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倉社區突出“旅游+文學”,以“作家村”為依托,發展全域旅游,通過文學文化全要素全區域賦能,加快推進文旅項目落地,激發文旅消費活力,持續優化供給水平、提升產業效能。
陽春三月的“作家村”,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漫步在村中小徑,腳下綠草如茵,四周花團錦簇,偶爾有幾聲鳥鳴傳來,伴隨著游人的輕聲笑語,整個村莊顯得格外生機勃勃。
距離古村約1公里的“作家驛站”也漸露春筍。該項目是官倉社區串聯全域旅游發展的第一步,“作家驛站”規劃占地約3000平方米,項目作為“作家村”配套元素的延展,以“自然、文創”為主題,劃分交流中心、研學實驗室、文創店、餐飲服務等功能區,建成后將成為集研學、作家服務、餐飲等于一體的綜合商圈。
官倉社區黨委書記蔡仕明:有10間公司對我們“作家驛站”進行設計,(最終)確定一個最適合我們“作家驛站”規劃設計平面圖,進行設計建設。我們總共在這里投入大概350萬元左右,推動項目在8月份啟動,在10月份左右完成。
今年以來,官倉社區錨定深入實施“作家村”2.0升級版發展戰略,推進“三家巷”區域環境提升;延伸“作家村”產業鏈,推動作家宴會廳、作家村民宿等一批項目,打造文化產業集群;探索研學游、親子游等“體驗式旅游”方式,配套開發文創產品,豐富旅游供給,提升品牌附加值;探索“作家村”新運營模式,推進版權交易、影視拍攝、企業宣傳服務等業態配套服務產業;做實“作家”IP,強化“文學IP+”模式,延長文學產業鏈,在“文學+影視”“文學+旅游”“文學+手信”三大板塊發力,打造集創作、研討、作品影視化、版權交易、對外傳播等于一體的文化綜合體。
此外,社區還積極融入全鎮旅游發展整體規劃,打造全鎮旅游發展先行社區,拓寬文旅發展思路,打造出一批文旅項目,計劃打通觀音山“后門”,將觀音山流量融入“整村文旅”建設;布局櫻花驛站“親子游”版圖和“作家驛站”,引進林下經濟、低空經濟、集裝箱經濟,激發文旅消費活力,持續優化供給水平、提升產業效能。
官倉社區黨委書記蔡仕明:我們主要是在規劃先行,以“作家村”為依托,做好“作家村”2.0升級版為核心,打造整村文旅商圈,納入我們全鎮旅游發展的規劃。第二我們抓好“作家村”一批項目,為我們“作家村”、為我們“官倉”,打造有“造血”功能的商圈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