營性用地容積率調整工作,在不新增用地規模和指標的情況下,鼓勵通過提高容積率,實現政府與開發企業利益共享。促進TOD范圍內已批未建用地、已批已建用地、儲備用地等低效用地的再開發利用,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拓展軌道站場周邊城市空間,深挖土地價值潛力。
(十一)推動TOD地區城市更新項目建設。在全市城市更新一盤棋的基礎上,加強TOD范圍內城市更新政策創新,加強資源投放,各方共同發力。貫徹中圈規劃的理念,TOD范圍內城市更新項目優先布局商業、辦公、住宅類用地,優先配置用地規模和指標,科學布局公共配套設施。加快TOD地區城市更新項目落地建設,歸集更多軌道資源。
(十二)提升TOD地區物業資源開發管理水平。優化TOD范圍內政府分成物業評估工作機制、接收與運營工作指引,明確政府收益處理方式和分成物業的接收、運營管理主體,確保政府物業資源高效、合理利用。
五、著力深化軌道交通投融資體制機制創新
(十三)構建軌道交通投融資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軌道交通項目投融資中的重要作用,構建有系統規劃、有政府財政支持、有社會資本參與、有市場主體投資建設及運營管理、有項目投資回報的新型投融資體系。審慎論證使用各類資金的時機、規模、結構、成本等因素,科學運用政府債券、政策性金融資金、保險機構資金等多元化融資方式,豐富企業融資手段,實現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
(十四)創新軌道交通投融資平衡機制。堅持統籌軌道交通建設投資與周邊土地綜合開發收益總體平衡的理念,建立“軌道項目+土地開發”的投融資平衡機制,發揮軌道交通建設對沿線土地的增值帶動效應,以土地資源增值收益反哺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堅持市鎮共建的原則,沿線鎮街(園區)提供一定數量建設用地用于站場綜合體建設,建立軌道沿線土地資源轉化為軌道交通建設資金的工作機制,鼓勵軌道交通投資建設主體參與TOD綜合開發,實現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由傳統的政府直投模式向TOD土地增值平衡的可持續綜合回報模式轉變。
六、著力提高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管理水平
(十五)強化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明確各相關部門、沿線鎮街(園區)及軌道交通建設單位職責分工,規范軌道交通規劃設計、工程實施、資金籌措、綜合開發、應急管理等各環節工作機制。堅持軌道建設優先原則,積極創新建設管理模式,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優化軌道交通建設報建報批路徑,促進軌道交通項目與上蓋綜合開發同步設計及建設實施,全力推動軌道交通項目早日建成并發揮經濟社會效益。
(十六)提升軌道交通運營水平。明確城市軌道交通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和運營單位主體責任,實施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保護區聯防聯控長效工作機制,構建形成主管部門、相關職能部門、沿線鎮街(園區)、運營單位、社會力量多方參與、齊抓共管的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城市軌道交通監管服務系統建設,加快技術創新應用,建立現代化的智能運維和智慧安全保障體系。強化運營單位經營理念,持續推進降本增效,打造軌道交通運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模式。
七、保障措施
(十七)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市軌道交通建設及TOD開發領導小組的統籌領導作用,協調解決全市軌道交通投融資、規劃建設、資源開發等重大問題,適時組織對各部門、鎮街(園區)落實工作的跟蹤分析和定期評估。相關職能部門和鎮街(園區)要進一步提升工作執行意識,根據職責分工情況,加強協作,形成合力,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十八)強化資源保障。突出軌道交通在綜合交通體系和城市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優先安排建設計劃,優先保證建設資金,優先保障近期軌道交通建設項目設施用地規模。沿線鎮街(園區)積極落實TOD地區土地收儲計劃,市自然資源部門優先配備TOD地區用地規模與指標,為TOD綜合開發提供國土空間資源保障。
(十九)培育壯大產業主體。堅持專業化市場化原則,抓住軌道交通建設的有利契機,整合軌道交通領域市屬國企現有資源,打造集規劃設計、融資、建設、運營和資源開發等業務于一體的實體平臺。利用我市產業優勢,招引軌道交通產業鏈相關企業,發揮各類企業在前期規劃設計、軌道工程建設、軌道制式車輛、軌道交通智能系統、站場綜合體開發等方面的作用,做大做強我市軌道交通相關產業。
(二十)強化人才支撐。推動東莞本地高等院校開展軌道相關專業和學科建設,引進一批軌道交通關鍵技術領域人才和團隊扎根東莞,打造專業化、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制定與我市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相適應的人才政策,在人才引進、住房醫療、子女入學等方面向軌道交通行業緊缺人才適當傾斜,營造人才匯聚、落地生根的良好環境。
東莞市人民政府
2022年9月30日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