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
ico
ico
日韩欧美综合
當前位置: 首頁 > 走進東莞 > 文化東莞 > 民間藝術 > 建筑藝術
厚街河田方氏宗祠:“宗祠建筑的上乘之作”
中國東莞政府門戶網站      2022-04-12 11:54:45  來源: 東莞時間網
【字體:

方氏宗祠

  在繁華的河田大道上,坐落著一座氣勢宏大的方氏宗祠,呈案臺之勢,自成一派。

  據悉,方氏宗祠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因建筑獨特、氣勢恢宏、藝術精湛、歷史悠久而聞名。它是東莞最大宗祠之一,被廣東建筑譽為“宗祠建筑的上乘之作”。1993年,該宗祠被列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升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經重修后的方氏宗祠煥發生機,名聲大振,吸引了許多外地游客組團前來觀光,使之成為厚街旅游觀光勝地。此外,方氏宗祠經常舉辦宗親聯誼活動,最為盛大的是每年農歷二月十六的邦榮公誕辰,多地的方氏宗親不惜千里趕來齊聚一堂。

  宗祠處處皆美景

  日前,筆者前往方氏宗祠走訪,再次被其精湛的建筑所震撼,宗祠處處皆美景。

  方氏宗祠坐南向北,共五進,故稱之為“五棟祠堂”。穿過麻石砌成的圍欄,便是宗祠的庭院,即宗祠的首進“正門”。正門口上方是花崗巖石刻“方氏宗祠”四個大字,兩邊懸掛一副紅木雕刻祠聯“三陽世澤,六桂家聲”。左右兩側,各屹立一頭石獅,氣勢如虹。

  穿過木門,進入宗祠的二進“拜亭”,紅柱綠瓦,重蓋飛檐,中高側低,錯落有致,蔚為壯觀。宗祠三進為“正堂”,正堂上方懸掛著一塊木刻匾“六桂堂”,這是宗祠的堂號。繼續前行,四進為“后堂”,這里放滿各地方氏宗親、后人贈送的各種木雕落地匾、木刻橫匾,“光宗耀祖、蘭桂騰芳”“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等詞句,把宗祠襯托得更加莊重大氣。五進為“神堂”,正墻神龕安放著福建莆田雕刻大師方文桃贈送的河田方氏始祖邦榮公的塑像,塑像栩栩如生、英明神武。宗祠墻壁上沿,還有一套套立體感強的灰塑作品,山水、神獸、人物等造型活靈活現,將宗祠點綴得精美細膩。瓦脊上的山水、花鳥、人物陶塑,同樣使人不禁駐足贊嘆。

  遺有較多古代文物

  據悉,方氏宗祠始建于明建文元年(1399-140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歷經400余載,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重修。因風雨侵蝕、損壞嚴重,2007年再次重修,于2009年10月修繕完工。

  宗祠內遺有較多古代文物。二進“拜亭”中門上方有一橫匾,前雕“六桂流芳”,背雕“文武科甲”。相傳河田的遠祖住在福建莆田,當時有方氏六兄弟名叫仁逸、仁岳、仁瑞、仁遜、仁載、仁遠,在唐昭宗乾寧、光化、天佑年間(894一904年)參加科舉考試,先后中了進士。1229年,方邦榮從莆田徙居河田,成為河田始祖。后人為了紀念仁逸六兄弟摘桂的功績,鐫刻了“六桂流芳”“文武科甲”的牌匾激勵后人。因此,“六桂流芳,文武科甲”這個美名世代流傳下來。

  除此之外,宗祠內還有相傳為方孝孺親筆書寫的摘句楹聯:“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宗祠神臺兩旁也有一副楹聯:“三朝宗祏地,一本玉蘭庭”,是方氏后裔的專用聯句。

  更為珍貴的是,宗祠四進“后堂”正上方掛著一塊“?!弊謾M匾,中央為貼金“?!弊?,據說系慈禧太后御筆,上下款各刻有“光緒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賜廣東水師提督臣方耀”等字。因方耀守邊有功,慈禧賜匾給他,他轉贈給河田的方氏宗親。這些牌匾楹聯有較高的文學和歷史價值,可惜現在只有方孝孺楹聯保存完好,“?!弊重抑皇B淇钐帋讉€漶漫難辨的字,其余均蕩然無存。

  更多悅讀

  社區重視宗祠保護和文化傳承

  河田社區歷來重視宗祠保護和文化傳承。宗祠保護方面,2007年,社區發動籌款重修方氏宗祠。重修后,專門聘請4位長者看守宗祠,做好祠堂的日常管理、保養等工作。

  自方氏宗祠重修后,吸引了不少學校組織學生到宗祠開展活動,甚至許多外地游客也慕名組團前來參觀,成為厚街旅游觀光勝地。據統計,高峰時期,一個月超過1000人前來宗祠參觀。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宗祠的歷史,傳承宗祠文化,4位社區長者還兼任起了講解員。去年,河田社區經過向社區長者走訪和查閱大量歷史書籍,制作了一本方氏宗祠宣傳冊,翻開冊子,可清楚了解宗祠的“前世今生”,包括結構、傳說、歷史等。

  舉辦宗親聯誼活動 凝聚族親力量

  河田立村始祖邦榮公為東莞方氏之始祖。自邦榮徙居東莞,聚族河田之后,至今已歷經800多個春秋,繁衍了30多代。方氏后裔遍布海內外各地,目前僅厚街就有河田、珊美、寮廈、汀山、溪頭、寶塘等多個社區方姓居民,均是河田方氏的后裔。

  此外,一直以來,都有各地的方姓宗親來到方氏宗祠尋根溯源,為了讓方氏宗祠成為宗親們聚集的“家”,讓各地宗親都能了解到方氏一族在東莞、厚街的發展歷史。經宗親代表們多次商議后,決定將每年的農歷二月十六日定為邦榮公誕辰,并自籌經費舉辦祭祀活動。

  每到邦榮公誕辰那天,除了鎮內各社區派出的方姓族人代表外,還有來自廣州、深圳、惠東、香港等地的方氏宗親前來參加,場面盛大又熱鬧。如今,方氏宗祠已成為宗親活動的“根據地”。目前,宗親們正在籌備成立東莞方氏宗親聯誼會,進一步凝聚族親力量。

  采訪手記

  觀光方氏宗祠后,不僅可以感受到600年前“五棟祠堂”的恢宏體量、多姿多彩的脊飾麗姿,更能窺探到其曾度滄桑而浮華依然的時代風華。

  方氏宗祠并非一般的祠堂,其規格高、富麗堂皇,因方幼學姻聯帝室成了皇親國戚,當時只有皇親國戚才夠資格建“五棟祠堂”,從中足以體現出河田社區光輝的歷史,也是厚街鎮傳統文化建筑的一大亮點。

  作為東莞最大宗祠之一,方氏宗祠除了規模宏大及建筑精湛外,還保留了許多文化古跡,背后都有一段歷史故事,值得細細挖掘和考究。



附件:

相關附件
媒體報道
音頻視頻
文件
部門解讀
圖解類
新聞發布會
訪談
其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文章關鍵詞:
分享到:
 
相關新聞
主辦單位: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東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