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關于法治建設的部署要求,緊扣《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東莞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意見》等文件要求,深化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助力法治政府建設。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堅持黨的領導,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一是切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工作,定期聽取法治建設工作情況匯報,及時研究解決法治建設重大問題和困難,將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列入個人年終述職內容,確保法治政府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二是夯實法治建設思想基礎。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深刻把握新時代黨中央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戰略部署,加強法治理論和法律知識學習,組織完善學法用法制度,引導干部職工通過“中國普法”“廣東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平臺”等新載體學法,通過專題學習、集中研討、學法考試、“三會一課”宣講等多種方式,增強黨員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和能力。三是健全各領域規章制度。頒布《東莞市12345熱線管理辦法》,成為全省地級市首部熱線領域的政府規章。出臺《東莞市公共數據管理辦法》《東莞市數字政府政務云管理辦法》《東莞市公共資源交易協同監管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強化法治保障。四是優化法務內審工作。修訂保密工作、財務管理、政府采購等一系列制度,進一步明確內審工作流程及機制,推動內審工作更有規可依、有章可尋。制定配套標準版合同,逐步規范合同管理工作。全年審查規范性文件6份、合同133份。
(二)堅持法治先行,推動數字政府改革向縱深發展。以法治思維為指引、數字技術為手段,推動政府治理數字化與法治化深度融合,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數字化水平。一是強化“百千萬工程”信息化支撐。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結合我市“1279”典型引領體系,成立信息化專班,完成省“百千萬工程”信息綜合平臺地市標準版部署,為市級指揮調度奠定基礎。二是深化城市治理“一網統管”。形成公共能力清單74項,明確可復用功能點和調用方式,推動部門、鎮街(園區)共享復用、集約建設。推進治理事項標準化梳理,建設事件中樞系統,支撐我市非警務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助力平安東莞建設。三是加快推進數據有序共享。推廣應用省“一網共享”平臺,統一數據流通、共享路徑。推動華為、三大運營商等26家企業成立大數據產業發展聯盟,推動數字集團、慧航科技成功申報成為廣東省數據經紀人。四是完善數字政府安全體系。開展“莞盾-2023”莞韶網絡安全聯合攻防演練,推動廣東省數字政府信創適配測試中心(東莞)揭牌運作。開展全市數據安全專項檢查,加強數據安全管控平臺建設,持續開展資產梳理、分級分類等安全運營工作。五是成功舉辦第二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政府治理論壇。活動規模大、規格高,在同期6場專題論壇中表現突出,得到上級領導、與會嘉賓一致好評。成立數字政府專家委員會,吸納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等18名專家。
(三)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目標,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不斷增強企業群眾辦事獲得感和體驗感。一是深化涉企政務服務。線下設立政策兌現優先窗口,線上推出惠企服務專欄,推動惠企政策“一窗通辦”“一網通辦”。全面鋪開“莞家”代辦服務,組建市鎮代辦服務專班,聯合服務項目219個,推動116個項目落地開工,幫助項目開工平均提前約40天。二是提升基層服務效能。推動省市人社業務系統對接,實現工傷、失業和養老等81個高頻社保事項納入一體化平臺辦理。推動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與稅務系統對接,實現辦稅服務“不出村”。開展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四維提升”行動,實現106個高頻事項“村里辦”,超220個黨群服務中心完成綜窗標準化建設。三是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試點應用審前服務系統,為群眾提供政務智能導航服務,縮短辦事時長約43.32%。推出超100個“視頻辦”事項、近7000項“跨域通辦”事項、54項“跨境通辦”高頻事項,新增30個“一件事一次辦”主題服務。
(四)堅持人民至上,持續優化12345熱線服務。以規章頒布為契機,加快落實“九個一”機制,打造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愛心線、貼心線、暖心線。一是優化市場主體訴求響應機制。開設市場主體訴求響應服務專區,實現省市平臺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深化企業直通車服務,擴容企業至1000家,推出建設工程代辦、高管出境快速審批等30項專屬服務。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專線,15秒接通率提升至98.4%,實現企業來電“一次接通”。二是深化與110平臺對接。打通12345熱線系統與110報警服務臺數據接口,實現話務一鍵轉接、雙向分流、三方通話,經驗成效得到省調研組充分肯定。全年受理公安相關訴求約62.5萬件,辦結率、滿意率分別穩定在90%、95%以上。
二、存在問題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堅持“數治”與“法治”深度融合,以數字政府改革為引領,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但仍存在不足和薄弱環節。一是法治宣傳教育有待加強。從形式上看,主要以課堂講授式普法教育為主,以案說法形式形式較少,普法宣傳形式有待創新;從內容上看,主要以理論思想、政策宣講等為主,與實際業務工作融合度有待提高。二是數據要素領域基礎制度還不健全。目前全國范圍內數據要素市場化尚處于探索階段,我市在數據要素領域基礎較為薄弱,與廣深存在一定差距,公共數據分類分級、開發利用、數據產權、流通交易等制度和標準規范有待進一步完善,數據要素價值有待挖掘。三是市鎮兩級政務服務水平仍不均衡。基層政務服務效能有待提升,導辦能力相對較弱,審前服務體系有待全面推廣。鎮級政務服務“一門集中”有待提升,部分鎮街業務未進駐政務服務中心,仍分散多處辦理。
下來,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堅持以法治思維為指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以“投資年”行動為突破,開啟數字政府2.0建設,實施政務服務提升年行動,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動政府治理信息化與法治化深度融合,以數字政府建設賦能法治政府建設。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