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頭鎮黨委書記黃淦洪
2025-03-03 09:33
本網
2月27日,市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年東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并對人工智能、AI+先進制造、新型工業化、“百千萬工程”等各方面重點工作作出部署。東莞經濟看鎮街,鎮街強則東莞強。政府工作報告的一系列工作部署都要在全市各鎮街落地見效。當天,市人大代表、樟木頭鎮黨委書記黃淦洪受邀做客東莞報業融媒體“兩會會客廳”,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展開深入討論。黃淦洪表示,報告站位高、舉措實,干貨滿滿,釋放出拼經濟、抓產業、挑大梁的強烈信號。樟木頭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全會和全省、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和本次大會的部署要求,全力抓好產業轉型、空間拓展、招商引資等重點工作,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為東莞在全省經濟工作中“挑大梁”發揮更大作用。
2月27日,市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年東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并對人工智能、AI+先進制造、新型工業化、“百千萬工程”等各方面重點工作作出部署。東莞經濟看鎮街,鎮街強則東莞強。政府工作報告的一系列工作部署都要在全市各鎮街落地見效。
當天,市人大代表、樟木頭鎮黨委書記黃淦洪受邀做客東莞報業融媒體“兩會會客廳”,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展開深入討論。黃淦洪表示,報告站位高、舉措實,干貨滿滿,釋放出拼經濟、抓產業、挑大梁的強烈信號。樟木頭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全會和全省、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和本次大會的部署要求,全力抓好產業轉型、空間拓展、招商引資等重點工作,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為東莞在全省經濟工作中“挑大梁”發揮更大作用。
東莞日報:聽完政府工作報告后,您有什么感受?接下來,樟木頭鎮有什么樣的總體發展思路?
黃淦洪:報告站位高、舉措實,干貨滿滿,釋放出拼經濟、抓產業、挑大梁的強烈信號,充分體現東莞的擔當,更加堅定今后樟木頭發展的方向。2024年,樟木頭聚力提升發展質效,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全面加強作風建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在經濟建設方面,規上工業企業首次突破200家,總產值達273億元,比2023年增加24.3億元,規下工業增加值增速排名全市第3,工業技改投資增速排名全市第6,招引3宗總投資近40億元的項目,億元以上項目協議固投完成率全市排名第6,拓展產業空間178畝。2025年,樟木頭將緊緊圍繞市委全會、市人大的部署,聚力打造“智創客鎮、山水樟城”,努力為東莞在全省經濟工作中“挑大梁”發揮更大作用。
東莞日報: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產業化進程不斷提速。今年,東莞市政府“一號文”聚焦“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提出要大力推動“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深度融合發展。對此,樟木頭鎮如何進一步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助力東莞高質量建設國際科創制造強市?
黃淦洪:2025年,樟木頭將全力抓好產業轉型、空間拓展、招商引資等重點工作,努力為東莞在全省經濟工作中“挑大梁”發揮更大作用,具體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全力穩工業。一是推動企業培大育強。實行“一企一策”,組織鎮領導掛點頭部企業,40個部門負責人走訪服務209家規上企業。完善企業發展獎勵機制,設立1600萬元專項獎補資金,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企業開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力爭新增省級、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3家、“小巨人”企業5家、“專精特新”企業45家。二是推動新興動能持續集聚。發動全行業、全部門推進新經濟、新業態招商,布局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重點招引汽車行業企業,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三是推動傳統塑膠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改性塑料產業,推進眾一新材料增資擴產項目,力爭全市首個“市屬國企+鎮街特色產業”項目的華南塑膠新材料新建項目7月動工。
全力拓空間。一是抓在建平臺建設。推動總面積3348畝的樟洋、裕豐現代化產業園和百達工業園“工改工”項目,以平臺建設帶動產業升級,力爭樟洋現代化智能制造項目6月動工、裕豐現代化產業園華南塑料貿易集散中心一期7月動工、百達工業園年內動工。二是抓低效用地開發。建立鎮、社區、企業低效土地資源“一張圖”,重點針對10宗158畝批而未供土地,“一地一策”制定分類處置方案,逐步扭轉產業空間分布零散、利用低效等問題。三是抓存量土地收儲。全面開展收地行動,力爭收儲用地145畝,推動土地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四是抓土地供給保障。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力爭供地6宗,總面積204.4畝。
全力促商貿。實施商貿業提振三年行動,一方面,刺激文旅消費潛力。持續做旺天一城、天和city等“兩個商圈”,開展名菜、名廚、名店、名點等“四名工程”,在9個社區打造9條夜經濟街區,集合塑博會、荔枝旅游文化節、“作家村”文藝創作駐留季、樂購樟城等活動人流資源,謀劃舉辦大型商貿文體旅游活動,做旺作家文旅圈、中心商貿圈、塑膠批發圈、九洞生態圈、工業旅游圈、夜經濟生活圈,不斷延伸消費鏈,把客商、文藝家、游客留在樟木頭,以“造節力”帶來消費新動力。另一方面,強化商貿服務保障。推動新動力油庫增資擴產等重點商貿項目,力爭新增40億元批發交易量,全力穩住商貿基本盤。支持行業協會“組團”舉辦2025年塑博會,推動塑博會品牌“走出去”,擴大“中國塑膠商貿重鎮”影響。
全力擴投資。一是加速攻堅固投項目。建立2025年項目庫,抓好47個在建、新建項目建設,推進華南塑膠二期、樟洋保障性住房等一批項目納入新建項目庫,力爭今年實現固投19.7億元。二是抓好技改投資工作。建立工業投資項目庫,儲備一批高質量技改項目,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做好“大技改”政策宣傳,鼓勵企業通過產線數字化升級、廠房擴建、追投項目、布局新賽道等方式,加強技改投資力度。
東莞日報:“百千萬工程”是全省、全市的“頭號工程”,接下來,樟木頭鎮將如何緊緊錨定城鄉融合發展的重點方向,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加快構建鎮強村興的生動格局?
黃淦洪:2025年樟木頭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及省市部署要求,發揚拼搏精神,奮力沖刺攻堅,決戰決勝全年,力爭在“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以實干實績交出一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樟木頭答卷。重點實施“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突出“經濟建設”一個中心,著力拼經濟、穩增長。即:穩大盤:制定經濟穩增長工作方案,從壓責任、穩存量、挖增量、擴投資、推獎補、抓納統等六個方面部署19項具體工作。推行領導干部分級掛點服務模式,組織鎮領導掛點頭部企業,部門負責人對口服務規上企業,建立“一企一策、一企一檔”。鼓勵頭部企業轉換賽道、產值回歸,推動新動力油庫增資擴產等商貿項目,力爭工商貿業增量達50億元。完善企業發展獎勵機制,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力爭新增一批“小升規”、專精特新企業。強產業:以華南塑料貿易集散中心項目為抓手,探索打造新材料共性產業園,支持行業協會“組團”舉辦2025年塑博會,擴大“中國塑膠商貿重鎮”影響。推行全員全產業全方位招商,力爭在“招大引新強鏈”上取得新突破。實施“觀音綠”品牌戰略,辦好“荔枝旅游文化節”。擴內需:攻堅海悟科研等7宗優質項目簽約,力爭新增協議固投27.3億元。建立總投資121億元的年度項目庫,力爭實現固投21.2億元。實施商貿業提振三年行動,打造柏地、官倉等集裝箱創意街區項目,以“造節力”帶動消費新動力。
二是推進“百千萬、建園區”兩大工程,著力促發展、拓空間。一方面,推進“百千萬工程”。推進“百千萬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深化典型培育,推動2.0版東莞樟木頭“中國作家第一村”項目建設,努力打造嶺南文化發展新高地。優化人居環境,力爭新增省森林鄉村1個、省綠美古樹鄉村1個,推動莞樟路裕豐段打造農房風貌改造示范帶,開展重點區域交通秩序整治。發展合作開發型(以官倉社區為試點,探索“鎮屬企業+社區”合作開發模式,整合社區低效廠房,暢通村組回購土地、物業的有效路徑,建設現代化工業園區,實現集體經濟與鎮屬企業發展互促雙贏)、資產經營型(以石新社區為試點,探索建立村域強村公司,打造石新醫院特色???,力爭引進國內和省內3-5項效果好、見效快、周期短的新技術項目,轉化為醫院新的經濟增長點,壯大社區集體經濟)、入股投資型(推動集體資金多元化投資,探索社區以廠租入股企業的投資模式,與企業互惠共贏。引導不少于7億元集體資金投向股權、基金等理財產品)集體經濟,深化村企結對行動,鼓勵更多企業參與整村風貌提升、橋下停車場等項目,實現社區集體經濟和人居環境雙提升。另一方面,推進“現代化產業園區工程”。加快推動總面積3140畝的樟洋、裕豐現代化產業園區建設,“一地一方案”實施地塊征拆、租客清退,力爭拆除樟洋現代化產業園內4宗地共274畝,盤活產業空間235畝,推動樟洋智能制造等7宗項目年內動工。強化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年內推動樟洋現代化產業園南側東區六路和保障性住房項目動工。
三是抓好“黨建、民生、文旅”三大重點工作,著力辦實事、增后勁。一是抓黨建。以實施基層黨建強基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為牽引,深化“黨建+”模式,推進全域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提前謀劃、穩步推進社區“兩委”換屆工作,“一人一策”定向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實施新一輪執行力建設提升行動,開展“1356”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實施“三青”工程(“青苗計劃”“青鷹工程”“青雁工程”),切實增強干部隊伍本領與活力。二是抓民生。高質量推進民生十件實事,不斷增進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其中,聚焦“民生五位”供給,推進樟木頭中學擴建,以樟木頭醫院特色??平ㄔO、石新醫院創二甲為抓手提升醫療衛生水平,做好重點人群就業創業和“一老一小”服務等工作。三是抓文旅。以整村運營模式深化“作家村”項目建設,創新“文學+運營”“文學+場景”“文學+旅游”等多形態文旅產業發展。以“一區五圈”(以樟木頭鎮“河東片區”為抓手打造旅游矩陣,構建官倉社區“文學旅游圈”、金河社區“生態旅游圈”、裕豐社區“雙擁旅游圈”、石新社區“康養旅游圈”、柏地社區“潮流旅游圈”等五個圈)深化全域旅游創建,打造生態、康養旅游線路,構建羅曼、小豬班納等工業旅游產品體系。
四是守牢“安全生產、社會穩定、意識形態、廉政風險”四條底線,著力穩大局、保發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等工作,全力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為高質量發展大局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