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裕豐社區刁龍村,有一棵生長了267年的余甘子樹,粗壯的樹根深扎泥土,蒼勁枝干撐起茂密的樹冠,陽光透過葉縫點點灑落。
傳聞,這棵古樹是立村時種下的,被當地村民譽為鎮村之寶,歲歲年年,共生共榮,象征著開拓與希望。古樹用生命見證滄海桑田的更變,無聲地訴說著古老而動人的故事,世代村民都自發地維護它。
目前,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文明辦、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省鄉村振興基金會聯合在綠美廣東公共服務平臺上線綠美廣東古樹認捐項目,共同發起“古樹認捐·綠美有我”募捐活動。267年樹齡的余甘子樹是樟木頭開放認捐的29棵古樹中最年長的一棵,目前已有70人共同認捐。
樟木頭農技中心辦事員蔡文聰:有冠名認捐跟共同認捐(兩種認捐形式),冠名的有19棵、共同認捐有10棵。共同認捐我們樟木頭鎮總共人數達到了280人,群體跟個人認捐都有。
近年來,樟木頭加強古樹名木的發掘保護。今年以來,鎮農技中心開展古樹名木巡查42次,對9棵古樹進行病害防治,對2棵古樹通過修枝或加固進行維護。
古樹連接著過去與未來,古樹的守護,需要更多社會主體的參與?!肮艠湔J捐·綠美有我”募捐活動,倡議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古樹保護行動,募集資金將用于古樹養護、縣鎮村綠化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建設等。認捐金額超過1萬元的組織和個人,將按照“一樹一冠”“一樹一牌”對公眾展示古樹認捐信息,展示期為3年。
戴嘉成:南粵大地綠美處處,樟木頭鎮共計古樹29棵,它們是一方水土的活文物,也是滋養生命的綠色氧吧,更是寄放鄉愁的根脈,守護古樹就是守護綠色的記憶,守護生命的奇跡,讓我們一起守護綠色的家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