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局,進一步規范和優化涉企生態環境執法監管,東莞市生態環境局樟木頭分局率先成立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將各類環境監管相關的在線平臺進行整合,充分運用各種非現場執法監管手段,構建一個數據驅動、精準高效、智能領先的生態環境監管新體系,為后續的精準監管與執法行動筑牢根基,開啟生態環境監管智能化、高效化的全新篇章。
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以技術賦能“事前監管”。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通過比對分析各平臺數據,實現“遠程查、數據診”,精準識別環境污染隱患,并及時通知企業進行整改,引導企業合規生產。近期,網絡中心工作人員借助廣東省固體廢物環境監管信息平臺,全面掌握轄區企業的危廢管理情況,提醒相關業務同事及時督促企業續簽危廢合同,并上報危廢臺賬,有效避免非法轉移;網絡中心工作人員還通過東莞市零散工業廢水管理平臺,遠程查看企業零散廢水貯存情況,并針對存在問題,及時提醒企業落實整改。
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依智能助力信訪調處。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通過數據整合、情況分析、結果研判,真正實現“線上巡、保合規”,顯著提升信訪案件調處效率。以往信訪調處工作往往過度依賴進廠實地檢查,尤其是面對投訴對象不明的復雜案件,現場排查耗時費力,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與時間成本,效率低下。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成立后,收到信訪案件,工作人員首先利用電子地圖精準劃定區域,隨即通過多元監管平臺,快速查詢區域內企業的產污類型、污染防治設施的運維情況等關鍵信息,有效提高排查效率,讓問題解決更加迅速、精準。截至2025年3月底,分局依靠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提供的信息,已成功化解信訪投訴20余宗,有效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借平臺拓寬監管視野。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打破傳統現場執法“效率低、成本高、信息采集不全、易受干擾”的束縛,憑借“零接觸、全方位、高精度”的獨到優勢,實現對企業產排污情況的實時監測與動態跟蹤。2025年3月,網絡中心工作人員通過廣東省污染源全過程物聯網自動監控平臺發現,東莞某家居有限公司在2025年2月7日至3月11日期間,碳氫化合物濃度長期顯示為0,且在線監控平臺未報異常。但結合該企業在其他平臺上上報的生產情況,工作人員認為其中存在明顯疑點。網絡中心立即將這一情況報告給執法股。執法股執法人員隨即根據以上線索開展現場檢查,發現該企業存在未保證在線監控正常運行的違法行為,即刻予以立案調查。據悉,自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成立以來,該平臺已為分局監管提供執法線索約10條,目前已查實并立案6條,包括驗收弄虛作假案1宗、機動車輛尾氣檢驗報告弄虛作假案1宗、在線監控弄虛作假案1宗、危廢臺賬弄虛作假案1宗、未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提交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案件2宗,其余4條仍在辦理中。
此外,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還廣泛應用于“散亂污”整治、偷排溯源、廢氣處理設施提標改造等各項工作。未來,樟木頭分局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將持續深耕,拓展功能,進一步挖掘數據潛能,為生態環境監管注入更多活力,護航經濟與環境協同發展。
圖1 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工作人員通過廣東省污染源全過程物聯網自動監控平臺查看東莞某家居有限公司在線監控數據
圖2 非現場監管網絡中心工作人員東莞市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管網絡系統查看監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