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民法典》與政務服務工作有效結合,提升政務服務執行力建設水平,6月22日,東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開展了“政數學堂”暨主題黨日活動,邀請廣東高木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楊志堅專題授課講解《民法典》。局機關黨委全體黨員及多名入黨積極分子參與學習。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是對所有民事法律的整合,共計1260條,可說是一部人們生活的百科全書,涵蓋范圍廣、影響深遠。這次專題講座主要從《民法典》總述、要點、合同管理規范三個環節進行講解和學習。
楊志堅律師介紹,《民法典》涉及的領域包含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條例多達1260條。她用生動活潑、貼切生活的案例進行了講解,使學習者對《民法典》所涵蓋的范疇、輪廓及框架有了系統性、全面性的認識和了解。
隨后,楊志堅律師分別從民事權利、人格權以及民事責任所涵蓋范圍,對《民法典》的要點進行介紹。她強調,《民法典》的頒布,其首要的意義就在于宣示私人領域的存在,并宣示這一領域為國家所尊重、為法律所捍衛的。因此,如何在保證人民群眾數據隱私的同時,又維護好公共利益以及自然人的合法權益,是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工作需要關注的一個重點。
在講解《民法典》的合同管理規范時,楊志堅律師分別就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實踐過程中所面臨的變更問題,合同訂立要求、存在的風險,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造成損失需要承擔的賠償責任等,進行了詳細解答。
參與學習的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們表示,作為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通過此次學習活動,了解到《民法典》與個人生活、工作對應的責任和義務,對工作要點和職責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賴銀英同志表示,將繼續促進《民法典》與政務服務、大數據管理的有效融合,推動市政數局執行力水平的穩步提高。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