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29日,2024年東莞市“旗峰杯”黨建工作創新大賽決賽舉行。由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報送的《打造建設工程招投標數智監管體系,構筑陽光招投標生態圈》案例,在大賽發展提質類項目中榮獲一等獎。
今年4月以來,為扎實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全方位服務中心大局,持續激勵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東莞市直機關工委、市委組織部、市委改革辦、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聯合舉辦2024年東莞市“旗峰杯”黨建工作創新大賽(下稱“‘旗峰杯’大賽”),聚焦全市高質量發展和“百千萬工程”各項重點任務,有效提升黨建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成效。
據了解,“旗峰杯”大賽分發展提質、服務增效、黨建賦能三個類別,決賽中的優勝項目將擇優推報省“先鋒杯”工作創新大賽。
三大創新構筑陽光招投標生態圈
公共資源交易領域作為國家治理體系中實現公平正義的有機一環,對優化要素資源配置和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在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卻極容易滋生違法和腐敗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市政數局以黨建引領凝心鑄魂、增智聚力,打造建設工程招投標數智監管體系,創新多層次監管理念、創新權力管控機制、創新信用監管應用,切實保障招投標活動的公平公正、高效規范。
創新多層次監管理念,實現建設工程招投標“三全”監管格局,使監督更便捷、交易更陽光。一“全”是全行業覆蓋,打造覆蓋住建、交通、水務等行業十多個專業類別的高集成、一體化系統。二“全”是全流程在線,行業監管部門通過系統在線觀看直播、實時查詢開評標進度等,實現遠程在線監管,提高招投標監督效能。三“全”是全過程溯源,系統對交易過程全方位留痕,開評標全過程數據保留,方便行業監管部門、紀檢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等調查取證。
創新權力管控機制,將建設工程招投標交易權力關進“制度+科技”的籠子。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聚焦招投標活動權力運行各個環節關鍵風險點,建立廉政風險防控制度,對交易實施多角度、全方位電子化動態實時監測,全面提升風險防控水平,構建起權責明晰、流程制衡、剛性執行的權力運行管控格局,助力公共資源交易廉潔、高效、透明。
創新信用監管應用,建設“實名+信用”交易管理新模式。通過引進銀行保函機構和保函保險機構,為信譽好的企業開具電子保函,實現交易環節保證金繳納、自動核驗以及退款全自動網上管理,既促進市場對企業的優勝劣汰,又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
創新改革成果獲國家部委肯定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打造的建設工程招投標標準化、數智化監管體系,實現建設工程招投標全過程、全鏈條閉環智慧監管,自動監測預警,為行政監管部門查處違法犯罪行為提供有力的數智支撐,有效杜絕腐敗和暗箱操作,讓招投標市場環境更加公平公正。
據統計,近三年來,交易中心排查出38單異常線索,涉及11個項目;共核查出87個項目、176家次企業存在失信行為被拒絕參與投標;協助紀檢、公安、審計調查取證共計56次,涉及110個項目。
強化交易活動降本,招投標以“全行業覆蓋、全流程在線”,為投標人減少來往線下交易場所帶來的資金成本,近三年共為36萬(家次)投標人提供電子投標交易服務,節約投標成本約4億元;通過“實名+信用”管理新模式,為5343家企業開具191744份保函,為企業節省資金占用約348億元,電子保函替代率位居廣東省第一。
促進交易活動增效,近三年完成建設工程電子招標項目2477宗,投資金額高達1174億元,電子化效率從原46%上升到100%,平均開標時長從3.04小時降低到1.97小時,開標效率提升近1.54倍,極大提高招投標效率。
東莞市建設工程招投標數智監管體系的探索實踐,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為典型示范經驗和創新成果,先后榮獲“2022年度全國公共資源交易科技成果大賽一等獎”“2023年度全國公共采購優秀案例”“2023年廣東省政務服務創新案例”,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提供了“東莞經驗”,推動東莞營造風清氣正的市場環境,構筑陽光招投標生態圈。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