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
ico
ico
日韩欧美综合
當前位置: 首頁 > 走進東莞 > 文化東莞 > 風土人情
中堂:“云上”賽龍舟 精彩過端午
中國東莞政府門戶網站      2020-06-27 16:45:47  來源: 東莞時間網
【字體:

  參與線上龍舟體驗之旅,欣賞線上龍舟民俗圖集……近日,2020年中堂鎮線上龍舟民俗文化節拉開帷幕。受疫情影響,中堂鎮將2020年龍舟文化節改為線上宣傳、體驗及直播的方式進行,既確保群眾的安全健康,又讓廣大市民感受到龍舟文化的風采。

  八大“云”活動鬧端午

  5月30日,中堂鎮在四鄉下村舉行起龍儀式,正式拉開“2020年中堂鎮龍舟民俗文化節”活動的序幕。隨后,一大波線上活動接踵而至,包括H5線上龍舟體驗之旅、中堂鎮龍舟民俗文化節條漫、線上龍舟民俗圖集等,還有線上龍舟知識短視頻、龍舟民俗文化座談會、傳承人龍舟民俗公開課等,為市民帶來獨特的體驗感受。

  H5線上龍舟體驗之旅備受熱捧,以創新的形式展示中堂龍舟民俗魅力,為參與群眾帶來線上龍舟競渡的直觀感受。同時,在線上還可巡游中堂九個龍舟景,閱覽各龍舟景知識,參與答題抽獎。

  圍繞龍舟文化、龍舟制作工匠、龍舟文化見證者、美麗鄉村等元素,中堂拍攝一系列短視頻,通過短視頻的形式,深入講好“中堂龍舟”故事。還舉辦龍舟民俗文化座談會,邀請民俗學者、非遺傳承人等,就文化創意、非遺傳承、俱樂部發展等多個核心問題進行探討,共促龍舟產業發展。

  活動以創新的形式進行展示,弘揚“團結協作,奮勇爭先”的龍舟人文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形成合力。

  東莞九成以上龍舟為中堂制作

  目前,東莞九成以上的龍舟出自中堂斗朗、馬瀝、東向3個村,每年制售的龍舟多達200艘,列全省之冠。所生產的龍舟除供應全市外,還供應珠三角地區。2008年,中堂龍舟制作技藝也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中堂,龍舟也被人們稱呼為“懷女船”。這是當地人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馮懷女師傅傳承龍舟制作技藝的認可。二十多年前,馮沛朝從父親馮懷女手里接過技藝,堅持手工制作龍舟。

  隨著人們對傳統龍舟的需求越來越少,馮沛朝開始想法子找傳承的新路徑。馮沛朝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來,他制作過400多艘龍舟,最大的有31米長。如今,他研發創新出縮小45倍的龍舟工藝品,功能性質也發生變化,成為了受人們歡迎的手工藝品。

  相關鏈接

  龍舟九景延綿500年

  中堂是中國龍舟之鄉,龍舟文化也多次登上央媒。每年中堂都會開展龍舟“景”民俗文化活動,“景”指的是“場景”,也叫“趁景”,是當地人對龍舟民俗活動的描述和稱呼。每年的龍舟“景”民俗文化活動始于農歷五月初,收“景”于月底。據考證已有500年以上的歷史。

  全鎮共有九個“景”,這些有“景”的村(社區)年年“招景”或“扒標”(龍舟錦標賽),500年來一直綿延不斷。農歷五月十三是全鎮最大的“中堂龍舟景”,東江兩岸幾萬人圍觀助威,鼓聲震天,聞者振奮,形成了獨特的水鄉“龍舟景”。



附件:

相關附件
媒體報道
音頻視頻
文件
部門解讀
圖解類
新聞發布會
訪談
其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文章關鍵詞:
分享到:
 
相關新聞
主辦單位: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東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