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研究機構賽迪四川發布“2024鎮域經濟全國500強”榜單,東莞28個鎮上榜,其中,長安鎮、虎門鎮、塘廈鎮共3個鎮進入前10名;大朗鎮、寮步鎮、厚街鎮、鳳崗鎮等16個鎮進入前100名。
東莞28個鎮入圍“2024鎮域經濟全國500強”榜單
該報告由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團)四川有限公司鎮域經濟研究中心發布,將除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外的全國2萬多個建制鎮作為研究評價對象。據介紹,2024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由“經濟實力、產業能力、消費活力、城鄉合力”四個方面構成?!?024鎮域經濟500強暨中部100強、西部100強”研究評價指標體系共包括4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其中,二級指標較2023年凈增加4個。此外,除上述主要指標外,本次評價也綜合考慮鎮域內上市企業數量、高等院校、省級以上創新創業載體平臺、反映鎮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榮譽稱號等支撐指標。
報告指出,鎮域經濟已經成為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構筑區域經濟競爭新優勢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在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的背景下,發展壯大鎮域經濟是重塑新型城鄉關系、推動城鄉深度融合、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的應有之舉和必然選擇。與此同時,伴隨著鎮域經濟步入“千億鎮”引領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以及佛山、東莞、蘇州、綿陽等先進城市強力發展壯大鎮域經濟,區域間經濟競爭由以城區為核心的城市競爭加速演變為“市域為核心、縣域為支撐、鎮域為底座”的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全域競爭,鎮域成為我國區域間經濟競爭的新戰場。
長安排名第四 3鎮上榜前十
報告顯示,長安鎮入圍賽迪鎮域經濟500強建制鎮名單的第4位,虎門鎮、塘廈鎮分別入圍第9位、第10位。
作為東莞“經濟第一鎮”的長安,是東莞鎮域經濟的“領頭羊”。作為產業重鎮,長安鎮緊緊抓住全球電子產業轉移的契機,短短30年時間,在8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出全球TOP5廠商OPPO、vivo兩大智能手機龍頭和小天才等一批國內外名牌企業。2023年,長安GDP實現965億元,經濟總量居東莞之首,距全市首個、全省第三個“千億鎮”的目標僅“一步之遙”。在2月份舉行的東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長安鎮黨委書記葉孔新表示,長安今年將搶抓灣區機遇,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推進新型工業化、投資年工作,推動南北中心雙向發力,在去年GDP實現965億基礎上再增長5%,穩步邁入“千億鎮”行列。
被譽為“中國服裝第一鎮”的虎門鎮在榜單中排名第九。除了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經過長時間的扶持與發展,虎門鎮還形成了電子信息制造業、信息傳輸線纜業兩大產業的集聚發展。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虎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培育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引導企業建設智慧工廠等,積極推動產業數字化。2023年,虎門鎮GDP達738.8億元。在東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虎門提出,2024年將以“百千萬工程”為總抓手,強力推動低效能產業園區清拆、新建,為新型工業化提供空間,高效推進有效投資,確保工業、技改、基礎設施的投資實現雙位數增長,推動GDP加快向800億邁進。
榜單中排名第十的塘廈鎮憑借發達的民營經濟、強大的制造業和鮮明的工業底色,近年來異軍突起,經濟體量增勢強勁。塘廈鎮將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經過多年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密集落地,成為塘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10年前,塘廈GDP僅為292.45億元。而后,塘廈用7年時間連跨3個百億臺階。2023年,塘廈鎮GDP達606.84億元。今年,塘廈將繼續把打造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4個產業集群作為當地招商引資的主攻方向。
鎮域強,挑大梁。近年來,伴隨東莞在全市六大片區內打造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一批又一批新興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加速落地各鎮街,持續激發著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構著東莞鎮域經濟格局。
2024鎮域經濟全國500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