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未至,裕豐社區石壁居民小組的百年古荔枝群已提前迎來“甜蜜時刻”。
走進這片百年古荔枝群,一條水泥山道貫穿其中。該水泥路由裕豐社區愛心企業出資,不僅解決果農采摘時“雨天打滑、搬運困難”的痛點,更讓古樹群成為生態旅游新亮點。
山道兩旁均是百年荔枝樹,有桂味、糯米滋、“觀音綠”等品種,樹齡最大的“觀音綠”已有140年,樹上碩果累累。
裕豐社區石壁居民小組組長蔡瑞容:“觀音綠”古樹有12棵,糯米糍、桂味有120棵左右。這棵古樹是2020年立牌,現在過了幾年就有140年樹齡。
去年受氣候影響,這片古樹群幾乎顆粒無收,今年古樹花芽分化充分,掛果率喜人,12棵百年“觀音綠”荔枝古樹掛滿綠油油的果實,預計總產量達3000斤。
裕豐社區石壁居民小組組長蔡瑞容:估計我們12棵古樹林“觀音綠”將有3000斤的果子,加上桂味、糯米滋整個古樹園,將近30畝,接近2萬斤的荔枝產量。
近年來,石壁村將古荔枝樹分給居民承包管理,通過日常除草、病蟲害防治等精細化管護,讓百年老樹重煥生機。
據介紹,這片古荔枝群的品種分布頗有意思,外圍都是“觀音綠”、懷枝等品種,中心地帶則為桂味、糯米糍。過去,“觀音綠”因果皮青綠被居民種在山溝周邊充當“防野豬圍欄”,現在搖身一變成為“黃金果”。石壁村百年古荔的蛻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滿枝頭的甜蜜果實,更是鄉村振興的希望之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