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金筆桿”趙勤優秀文學作品——《這不是手藝,這是生活》專場分享會在粵亮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行。
中國作家第一村作家以及各界文藝工作者以趙勤的作品《這不是手藝,這是生活》為文本,就其寫作特色及文學創作有關話題展開交流,并朗誦部分內容節選。
趙勤分享了《這不是手藝,這是生活》的創作經歷。該書講述了關于18位手藝人情感、生活、命運的故事。在趙勤的筆下,這些手藝人有制刀匠、鞋匠、泥瓦匠、小銀匠、皮匠、油漆匠,也有美甲師、制琴師、歌手、釀酒師。一位位手藝人體現出普通人的情感共性,他們在方寸世界里,堅守著自己的夢想。手藝的傳承來自一代代人的堅守,這既是謀生手段的傳家,也是民間精神故事的續寫,在當下的快節奏社會中,慢工細活的方式引發人們的衡量與深思。
趙勤,作家、編劇,中國作協會員、魯迅文學院32屆高研班學員、中國作家第一村駐村作家,有小說在《十月》《上海文學》《西湖》《清明》《西部》《青年作家》等刊物發表,出版有散文集《重返阿瓦提》《這不是手藝,這是生活》,短篇小說《去深圳》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