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會上,廣州、深圳、東莞市政府,省司法廳、財政廳,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圍繞數字經濟、智慧城市、高效辦成一件事、數字財政創新成果以及人工智能在輔助審判中的應用作了交流發言。
一起來看東莞
如何全面落實
“高效辦成一件事” 改革
以“莞家”服務跑出政務加速度
2024年,東莞市按照國家和省相關部署要求,以“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為抓手,聚焦“高頻事、企業事、民生事”,堅持改革引領、模式創新、數字賦能,推動政務服務效能邁上新臺階,在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政務服務指標獲評全省第三、地級市第一。
實施政務服務“提升年”行動
推動“高頻事項”高效辦
一是推動“一件事”集成辦理。在廣東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的指導下,全面落地國務院“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清單事項,其中,創新“審前服務+退休一件事”改革,通過定制專屬退休方案、實行一號通辦、一窗受理、一表申報、一體反饋,審批時限從33個工作日壓減至最快2個工作日,實現退休待遇最大化,成為全省試點典型案例。
二是推動政務服務灣區通辦。強化與廣州、深圳、惠州等周邊城市的協同交流,新增跨市通辦事項2653項,累計達3911項。升級建設臺港澳業務專區,部署香港“跨境通辦”自助服務機和“智方便”自助登記站,70項香港政務業務及登記服務實現就近辦。在全省率先增設臺胞身份認證設備,支持臺胞憑身份證件在莞辦理業務。
三是創新推行審前服務體系。以“進廳即享服務、服務靠前一步”為目標,在全省首創審前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預審等全流程服務,辦事平均等候時長降至6.88分鐘,縮短31.88%。
構建“企莞家”綜合服務體系
推動“企業事項”集成辦
聚焦涉企服務分散的問題,升級打造“企莞家”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按照“總—分—總”的思路,整合多個政府平臺服務,讓企業登錄一個平臺就可以享政策、提訴求、辦政務、報項目。目前,“企莞家”平臺已對接廣東政務服務網,上線惠企政策130余項。
聚焦企業項目落地不夠快的問題,深入推進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改革。繪制涵蓋社會投資項目全過程“一張圖”,打造一個方便企業使用的辦事網廳,一個為企業快審快批的審批平臺,一個幫助企業疏堵的效能監管系統,特別是完成21個政府內部事項標準化梳理,壓減審批時限共84個工作日。相關改革經驗獲國家發改委《全國優化營商環境情況交流》推廣。
打造“莞民聲”熱線品牌
推動“民生訴求”快速辦
始終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年各渠道接收訴求629萬件,直接解答率99.6%,“你有煩心事,請撥12345”更加深入人心。
一方面,創新開展“每周一題”專題調度。每周對12345熱線反映的重復投訴工單進行高位調度,推動垃圾清運、路面破損等36類難題得到實質性整改,訴求解決率從90%提至92%。
另一方面,創新應用人工智能新技術。上線并持續優化智能派單功能,自動識別和匹配18類常見高頻訴求承辦單位,全年智能派單40萬件,平均每件工單節省約3分鐘,實現訴求“秒接秒派”。
接下來,東莞將貫徹落實好此次會議精神,按照全省“一盤棋”工作部署,在全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工作中提供更多東莞樣本、體現更多東莞擔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