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陽光網12月1日訊 近年來,東莞潮玩產業千帆競發,從東莞制造走向東莞創造。潮玩產業,正成為東莞越來越重要的文化載體,也逐漸成為東莞獨有的符號。未來,東莞將如何用好潮玩這張“王牌”,開啟東莞潮文化的新征程?
日前,東莞市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熊毛接受記者專訪,表示在東莞市委市政府的引領下,潮文化發展勢頭向好。他圍繞自身從事潮文化發展的經歷分享了獨特見解,為加快建設文化強市建言獻策。
東莞40年的工業制造經驗為潮玩之都打下堅實的基礎
工業制造發家40余年,雄厚的玩具制造基礎、一流的制造工藝、相互協同的產業配套造就了今天的“潮玩東莞”。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21中國潮流玩具市場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潮玩市場規模預估在366億元,而東莞涉及潮玩生產的規上企業工業總產值就達到了128.31億元。也就是說,全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潮玩由東莞生產制造。
東莞市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石”)于2004年成立。跟許多企業一樣,一開始,該企業只是給國外企業代加工金屬零部件,2006年開始研發金屬玩具,直到2009年推出了首款采用黃銅、不銹鋼等金屬原材料制作的拼裝玩具品牌——“拼酷”。熊毛說,目前,該品牌旗下的王牌產品“十里紅妝”自2019年上市以來賣出超230萬套,非遺新品“萬工轎”一經上市便備受關注,產品“鳳冠”年銷售額過億,在同類行業排名第一。
熊毛認為,基于精密制造和智能制造,東莞在做潮玩方面有很多優勢,“我們在很多領域都沉淀了多年的經驗,加上上下游產業鏈的集群,可以在發展潮玩的時候提供非常強大的創造源泉和產業支撐,給東莞發展潮玩產業打下了堅實基礎?!?/p>
東莞濃厚的傳統文化和本土文化為潮文化創作和發展提供源泉
東莞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同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自2001年以來,東莞從“文化新城”建設到“文化名城”建設,到“品質文化之都”建設,再到如今的“文化強市”建設,東莞文化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順應時代的消費潮流,依托成熟強大、配套齊全的玩具制造業基礎,憑借精密的代加工技術優勢和產業規模,一眾知名東莞玩具生產企業率先將東莞元素融入到潮玩生產當中。具有東莞元素的千角燈、醒獅、東莞籃球中心等,已經深得消費者的喜歡,也成為市場上的熱銷產品之一。
熊毛覺得東莞的傳統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且具有極大的商業空間,“比如說千角燈、醒獅、龍舟、麒麟、乞巧節等,我們把這些非遺元素商業化,我認為它是有非常大的潛力和挖掘空間?!?/p>
傳統產業可借“國潮風”翻盤
守住制造業基本盤是共識,認清傳統產業與夕陽產業是不同概念。傳統產業為東莞積累下早期的財富,未來也可以是東莞再上一層樓的動力,巧換賽道或能迎來“天地寬”。熊毛表示,現在的“國潮風”就是最好的學習案例,新國貨通過新設計和新科技的支持,帶來更符合用戶需求和審美的產品,把文化轉換成商品,實現價值的最大化。
“我覺得文化強市,首先我們除了做本身的傳統文化熏陶以外,更多的是富含文化的東西商業化,實現最大價值。未來,我們要不斷地挖掘東莞的文化元素,包括傳統文化、籃球文化、沉香文化等等,通過商業化運作讓它實現最大價值,形成可能是10個億、50個億、100個億,甚至更大的市場商業規模,這樣子它的傳播力會變得更強?!?/p>
為潮文化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近年來,東莞市不斷優化人才環境,加大人才引進和人才創業扶持力度,拿出真金白銀支持高學歷人才積極投入東莞市“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轉型升級浪潮,吸引了一大批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到東莞創業,全力助推東莞從“東莞制造”向“東莞智造”蝶變升級。
熊毛說,東莞有1000多萬的人口基礎,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輕人,這部分年輕人有非常大的創造力,“我覺得要把這年輕群體的創造力發揮出來,把他們對潮玩的一些玩法、理解結合起來,打造更多更有創意的文創產品,把東莞的潮文化推向一個新的高度?!?/p>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