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居民有廣府、客家、疍家三系之分,而地貌則有山區、丘陵、埔田、水鄉、沿海五種之形。千百年來,莞邑先人們在此融合發展,相互浸潤,形成了既具中原特征的風俗禮儀,又有嶺南風俗的歷史文化。諸如,節令風俗有農歷除夕賣懶、圍爐守歲、春節拜年、登黃旗山、舞麒麟,元宵節夜游觀燈、猜燈謎、舞魚燈、觀千角燈……這些歷史風俗文化浸潤著莞邑地區人們質樸的情感共鳴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祈盼。
今天小編節選了典籍中關于東莞的部分春節習俗,分享給大家。
除夕賣懶(賣冷)
▲〔民國〕《東莞縣志》卷九“輿地略八·風俗·賣冷”
〔民國〕《東莞縣志》載:“除夕祀先祠,食蜆。小兒持熟鴨卵行,且呼曰‘賣冷’,燒爆竹、換桃符,至夜,長幼圍爐守歲,房室多燃燈,拜灶請卜?!蔽闹小百u冷”即“賣懶”,廣東方言“冷”與“懶”同音,即賣出懶惰,保持勤奮向上之意。除夕之夜,小朋友們手捧插香的鴨蛋(或雞蛋)走街串巷,唱“賣懶”歌,然后吃掉鴨蛋(或雞蛋),傳說可以賣掉懶惰。
除夕圍爐守歲
▲楊寶霖點?!渤绲潯场稏|莞縣志》卷一“輿地志·歲時”頁
〔崇禎〕《東莞縣志》載:“除夕祀先祠,至夜,長幼咸集,圍爐守歲,燃燈滿室,燒爆竹,換桃符……除夕送窮?!薄霸绽杳鞫Y神袛,謁家廟,拜親長,姻族、鄰里互為履端之賀,曰拜年。庭前燒爆竹,樂飲為歡?!薄罢率湃?,俗名為‘天機籟敗’,門戶插桃枝以辟邪,月生,魄乃生,燒煙火?!睎|莞除夕先祭祀祖先,晚上圍爐守歲、全屋點燈、燃放爆竹煙花、換桃符等;正月初一拜家廟,向親長、姻族、鄰里拜年;正月十九,大門上插桃枝辟邪。
春節登黃旗山
▲〔民國〕徐紹業《東莞竹枝詞·禮觀音、拜游蛇》(載《遁廬浪墨》)
農歷臘月三十晚上至春節期間,莞人有黃旗山登高祈福的習俗。先祈神于觀音廟,再拜游蛇墓(“游蛇”是東莞張氏一世祖、二世祖塋墓),拜畢,拾墳墓附近小石子懷歸,傳說可生子,謂“懷石頭”。此俗起源于宋代,清末及民國開始興盛,至今已形成春節百萬人次登山奇觀。
民國徐紹業《東莞竹枝詞》詩云:
旗峰結伴禮觀音,背地偷將石密尋。
但得誕生丈夫子,幢幡何惜繡黃金。
參神才罷拜游蛇,春色沿途望眼賒。
最是嬌癡小兒女,墳前也學插春花。
▲春節到黃旗觀音古寺祈福,圖源:公眾號“東莞市黃旗山城市公園”
春節舞麒麟
▲〔民國〕《東莞縣志》卷九“風俗·舞麒麟”
麒麟,乃傳聞中瑞獸,能辟邪。東莞有春節舞麒麟的傳統,尤以東莞山區片為盛?!裁駠场稏|莞縣志》載:“邑尚技擊,秋冬間延師教習;元旦至晦,結隊鳴鉦鼓,以紙糊麒麟,頭畫五采,縫錦被為麟身,兩人舞之,舞畢各演拳棒,曰舞麒麟?!泵鑼懥藮|莞人紙扎麒麟、學麒麟舞、進行麒麟舞表演的盛況。舞麒麟流傳至今,演畢會敲鑼擊鼓到各家門前舞動麒麟,名曰“拜門口”。戶主為圖吉利,懸一“利市”于屋檐,待麒麟采摘,然后點燃一掛鞭炮,麒麟在硝煙、鑼鼓聲中起舞拜謝,而后徐徐離開。
元宵節夜游觀燈
▲楊寶霖點?!部滴酢场稏|莞縣志》卷二“風俗·上元夜游”
〔康熙〕《東莞縣志》載:“上元夜,張燈,設樂,宴會,演劇,為秋千之戲。婦女交饋粉丸,名曰結緣。除夕迎紫姑神以卜(相傳紫姑是夜為大婦所逐死,故俗相閔而祀之,亦相誡以不妒也)。
元夕張燈
▲〔雍正〕《東莞縣志》卷二“風俗?元夕張燈”頁
〔雍正〕《東莞縣志》載:“元夕張燈,燒火樹,為獅象魚龍百戲。其詞人以隱語體物張之燈間,如射覆然,能命中者必有以持贈?;驗榍锴е畱?,親串好會,婦女相饋以粉丸,曰‘結緣’。是夕也,迎紫姑神以卜。相傳紫姑以是夜為大婦所逐死,故俗憫而祀之,亦相戒以不妒也?!?/span>
元宵節?;?、打燈謎
▲〔民國〕《東莞縣志》卷九“輿地略八·風俗?打燈謎”頁
〔民國〕《東莞縣志》載:“邑俗元夕,祠廟有懸紙燈,備諸花果禽魚之狀,曰‘鰲山燈景’,婦孺游觀,曰‘?;簟?。其詞人射覆者,曰‘打燈謎’?!?/span>
元宵節舞魚燈
▲〔清〕鄧蓉鏡《誦芬堂詩草·東莞竹枝詞八首·正月十五舞魚燈》頁
鄧蓉鏡《正月十五舞魚燈》詩云:
燈火連街月在天,爭觀魚舞卜豐年。
室家亦有溱溱樂,故為生男送喜先。
元宵節觀千角燈
▲東莞千角燈
▲〔民國〕徐紹業《東莞竹枝詞》之“千角燈”(載《遁廬浪墨》)
東莞千角燈有一千個角,每個角點燃一盞燈,在東莞方言中“千角燈”和“千個丁”語音相同,有 “百子千孫”的美好寓意?!裁駠承旖B業《東莞竹枝詞》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夫妻同看“千角燈”的美好情景。2005年,千角燈榮獲中國民間工藝“山花獎”金獎第一名和“中華第一燈”稱號。2006年,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立春拜春神
▲〔民國〕《東莞縣志》卷九“風俗?立春”頁
〔民國〕《東莞縣志》載:“立春前一日,有司迎春東郊,觀者載道,別土牛之色,以占一歲豐歉。立春日,有事于先祠?!贝荷窦垂爬系木涿⑸?,是眾神中主管農業的天神。拜春神當天要吃春卷、白餅和盆菜,寓意一年好的開端,同時根據土牛的顏色,占卜一年的水旱與收成。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