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
ico
ico
日韩欧美综合
東莞市2019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中國東莞政府門戶網站      2020-01-09 10:22:38  來源: 東莞市人民政府
【字體:

  2019年,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扣黨中央指引的方向、決策部署和省委“1+1+9”工作要求,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發展需要,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統一領導,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持續優化法治環境,加強行政行為監督,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效。2019年,東莞被評為“七五”普法中期全國先進城市,政商關系健康指數連續2年排名全國第一,商事制度改革成功入圍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單項候選項目,為加快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一是堅決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強化市委對法治政府建設的統一領導,市委書記梁維東同志切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及時召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認真學習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二次會議精神,部署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法治政府建設新要求,并審議通過了《2019年東莞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為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奠定有力的法治基礎。

  二是落實法治政府建設主體責任。制定了《東莞市2019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對依法行政重點工作進行部署。市長肖亞非同志全年共主持召開涉及法治政府建設的市政府常務會議26次,審議相關重要法治事項。全市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認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設組織者、推進者和實踐者的職責,自覺將本地本部門各項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

  三是建立健全考核督察機制。將法治政府建設納入市鎮兩級黨政機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印發《2019年法治東莞建設考核評價指標考核點及迎考指引的通知》,重點檢查督導法治政府建設任務措施落實情況。2019年5月、10月、11月我市先后組織開展了食品藥品監管執法司法督察、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保護民營企業發展專項督察、法治政府建設全面督察自查等工作,深入查擺問題,傳導工作壓力。積極參加全國、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申報全國示范創建項目2個,申報全省示范創建項目7個,其中“全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示范市”項目入圍全國單項候選項目。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法治方式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一是全面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印發《東莞市2019年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專項工作方案》,組織市直部門對全市8649項事項進行梳理,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實現目錄化、編碼化、動態化管理。大力推行登記注冊標準化審批,完善簡易注銷登記改革,進一步激發創業創新活力。建成市民服務中心并對外運行,規劃上線2711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市級政務“一站式”服務。

  二是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全面梳理園區、鎮街事權,形成權責清單。根據《關于通過強化功能區統籌優化市直管鎮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試行)》,依法向功能區下放事權168項。做好省級行政職權事項的承接認領和梳理,清溪鎮、長安鎮作為經濟發達鎮行政體制改革試點,承接省下放事權325項。

  三、提升行政立法質量,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加強和改進地方立法工作。出臺《東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條例》《東莞市城鄉建設檔案管理辦法》《東莞市電力設施管理辦法》《東莞市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等法規規章,另完成1部政府規章和2部地方性法規草案起草工作,較好地發揮立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二是做好規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制定《東莞市人民政府2019年規范性文件制定(修訂)計劃》,出臺的《東莞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管理辦法》等市政府規范性文件28份、部門規范性文件84份、鎮街規范性文件162份,全部經過法制審查和備案。

  四、完善行政決策制度機制,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

  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機制,加強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平臺建設,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健全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凡提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的重要改革方案、規范性文件及其他涉法議題均通過事前合法合規性審查,有效防范決策風險,提高決策質量。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制度,市政府法律顧問室全年提出合法性審查意見721份。

  五、堅持嚴格公正文明執法,進一步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以機構改革為契機,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文化市場、市場監管、農業等5大領域部門內綜合執法改革。建立職能完善、分工明確的市鎮兩級綜合行政執法體系,落實“誰執法、誰公示”原則,執法單位在廣東省執法信息平臺主動向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公開執法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加強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執法,推進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機銜接機制,促進信息通報、案件移送等工作機制規范運行。全市行政執法單位均已建立健全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相關制度和法制審核制度,有力提高辦案質量,促進依法行政。

  六、強化制約和監督,確保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一是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全年共接受市人大、市政協專題視察、專題調研、專題詢問等74次,辦結人大建議194件、政協提案331件。

  二是自覺接受司法監督。制定《東莞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行政應訴工作的意見》,對行政機關負責人不出庭單位進行約談整改。自覺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積極配合檢察機關對行政違法行為的監督,高效辦理司法建議和檢察建議。

  三是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制定《2019年全市政務信息公開工作重點分工方案》等系列文件,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市政府年度績效考核監督管理。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公共資源配置、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認真落實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依申請公開答復率、答復及時率達到100%。

  七、全面增強法治思維,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一是踐行新時代人民調解“楓橋經驗”。完善市“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建設,指導江西商會等建立異地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指導成立祥叔、張惠歡等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加強治安調解指導,有效發揮人民調解的基層社會治理“第一道防線”重要作用。

  二是開展豐富多樣法治宣傳教育。舉辦“憲法宣傳周”主題宣傳活動。創建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397個,151家企業獲評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范企業”。率先在全省配套建立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清單制度,舉辦第二屆履職報告評議活動。我市“校園法苑”和大朗荔香濕地法治公園獲評全省“優秀普法項目”。

  八、推進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提高領導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提升干部隊伍法治能力水平。推動領導干部學法,舉辦全市領導干部法治專題培訓班,組織《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等法治專題學習。舉辦依法行政培訓班,分批對全市700多名公務員依法行政輪訓。組織2萬多名公務員學法培訓和考試。

  二是強化行政復議應訴工作。推行行政復議案件議決制度和信息化建設,2019年共辦結行政復議案件745宗。推進行政應訴案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制度,2019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案件101宗。

  總的來看,經過全市上下的努力,2019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提速、成效顯著,有力提升了東莞的城市美譽度、營商環境優質度、社會和諧度。但與新的形勢要求相比,也仍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少數鎮街領導干部法治意識有待加強,“放管服”改革仍需要進一步深化,科學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的及時性需要進一步提升,嚴格公正規范文明執法制度有待全面落實,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市下來高度重視,積極想方設法加以解決。

  2020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法治政府建設的核心和根本,依法履職盡責,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努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為堅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附件:

相關附件
媒體報道
音頻視頻
文件
部門解讀
圖解類
新聞發布會
訪談
其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文章關鍵詞:
分享到:
 
相關新聞
主辦單位: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東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