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14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新聞發布會透露,由國家科技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廣東省科技廳和東莞市人民政府具體承辦的2014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將與12月2日至5日在東莞舉行。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合作周組委會副主任李捍東,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合作周執委會副主任龔國平,東莞市政府副市長楊曉棠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王永清主持發布會。
合作周設四大專題30多項子活動
2014年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以“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為主題,突出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數控一代、機器人、智能裝備、3D打印的新技術,結合科技、金融、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拓展科技合作與招才引智的新渠道,采用全新O2O(線上到線下)技術成果對接的新方法,充分發揮國際科技合作的新優勢,全面集聚項目、技術、資金、人才、載體等創新要素,著力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優化升級。
本屆合作周設有“科技展覽、高峰論壇、項目洽談、授牌簽約”四大專題,30多項子活動,全國數控一代工作研討會也將在12月2日與合作周同期舉辦,研討會由科技部以及中國工程院聯合發起,全國16個數控一代示范省市的科技部門代表參會,共同就數控一代示范工作進行經驗交流和成果展示。同期舉辦的還有東莞市招才引智活動以及第八屆亞洲國際機器人錦標賽等活動。
本屆合作周主要活動內容有:設立八大主題展區,即智慧城市專題展、機器人產業綜合展、數控一代成果展、招才引智專題展、新型研發機構成果展、科技金融和創投機構綜合展、國內外知名企業展、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成果展;召開十場高峰論壇,圍繞智慧城市主題組織大數據論壇、亞太創新峰會@珠三角2014活動;圍繞智能制造主題舉辦智慧城市國際合作及機器人論壇、3D打印高端論壇、第三代半導體發展論壇、設計創新高峰論壇、莞港合作論壇;圍繞科技金融和民營經濟主題舉辦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與企業上市論壇、莞商學院企業發展論壇、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論壇等。組織六個洽談對接會,即中韓技術轉移對接,北美技術轉移對接、東莞—獨聯體技術轉移對接、中意智慧環保技術對接,創投項目路演、草根階層創新項目眾籌對接;舉辦一系列科技和人才項目簽約及授牌活動,組織國際科技合作、產學研合作、科技金融、創投項目、人才引進等項目進行集中簽約,并舉辦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授牌等活動。
活動呈現四大特色亮點
舉辦規格更高。由科技部和省政府共同主辦,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和省政府陳云賢副省長擔任組委會主任,中國工程院召集全國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城市參與,科技部國際合作司調動自身資源為合作周廣辟渠道,近10名兩院院士鼎力支持,第八屆亞洲國際機器人錦標賽同場舉辦,這勢必提升本屆活動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活動專業性更強。本屆合作周緊扣創新驅動發展這一時代強音,聚焦廣受關注的智慧城市和智能制造等熱點技術應用領域,在精細化和精品化上花功夫,充分發揮中國智慧城市發展聯盟等專業機構的作用,加大海內外高端專業觀眾和對接機構的組織力度,開設全新的重大項目、熱點信息發布對接的網上平臺,在全球范圍內整合相關產業領域上的科技、人才、金融、園區等多方資源,打造專業化的國際科技和人才合作盛宴。
國際合作更廣。本屆合作周更加充分體現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的新趨勢,國際化程度更高。目前已邀請到1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0名外賓參會,其中有部級以上外賓4名;吸引來自韓國、獨聯體、北美、意大利等科技機構和企業攜技術來莞尋求對接合作;組織韓國智慧城市、北美科技企業、巴西坎皮納斯市以及IBM、APPLE、ABB、安川等全球著名企業組團參展參會。
辦展理念更潮。以全新的“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理念以及互聯網思維籌辦合作周,通過打造線上科技合作平臺,設立微信互動公眾號等方式,促進線上項目信息交流傳播和線下集中展示和洽談對接,提升科技合作周的舉辦實效,打造永不落幕的合作周。探索設立“創客空間”和“眾籌平臺”,舉辦創投項目路演活動,融入當前最時興最前沿的創新模式和元素,為年輕一代的創業者搭建項目展示平臺、項目對接融資平臺,進一步活躍區域創新氛圍。
【延伸閱讀】
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始于2004年,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了10屆,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關系,累計吸引觀眾超過45萬人次,促成各類科技和人才項目合作近2000項,成為立足東莞、服務全省乃至全國的對外科技合作交流平臺,有力推動了東莞和廣東科技成果產業化、國際化進程,加快了東莞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型廣東建設的步伐,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自去年起合作周升格為國家級科技交流合作活動,由科技部與省政府共同主辦,科技部國際合作司、東莞市人民政府和廣東省科技廳承辦,著力打造專業化國際性的科技合作盛會。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