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明朝,東莞縣行政區劃是:城內為坊,附城為廂,鄉在野則以鄉統都,圖則分屬坊廂。清初沿明制。清雍正八年(1730),全縣設3個坊、1個廂、4個鄉,轄13個都、177圖,下統40個街巷、356個村鎮;乾隆年間,把各村鎮劃為捕廳、戎廳、京山司、缺口司、中堂司管轄;宣統元年(1909),管轄有街道226個、村鎮1255個。民國時期,縣以下劃分為區,區統鄉(鎮),鄉統村。中期,推行地方自治和保甲制。至民國37年(1948),東莞縣分為6個區,下轄58個鄉、3個鄉級鎮,有1405個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東莞縣設區、鄉體制。1958年9月,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全縣設14個人民公社196個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人民公社改設為區;撤銷生產大隊,設立鄉。全縣設區公所31個、區級鎮3個,鄉政府487個、鄉級鎮29個。1986年,撤銷區,改設為鎮。1987年,撤銷鄉和鄉級鎮,成立管理區。全市設29個鎮、5個區街道辦事處,各鎮區轄管理區581個。從1998年9月起至2000年5月,撤銷管理區,建立村(居委會)。2004年起,部分村(居委會)改設為社區。2022年5月,東莞市橫瀝鎮裕寧社區成立。該社區管轄橫瀝鎮恒泉社區原下轄的東引河以東的22個樓盤小區,常住人口3.4萬人。截至2022年,全市設4個街道、28個鎮,下轄350個行政村、247個社區。
-
最近更新
- 韋皓走訪市各民主黨派和市...
- 呂成蹊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
- 韋皓會見哈薩克斯坦“阿塔...
- 市領導會見2024年“東...
- 韋皓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
- 東莞放大“招”!2024...
- 致全市廣大志愿者的慰問信
- 2024東莞全球招商大會...
- 市委書記韋皓督導維護安全...
- 東莞市黨政代表團赴揭陽市...
-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