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各中小學、幼兒園: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按照《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廣東省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東莞市打造品質教育十二項行動計劃》等文件要求,建設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根據東莞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要點,結合我市教師隊伍建設的實際需求,制定了《2023年東莞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計劃》?,F印發給你們,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培訓項目
2023年東莞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項目有166項,培訓項目見《2023年東莞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項目》,具體培訓安排以培訓通知為準。
二、培訓費用
培訓費由市、鎮街財政專項經費或學校培訓經費承擔,具體以培訓通知為準。
三、具體要求
?。ㄒ唬┘訌娊y籌,明確工作責任。各單位要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統籌,明確工作責任和任務。一是明確工作部門和人員,要進一步明確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負責部門、分管領導,要安排責任心強、業務熟悉的專職人員負責教師繼續教育工作,保持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隊伍的穩定和專業性;二是明確工作任務和職責,各單位要按照省市要求做好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培訓的推薦、報名和管理,各單位要做好本級教師培訓的規劃、組織,落實鎮級教師培訓不少于本鎮教師數50%、學校校本培訓(研修)覆蓋全體教師。
?。ǘ┘訌姳U?,落實政策要求。各單位要加強教師繼續教育的保障工作,支持教師參加各級培訓,提高培訓的質量。一是落實教師繼續教育經費投入,各單位要足額落實教師繼續教育經費,各級政府每年要按不低于教師工資總額2%安排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經費,各學校要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10%安排教師培訓經費;二是各單位要為教師參加培訓提供條件和便利,要在培訓經費、培訓時間、設施設備等方面支持教師參加培訓,學校承擔的培訓經費不得分攤給教師個人,教師集中培訓期間不安排教學任務,學校要做好教師參加培訓的報名、交費和跟蹤管理,確保教師按要求參加培訓。
?。ㄈ┘訌姽芾?,確保完成任務。各單位要做好教師培訓的日常管理,落實好各級培訓及各項專題培訓工作,確保教師完成繼續教育任務。一是落實教師全員培訓,各單位確保轄區內學校教師或本單位教師落實每年不少于90學時的繼續教育任務;二是各單位要組織好教師暑期研修、寒假研修工作,為全體教師參加研修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提高研修工作的效益;三是各單位要做好學時管理工作,要按要求做好教師培訓項目(含校本培訓項目、暑期研修、寒假研修)的學時管理工作,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要按時做好鎮級教師培訓項目專業學時和校本學時的申報和審核,各學校要按時做好校本培訓學時的申報,原則上培訓學時申報和審核要在當年內完成。
?。ㄋ模┘訌妳f同,有序推進培訓工作。一是完善溝通協作機制,更新教師繼續教育管理人員信息,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和市直屬學校、市有關學校于2月23日前在線填報“繼續教育管理人員信息表”;二是建立常態化數據報送機制,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和市直屬學校、市有關學校要按要求做好繼續教育的各項數據和材料,做好數據和材料的審核和報送工作。
?。撓捣绞剑菏薪處熇^續教育指導中心,電話:23126189;
市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培訓報名咨詢服務電話:23305221、
23305503,教師培訓部電話:23889803,干部培訓部電話:
23305105,校本研訓指導部:23381369,財務室電話:23193987)
附件1
2023年東莞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計劃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按照《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廣東省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東莞市打造品質教育十二項行動計劃》等文件要求,建設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根據東莞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要點,結合教師隊伍建設的實際需求,制定今年我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以教育高層次人才培養為引領,以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強化教師發展機構職能建設,創新教師培訓方式方法,加強培訓項目課程設計和過程管理,著力提高培訓的內涵和質量,持續鍛造“莞邑良師”,為推進我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造“品質教育”,實現“學有優教”提供人才支撐。
二、工作目標
圍繞培養一支“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治校有方”的好校長隊伍,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善教樂教”的好老師隊伍,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職業道德良好、教育理念先進、專業水平高、教研能力強”的好教研員隊伍的工作目標,以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和校(園)長專業標準為依據,以提高全體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提升校(園)長辦學治校能力和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為目標,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校長、教師專業能力培養,實施師德師風建設、教育高層次人才培養、教育管理干部素養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等培訓項目,培養一批教育領軍人才、教育家型校長和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卓越教師、未來名校長和骨干教師,努力打造教師培訓品牌,持續推進教師素質整體提升。
2023年計劃實施市級培養培訓項目166個,其中面向本市教師的培訓項目150個、對口幫扶培訓項目16個,市級培訓不少于35萬人次,鎮級教師培訓不少于5萬人次,學校校本培訓不少于10萬人。
三、主要工作任務
?。ㄒ唬┥钊雽W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教育系統走深走實。一是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教師培訓各項目、全過程,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所有教師培訓、干部培訓項目的必修內容,通過專題講座、融合教學、學習研討等形式,組織學員持續、深入開展學習。二是進一步豐富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課程資源,充分用好中共中央黨校、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等單位的優質學習資源,在開展全員培訓的基礎上,引導教師進一步積極參與線上學習,推動形成學習常態。
?。ǘ┘訌娦聲r代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水平。一是全面加強中小學教師思想政治建設,組織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全員培訓,全面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二是常態化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培訓工作,開展新時代師德師風全員培訓和法治教育全員培訓,采取市級統籌管理和培養骨干教師,園區、鎮(街)和學校分級落實師德師風全員培訓的形式,以學習和踐行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準則為重點,引導全體教師依法執教、規范執教,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三是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組織教育系統黨組織書記、黨務干部、黨員和團委書記培訓,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教師黨支部和每位教師黨員,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
?。ㄈ┘訌妼嵤┙逃邔哟稳瞬排囵B,培育一批影響力大、示范性強的校長和教師。實施基礎教育領軍人才、教育家型校長和教師、高端專業技術人才、省市“三名”工作室主持人、未來名校長等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搭建高層次人才示范展示平臺,擴大高層次人才的影響力,發揮高層次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一是實施基礎教育領軍人才培養工作,遴選確定第二批基礎教育領軍人才培養對象10人,采取“一人一案”方式對第一、二批20名培養對象實施培養。二是實施教育家型校長和教師培養工作,遴選確定第二批教育家型校長和教師培養對象50人,采取“一組一案”方式對第一、二批100名培養對象實施培養。三是實施省市“三名”工作室建設,做好250個市級名師、名班主任和名校(園)長工作室的建設,培養好市級工作室主持人和學員;配合做好37個省級新一輪名師、名班主任和名校(園)長工作室的建設和36位省級新一輪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的培養工作。四是實施基礎教育專業技術人才培優計劃,組織50名正高級教師后備人才進行專門培訓,提高專業技術競爭力和影響力。五是實施未來名校長培養工作,遴選推薦未來名校長培養對象,開展三批共180名中小學校長后備干部的培養。六是加強莞邑良師培訓品牌培育,搭建莞邑良師和教育名家交流展示平臺,組織品質教育·高峰論壇、品質教育·名師論壇、教育名家進校園、教育名家大講堂、莞邑良師沙龍等系列活動,擴大高層次人才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發揮高層次人才的示范輻射作用。
?。ㄋ模┘訌娊逃姓芾砀刹颗嘤?,提高干部素養和執行力。加強中小學校長隊伍建設,提升校長辦學治校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長隊伍;加大學校中層管理干部的培養力度,豐富干部的政策、理論水平,拓展干部視野,增強干部的理解力和執行力。一是組織教育管理干部培訓,增強政策理解力、執行力,熟悉教育管理制度和要求,提升履職水平。二是加強校(園)長領導力培訓,落實校(園)長任職資格培訓制度,實施中小學正、副校長全員培訓、骨干校長培訓,提升校長辦學治校能力。三是加強學校中層干部執行力培訓,提升學校中層干部的崗位理解力、策劃力和執行力。
?。ㄎ澹┘訌姽歉山處熍嘤?,提升骨干教師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一批專業能力強、學科素養高的骨干教師。實施卓越教師、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教師、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教師、信息化和科普教育教師等骨干教師培訓,提升學科教師教育教學、科研和管理能力,培養一批參加市級骨干培訓的種子教師,發揮學科種子教師在學校的輻射引領作用,帶動促進學校其他教師的提升和發展。一是實施卓越教師培訓項目,組織中小學學科教師到華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進行集中培訓,培養一批學科骨干教師。二是組織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提升骨干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三是加大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教師培訓力度,落實新時代“五育并舉”要求,舉辦美術、音樂、體育、勞動教育等骨干教師培訓班。四是加大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教師培訓力度,舉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心理主題班會、心理防護團隊等培訓,提升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水平,做好學生的防護和家校溝通工作。五是組織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通過信息技術骨干教師、信息化骨干教師、人工智能骨干教師、信息學編程骨干教師等等培訓項目,提升教師信息化課程開發和應用能力,促進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六是組織中小科普教育骨干教師培訓,強化教師的科普觀念,推動科普教育融入課堂教學,著力提升科普教育教師專業水平和輔導能力,推動打造高素質科普教育教師隊伍。七是組織特殊教育骨干教師專項培訓,舉辦隨班就讀教師、送教服務教師、特殊教育管理干部、特教班教師和學前融合教育系列培訓等培訓班,提升隨班就讀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的管理水平,提高特教班教師、學前融合教育種子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訌娊萄袉T和教師培訓者的培訓,提升教研員的教學研究指導能力和教師培訓者的培訓策劃組織管理能力。一是實施市級教研員能力提升培訓項目,組織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員參加省內外研修、參加名優專家專題報告、學習研究成果總結提煉、市內外交流展示等形式,提升教研員的教學研究水平和教學指導能力,培養一批教科研能力強、市內外影響力大、示范輻射作用突出的教研員隊伍。二是舉辦鎮街學科教研員培訓班,對新入職鎮街教育管理中心的學科研員進行全員培訓,規范教研員的教學指導行為,提升教研員的學科指導和研究水平。三是組織教師培訓者培訓,舉辦校本研修管理者培訓班,學習校本研修工作指導意見和培訓策劃、設計和管理知識,為鎮街和學校培養一批具有培訓策劃、設計、管理能力的培訓者,推動校本研修工作在鎮街和學校落地。
?。ㄆ撸┘訌娦陆處熍嘤?,提高新教師規范施教能力。一是實施公辦中小學新任教師規范化培訓,對通過公開招聘進入我市公辦學校的應屆畢業生進行為期1年的見習期規范化培訓,采用市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聘任學校和基地學?!叭9才唷?,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帶教導師“雙師共育”的培訓模式,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學能力、班級管理、心育輔導、綜合技能的立體化培訓,提升新教師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能力,提高新教師的入職起點和水平。二是開展幼兒園新任教師培訓,對新入職我市公民辦幼兒園的新教師進行幼兒園政策法規、教育教學規范、活動設計和實施等課程的培訓,幫助新教師掌握保教保育知識、規范教學行為、提升教學能力。
?。ò耍┘哟髮n}培訓的供給力度,豐富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師專題培訓內容,提升教育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一是組織提升教育管理能力專題培訓,舉辦督學培訓、法制副校長培訓、教育評價改革培訓、集團化辦學培訓、財務人員培訓、統計人員培訓、考務人員培訓、圖書館管理人員培訓等培訓班,提升管理干部履行工作職責的能力。二是組織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專題培訓,舉辦教師實驗技能培訓、實驗室?;饭芾砼嘤?、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等培訓班。三是組織信息化應用專題培訓,舉辦繼續教育管理員培訓、教師信息素養提升實踐專題培訓、莞教通應用培訓、網絡安全培訓等培訓班。四是組織遠程網絡專題培訓,開發和引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雙減、課后服務、作業設計等網絡專題課程,提供不少于700門、15000學時的網絡課程,提供固定期數網絡課程和“隨報隨學”網絡課程兩種網絡課程學習形式,滿足教師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打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環境。
?。ň牛┞鋵嵔逃Y對幫扶教師培訓工作。貫徹落實東西部協作和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實施全口徑全方位融入式結對幫扶工作,實施貴州銅仁、韶關、揭陽教育結對幫扶教師培訓。一是落實東莞銅仁兩市《“十四五”時期東莞與銅仁東西部協作協議》,開展銅仁市校長、骨干教師、教師工作管理者等培訓班。二是落實東莞市幫扶韶關、揭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按照對口幫扶協議內容,面向韶關、揭陽兩市的校長、教育行政干部、骨干教師、教研員等各類教育人才,實施優秀骨干校長高端研修、后備校長培訓、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培訓、骨干教師提升研修、教師培訓能力建設研修、教研員培訓、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等7類培訓項目,全面落實年度培訓任務。
四、具體要求
?。ㄒ唬┘訌娊M織領導,落實培訓責任。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和學校要高度重視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加大鎮級教師發展中心建設力度,健全鎮級教師培訓隊伍,建立鎮級學校干部培養、骨干教師培訓及教師全員培訓的培訓體系,落實鎮級學校干部培養、骨干教師培訓和教師專題培訓工作。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和學校要加強教師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年度培訓任務,做好年度培訓計劃,加強培訓管理,做好本級教師培訓工作,形成市、鎮、校聯動、整體推進、協同創新的教師發展支持體系。
?。ǘ┘訌娕嘤柦y籌,落實精準培訓。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和學校要加強培訓統籌工作,按要求組織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培訓,落實鎮級培訓和校級培訓,鎮級教師培訓人次不少于本鎮街教師數的50%、校級實施校本培訓全覆蓋。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參加鎮級教育管理中心組織的專題培訓納入專業學時,按一年不超過12學時進行登記;市教育局教研室組織教師參加教研培訓納入專業學時,按每年每人不超過6學時進行登記;各中小學(幼兒園)要組織好校本培訓工作,落實廣東省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工作指導意見要求,教師參加學校組織的校本培訓一年不少于18學時。
?。ㄈ娀嘤柟芾?,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和學校要落實教師繼續教育規定,按計劃組織教師參加培訓,為教師培訓提供支持和幫助,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學習任務每年累計不少于90學時,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學時,專業科目不少于42學時,個人選修科目(校本培訓)不少于18學時。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和學校嚴格執行教師繼續教育學時登記制度,按要求做好本級專業學時的申報、本級學校校本學時的審核,確保學時申報和審核在年內完成。
?。ㄋ模┘哟蠼涃M投入,落實經費保障。各園區、鎮(街)要切實保障教師繼續教育經費投入,足額落實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經費,政府每年要按不低于教師工資總額2%安排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經費,各學校要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10%安排教師培訓經費。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和學校要健全教師培訓經費管理制度,加強經費監管,規范經費使用,確保教師培訓經費??顚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