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大嶺山鎮始終把退役軍人當作經濟社會建設的寶貴人力資源和重要力量,深度挖掘退役軍人潛力,大力引導退役軍人發揮模范作用,積極投身紅色教育、基層治理、疫情防控和志愿服務等工作,以實際行動展示新時代退役軍人風采。
一、引導退役軍人做紅色精神的宣傳員
東莞市大嶺山鎮,是東江縱隊的發祥地和重要活動地之一,是華南敵后抗戰的重要戰場,有著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資源。大嶺山鎮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深入挖掘鎮紅色舊址等歷史文化資源,組織退役軍人開展重走東縱路,感悟“東縱精神”等系列活動,引導退役軍人做紅色精神的傳承者和引領者。并大力打造“紅色講古臺”,組織發動老革命、老戰士等高唱紅色歌曲、宣講紅色故事,邀請張運財和劉金有兩位革命老人上臺“講古仔”,講述“紅小鬼”機智善戰的別樣風采和“東江縱隊”英勇無畏的戰爭故事,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復員軍人黎玖奴老人講述抗戰時期革命故事,他們用平易近人的方言,宣講黨的百年歷程和大嶺山的革命歷史,每一場宣講活動,都座無虛席,贏得在場群眾的陣陣掌聲。
二、引導退役軍人做基層治理的領頭雁
大嶺山鎮自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攻堅行動以來,兵支書黎遠林、鄧偉鋒、黃杰飛;村“兩委”李皓平、黃永彬、黃沛其等退役軍人以身作則,積極投身到環境整治一線,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體整治、小微水體清漂清污整治、危舊農房整治、農村“三線”整治、田間窩棚防反彈整治等工作,成為村(社區)人居環境整治的“主心骨”和“領頭雁”,有力推動了各項工作任務高效有序完成。今年以來,大嶺山各村(社區)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三、引導退役軍人做志愿服務的先鋒隊
大嶺山鎮“退役軍人軍號志愿服務隊”經過一年時間的發展壯大,志愿服務隊員人數已達156人。圍繞“四服務”(服務退役軍人、服務軍人軍屬、服務群眾百姓、服務社區社會),志愿做“四員”(做思想引領的“宣傳員”、做矛盾化解的“調解員”、做應急處突的“戰斗員”、做幫扶援助的“勤務員”),廣泛開展“關愛功臣送醫送藥”情系老兵走訪慰問、“莞愛護苗行動”、“老兵永遠跟黨走”、“我為老兵辦實事”、“共抗疫情,助力核酸檢測”、“倡導全民戴口罩”等系列形式多樣、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務活動,在參與走訪慰問、幫扶解困、疫情防控、社會公益活動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引導退役軍人做疫情防控的戰斗員
面對疫情,大嶺山鎮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號召廣大退役軍人帶頭遵守防疫工作各項要求,戰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全鎮退役軍人有的駐守隔離酒店負責值守工作;有的駐點高速公路出口負責來(返)莞人員排查及協助核酸檢測工作;有的駐守在村(社區)、小區、集市、村公路等出入口,參與排查工作,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四查一戴”;有的支援核酸檢測工作,負責核酸檢測現場維持秩序、進行信息錄入、幫助老年人申請健康碼、攙扶行動不便老年人等工作,保障檢測現場有條不紊開展工作;有的進行網格巡查,指導各村(社區)管轄區的商鋪、企業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的每個戰場都能看到廣大退役軍人的戰斗姿態,“夫妻檔”薛永鈞和龍瓊、退役軍人軍號志愿服務隊員何潔儀、殷偉銓、葉潤培等已成為大嶺山群眾心目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永不褪色的退役軍人風采。
“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边@是老英雄張富清的人生寫照,也是無數退役軍人的初心使命。大嶺山鎮將繼續支持鼓勵退役軍人,為他們提供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引導退役軍人始終保持“退伍不褪色”的本色,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誓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實現人生價值
東莞市民政局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開普云 ICP證號:粵ICP備05047851號
![]() |
|
地址:東莞市莞城區匯峰路一號匯峰中心H座4、5樓 電話:0769-22832510 郵箱:dgmzj@dg.gov.cn 郵編:523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