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東莞市農資交易“交審分離”系統切換暨新系統全面啟用發布會舉行,標志著東莞成為省內首個把農資交易納入公共資源交易體系統一管理的地級市。新系統的啟用將助推東莞構建更為科學、規范、高效的集體資產管理體系,打造更加統一規范、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的農村集體資產交易生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推高質量發展。
東莞市農資交易“交審分離”新系統在交易平臺、操作系統、競價方式、合同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優化,依托數字化賦能和公共資源交易“一張網”建設優勢,全類型全流程打通了“省-市-鎮-村(社區)”數據對接,開創“集約化管理,不見面交易”全新模式。
東莞市農資辦文秘科副科長馬昌梧:“新系統通過數字化平臺,將農村資產的交易流程更加標準化,交易信息、競價過程、成交結果更加公開透明;將吸引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競標,提升資產流轉效率和市場價值;推動集體經濟從粗放管理轉向市場化運行,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的動力,最終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繁榮的多元目標?!?/p>
去年,為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經濟活力,東莞提出開展農資交易“交審分離”改革,并在長安、南城、樟木頭三個鎮街先行試點。位于長安鎮烏沙社區蔡屋村的裕鑫研發中心項目是改革試點的受益者,創下了該鎮農村集體資產競價交易史上單宗面積最大、金額最高的交易項目記錄。截至目前,全市鎮街村(社區)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上累計總成交金額突破63億元。
長安鎮黨委委員陳文龍:“成交的額度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一次,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措施,真正實現了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增強了群眾的信任感?!?/p>
東莞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鎮村集體經濟發達,交易活動頻繁。截至目前,東莞農村集體總資產近2800億元,年交易量超過2.2萬宗,年交易額超過310億元,交易體量位居全省前列。實施農資交易“交審分離”是東莞貫徹落實國務院、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加快打造公共資源交易“一張網”,促進交易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將有利于增強交易信息安全,降低交易成本,打擊違法交易,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交審分離’改革是一項系統性、全局性的工作,看似只是兩個系統平臺的簡單切換,實則涉及管理體系、思想觀念轉變的一場深刻革命,是推動服務進一步下沉基層,提升群眾滿意度,構建與廣深一體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p>
來源:東莞陽光網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