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倉社區,一家名為“倉里生活”的特色茶館成為不少年輕人休閑打卡的熱門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兩年前這里還是一片空置的荒地。隨著樟木頭大力推進“美麗庭院”建設,官倉媳婦何昭霞在這里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走進這家茶館,仿佛踏入了一幅古樸而又充滿詩意的畫卷,傳統中式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巧妙融合,木質的桌椅,搭配精致的茶具,盡顯古樸典雅,柔和的燈光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讓人瞬間忘卻外界的喧囂與紛擾。
何昭霞幾年前嫁入官倉社區,經營這家富有詩意的茶館前,曾是一家公司財務人員。何昭霞的創業初衷源自于家庭的露營經歷。
倉里生活主理人何昭霞:我們之前都是戶外愛好者,平常周末的時候會帶小孩子出去外面露營。但是有時候發現周末兩天時間實在是太短了,你一天出去類似搬家式露營的時候,回來就會特別累,所以想能不能在周邊找到一個自然的地方,然后可以把家人也帶上。
盡管非專業茶藝出身,但何昭霞對茶館的經營充滿了熱忱和決心。在茶館的設計上,她秉持原生態理念,店內的許多裝修,都是她和丈夫一起動手完成,大大節約了經營成本。為了給顧客提供更專業的茶飲體驗,她特意前往外地學習相關專業知識。
倉里生活主理人何昭霞:想做的是一種新中式茶館,偏向于青少年、青年,讓大家去早點接受,嘗試中國的茶文化。我們做的偏少糖或者是甚至無糖,更加健康。我們戶外庭院的話,可能在綠植方面人為的痕跡比較少,都是比較天然的一些果樹或者野花野草,沒有特意去種植一些比較鮮艷的或者組合好看的一些花。在這方面沒有太大的講究,我們希望盡量以原生態的一面去展示給大家。
在何昭霞夫妻倆的經營下,倉里生活儼然成為了“都市中的世外桃源”,除了新中式茶飲、活動策劃外,還提供自然體驗課程、舉辦生態音樂節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到來,成為鄉村創業的一股清流。庭院雖小,卻像一顆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了鄉村振興的漣漪。如今,樟木頭有關部門還在倉里生活打造漂流課堂、青年夜校等課堂,通過主理人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激勵年輕人返鄉創業,豐富鄉村經濟業態,也為鄉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與收入來源。
倉里生活主理人何昭霞:我們自己本來就是官倉社區的人,而且在官倉有一個很出名的“作家村”,這樣可以形成一條比較經典的旅游文化結合的路線?,F在年輕人很喜歡citywalk,其實可以按照這條路線一直走過來,都是有比較大的體驗?!白骷掖濉弊哌^來之后,就到我們“倉里”,然后繼續往前走就是九洞、觀音山,這附近的景點是比較多的,可以這樣形成一條旅游文化結合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