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向村
東向村位于莞城西北部11千米、中堂鎮中心區西鄰處,南部隔江與望牛墩鎮相望,北接斗朗村,東連一村,西面隔江是下蘆與槎
滘
。全村總面積2.39平方千米,本地戶籍共955戶,戶籍人口3550人,外來人口約1400多人,轄下大東向、二村(又稱小東向)兩個自然村,包括橋頭、涌尾、西華、西坊、社一、社二、一隊、三隊、新田9個村民小組。
一、
村名及立村沿革
東向村立村于元成宗大德年間(約1297年),何四胡因被迫害而從南雄遷來涌尾(土名)定居并立祠,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約1368年)明將鐘瀧泗受封于中堂巡檢署,其后部屬多在此就地轉業落籍為民,取村名為大東向,有何、馮、鄧、梁、鐘、黃、葉等10姓,馮、鄧、何三大姓都是1370年當兵轉業后就地落戶的,并相繼建立本姓宗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與新田自然村合并,稱東向村,“文革”期間與江南、斗朗統稱東斗鄉,一村、二村、三村(中堂)統稱小東向。
二、組織架構
東向村設有東向村黨工委委員會、東向村村民委員會、東向村股份經濟聯合社。
三、經濟狀況
東向村為村組兩級經濟,村級經濟為東向村股份經濟聯合社,組別經濟有兩個,分別是:大東向自然村股份合作社和二村股份合作社。兩級經濟的收入均以土地租金為主。東向村地下資源豐富,巖鹽儲量達5600多萬噸,東向村委會與廣東省鹽務公司、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廣東南方堿業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合資,在槎滘橋旁興辦東騰鹽礦開發有限公司。主要支出為:村民口糧田錢分配、村民醫療養老等社保費用、村組行政管理支出三大塊。
?
四、文化教育和公共環境設施
東向村全村共建設了5個休閑公園,1個中心舞臺,4個籃球場,1條健身路徑,1個老人活動中心,9個休息涼亭。因發展需要,東向村于2008年在原農貿市場舊址旁重新建設新型農貿市場。東向村于2006年實行聯合辦學,在東向村下馬四路旁建設中堂鎮第二小學。東向村馮氏造船廠2009年被確立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基地。東向村村內現存馮氏祠堂,鐘氏祠堂兩座宗祠,現存東向大廟、東溪古廟兩座廟宇。
2022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