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村沿革
中堂村的居民多自南宋時期由南雄遷來,同姓聚居而形成袁屋、劉屋、呂屋和李屋四個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按職業劃分,把從事農口的人口歸屬中堂村管轄,非農業人口歸入中堂居民委員會管轄。
其中郭洲自然村與舊中堂鎮區一河之隔,從土改期間至1961年屬蕉利村管轄,1962年歸并到中堂村,由中堂村管轄。郭洲原名"過洲",因原地低畦,搬遷過一次,村人嫌"過"字不好,后來改名為"郭洲"??谷諔馉幒徒夥艖馉帟r期,東江縱隊在郭洲建立聯絡點,是游擊根據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定為革命老區。
中堂村位于中堂鎮中心區(原有劉屋、袁屋、新街、郭洲四個村民小組),轄區面積1.05平方公里,由一河相隔,分為郭洲自然村和中堂聯隊兩個自然村,郭洲自然村以農業為主,村民以種植蔬菜為主,中堂聯隊的村民與鎮區居民交雜居住一起,主要以自由經商和外出打工為主。
2013年撤銷原來的村民小組,現經聯社下設立4個分社,分別為:劉屋分社、新街分社、袁屋分社、郭洲分社。至2019年底,全村共有戶籍人口2200人,外來人口1450人。
轄區內有幼兒園1所,小學1所。村轄區中小企業38家,個體工商戶130多間。
中堂村“兩委”成員共6人,交叉任職2人,黨工委成員5人,其中書記1人,委員4人;村委3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員1人。村黨工委下設支部3個,分別是中堂聯合黨支部、郭洲黨支部、中堂村非公有制企業黨支部。至2019年,全村黨員人數80人,其中非公企業黨支部人數27人。
二、集體收入方面
中堂村集體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以地租、廠租和鋪租收入為主,通過異地購買廠房、整合升級現有廠房物業、投入信托理財計劃等措施多渠道提升村的集體收入。
近年來,中堂村充分利用位于鎮中心區地利優勢,改造原奧林廣場成為中堂村中心廣場的商業街,完善各地塊的租用條件,利用網上交易平臺,提升商鋪的出租價值,完善企業管理制度,主動解決企業及商鋪生產經營方面的問題,協助好企業轉型升級,增強村的經濟發展能力??茖W分配好各項資金的規劃,利用村及分社閑散資金做大額存單,利用鎮在村及分社的征地補償款及土地基金款,利用村閑散資金投入鎮城市更新集合等信托理財計劃,為村及分社帶來長效穩定的收益,2019年底村及分社集體總收入為1494萬元。
三、基礎設施方面
近年來,中堂村結合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村民的生活條件。
中堂村利用上級幫扶資金及自籌資金,完善村內郭洲分社內的路網設施,配備做好路燈、河邊護欄建設,完善治安監控攝像頭轄區全覆蓋,完成幸福美麗村居建設,村容村貌明亮潔凈,保證治安管理平安有序。加強河涌整治,清退兩岸違建物,開展砂場復綠,建設濱江小公園,提升一河兩岸景觀。
2019年建設郭洲風雨球場及舞臺,改造中堂舊醫院地塊成小公園;將海傍街原公安分局警犬訓養場進行改造,加固防洪堤,改造成露天燈光球場及濱江小公園。
2019年元旦舉行中堂村郭洲“不忘初心、情是家鄉濃” 主題活動暨出嫁女回娘家聚會。2019年8月3日至7日(農歷七月初三至七月初七)聯合鎮相關部門舉辦了為期5天的“弘揚七夕文化,助力鄉村振興”郭洲七夕文化節主題活動,吸引了市內市外游客前來游玩,每天上萬的游客量讓郭洲一時間成為整個中堂最熱鬧的地方。
四、教育方面
中堂村村民的子女就讀學校,歷來都與中堂墟鎮居民子女合在一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一般在中堂中心小學或中堂中學就讀。郭洲自然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設"郭洲小學",但只有一至四年級,五、六年級要到中堂中心小學就讀,1998年9月年郭洲小學撤銷,小學生全部轉到中心小學就讀。其中1972、1973年郭洲曾辦初中班。
2020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