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開行政區劃_中國東莞中堂街道欄目頁面,本頁面是由15個視窗區共計15個區域組成,操作幫助請按Alt加問號鍵。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中國東莞中堂街道欄目”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中堂鎮欄目 > 概況 > 行政區劃
東泊社區
  • 2018-10-12 07:29
  • 來源: 本站
  • 【字體:    打印
  • 分享到:

  中堂鎮東泊社區位于東莞市北部,107國道橫跨社區內,交通方便,信息靈通。社區屬地面積2.3平方公里。由8個居民小組(即新村、舊村、上一、上二、下一、下二、廖屋、陳屋小組)組成。有常住人口4111人,外來人口約10000人。屬中堂鎮中心區范圍內,東往莞城10公里,南靠東江支流,西到麻涌鎮4公里,北臨廣州新塘。三條主要公路(107國道、北潢公路、南潢公路)橫穿社區境內,水陸交通十分方便發達。

一、村名及立村沿革

東泊社區由東滘灣和泊洋(莞音讀“祥”)2條自然村組成。于明太祖洪武年間(約1370年)立村。東滘灣自然村由劉氏于1370年前后因逃荒從增城石廈遷來而立村,泊洋自然村的熊、陳、方、田、黃等姓族,均為明朝將領鐘瀧泗部屬就地轉業為民繁衍而來,立村亦在1370年左右,其余毛、莫姓族在19世紀中至20世紀初才遷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東滘灣和泊洋合并為當時的“東泊鄉”,“東泊”沿用至今。2019年東泊社區共計有12個姓氏,其中占村人口比例較多的劉氏(占28%)、陳氏(占28%)和廖氏(占16%)是東泊社區三大姓氏。

R1665097126743239700




二、經濟狀況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東泊社區的經濟發展較快,全社區有集體企業20多家,港資企業3家,外資企業1家,全社區的企業及個體戶總數為981家。至2019年,村組兩級資產總額為29774萬元,其中固定資產8635萬元,集體總收入3439萬元,純收入1888萬元。

  社區現有廠房約19萬平方米,商鋪、綜合樓面積14667平方米,出租率為100%,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廠房租金和土地出租。由于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廠房租金和土地出租,沒有多的資源發展,所以要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鼓勵鎮村發展“投資型”經濟的發展新思路。利用好大新圍“三舊改造”項目補償金5000萬元,2019年投資3300萬元到東莞市潤泰實業投資公司公司,年息7%,為社區每年增加231萬元收益;同時將社區存款500萬元做銀行理財,產品半年增加10萬元收益。通過投資理財,積極推動集體經濟的收益。

R5239746777138137902


三、教育、文體及其他

東泊社區重視文化教育事業,先后在1996年投資660萬元建筑了面積為6200平方米的東泊小學,且逐年增加對教育設施和教育經費的投資,在2008年鎮推動聯合辦學中,社區上調教育建設經費約460萬元。在2014年開展獎教獎學以來每年投入約100萬元。在文體方面我社區共有籃球場9個、文化公園1個、黨建公園1個、村史黨建榮譽館1個、兒童游客場所1個、老人活動中心1個、舞蹈室1個、農家書屋和電子閱覽室1個,藏書約5000冊。

  結合美麗幸福村居鄉村振興建設,我社區投入1000萬對我社區八個村小組共18項工程進行環境、公共設施及道路等進行升級改造。目前:

 ?。?)廖屋龍船墩與牛古塘河堤加固工程、牛古塘健身道及涼亭工程已經完成;

 ?。?)陳屋籃球場改造工程、碼頭嘴小公園工程已完成80%以上,即將投入使用;

 ?。?)橋下魚塘旁修建休閑走廊工程已完成;

 ?。?)舊村大道二街十巷前修建小公園工程已完成;

 ?。?)新村牛壓基砌石堤建休閑小公園工程、球場遷移至魚塘邊加護網工程、加寬魚塘旁出入口道路工程、飯堂門前硬底化工程以上4項工程已完成;

 ?。?)廖屋風雨球場改造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東泊社區已設立了工業區、生活商業區,獲鎮 “廣東省衛生村”“東莞市精神文明標兵社區”“東莞市文化達標村”“東莞市市容環境衛生優美社區”“東莞市體育先進社區”“安全文明小區” “治安先進單位”“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宜居社區(四星級)”“黨建工作先進單位” 等榮譽稱號。

  村民劉嘉善是中醫骨科醫師(1988年去世),在中堂地區行醫數十年,頗有名氣,令不少骨折、跌打傷患者得以康復。

  東泊社區居委會

  2022年3月17日


中國東莞中堂街道欄目_中國東莞中堂街道欄目
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