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綠”是果中之王,它的名字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觀音山下種植了成片荔枝,但一直產量不高,果實味道一般。一天,果農們聚集來到觀音山上祈求觀音娘娘指點迷津。當時,果農求得一上上簽,但不解其意。恰逢一位得道僧人(石濤大師——明末清初四大佛僧之一)經此,其手托一奇鳥。經僧人指點,果農在觀音山下尋得一仙泉(觀音賜泉),從仙泉中收集到了五月初五龍舟水、七月初七七夕水和九月初九重陽水,再加上奇鳥糞便配制成仙果水,并遵照僧人的方法悉心澆灌荔枝。最終,愿望成真,荔枝豐收,且果子形色味極佳。而在觀音山采摘的荔枝尤為特別,果子帶點綠但口味清甜。后來,果農為這荔枝取名為“觀音綠”。當時,僧人曾用觀音綠配制成藥丸,為眾人調理身體,使其強身健體,容光煥發。
目前,觀音綠母樹已有近200年的樹齡,并且經省果樹研究所專家GPS衛星定位,作為觀音綠原產地的備案資料。接下來,我鎮將組織專家鑒定會確定“觀音綠”為荔枝新品種,進一步推動荔枝品牌的打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