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東省文聯、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的廣東省第九屆民間文藝著作獎評選結果揭曉,全省共29部民間文藝著作獲獎,東莞三部作品獲廣東省民間文藝著作獎。
該獎項是廣東省文聯、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的省級(政府)常設獎,每兩年舉辦一屆。我市民協推薦了四部民間文藝著作參評,其中,《茶園泥公仔(茶山泥塑)》獲得三等獎,《東莞老手藝——歷史時光里的民間記憶》《瑤族盤王武術及瑤醫瑤藥診療技術》兩部作品獲得優秀獎,極大地促進了我市民間文藝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為我市民間文藝的繁榮發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起到良好的引領作用。
由李培軍、李翠薇創作的《茶園泥公仔(茶山泥塑)》,是東莞市第一本關于茶山泥塑的學術著作。該書從縱向溯源中國泥塑的發展,從橫向比對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泥塑與茶山泥塑的特質,進而以抽絲剝繭的方式,梳理茶山泥塑的歷史淵源、不同種類的技藝與工藝,挖掘與記錄了目前保留的茶山泥塑手藝人的作品、作品故事以及家族故事,為茶山泥塑的保護發展與傳承提供了第一手的原始資料。
由王少文主編,謝蓮秀、鄭子龍、祝成明等創作的《東莞老手藝——歷史時光里的民間記憶》,于2018年12月由北京學苑出版社出版,該文集以深入田野調查采訪的方式,以紀實的文體形式,挖掘和再現了散落在廣東東莞各鎮街民間市井中的老手藝絕活,其中有國家級非遺莞城千角燈、清溪客家麒麟、水鄉龍舟等,有省市級非遺或傳統絕活寮步莞香、石龍燈籠仔、望牛墩乞巧貢案、嶺南古琴制作、茶山公仔等。作品敘述脈絡主要分淵源、人物、制作工藝和制作工序等,生動豐富地呈現了老手藝的源頭、傳承與現狀,翔實地還原民間工藝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該部文集的出版,以其專業性和可讀性廣受好評,為挖掘、傳承與保護東莞這些珍貴的傳統老手藝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又以新的傳播方式使這些老手藝煥發新的生機,體現了民間工藝保護與傳承的價值所在。
由張冬洋、曾凡忠創作的《瑤族盤王武術及瑤醫瑤藥診療技術》則比較系統地介紹了瑤族盤王武術的發展及習練方法和民間醫學——瑤醫與瑤藥的使用及診療技術,通俗易懂,實用性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