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牛墩鎮上合革命烈士紀念碑
注:凡打★項為必填項,其他為選填項。
代碼 | 別名 | ||||||||||||||||
標準名稱 ★ | 上合革命烈士紀念碑 | 簡稱 | |||||||||||||||
圖上名稱 | 圖名圖號(年版) | 東莞市06-49-036-C(2002) | 比例尺 | 1:50000 | |||||||||||||
羅馬字母拼寫★ | Shang HeGeMing LieShiJi NianBei | ||||||||||||||||
地名讀音 | 通名羅馬字母拼寫 | ||||||||||||||||
少數民族語書寫 | 語種 | ||||||||||||||||
使用時間 ★ | 命名時間 | 密級 | |||||||||||||||
設立年份 | 廢止年份 | 標牌個數 | 高程(米) | ||||||||||||||
東經 | 至東經 | 北緯 | 至北緯 | ||||||||||||||
坐標系 | 測量方法 | 類別名稱 | 紀念碑 | ||||||||||||||
全宗號 | 案卷號 | 目錄號 | 是否規劃 | ||||||||||||||
分類號 | 類目名稱 | 類目代碼 | 規劃時間 | ||||||||||||||
地名含義★ (解析該地名的緣由,主要解析專名的意義) | 為紀念1945年在該村犧牲的東江縱隊戰士和村民兵,在上合村建立革命烈士紀念碑。故名 | ||||||||||||||||
歷史沿革★ (描述該地名的創建及發展歷程,例如時間、規模、重要事件等) | 1943年至1945年間,東江縱隊(俗稱老模),在我上合區望角村開展武裝斗爭,敵偽探得黎明的水鄉中隊住札在望角村。于1945年農歷三月十二日早晨突然向望角村民發動進攻,該中隊及望角村民奮起反抗,戰斗從早上八點一直打到下午四點多鐘,望角村民也積極參加戰斗,村民擔水、送飯、運子彈、抬沙包、救傷員,軍民團結英勇戰斗,在戰斗中,東縱一名姓攀的同志和望角村民兵陳勝邦、陳禮容等同志英勇犧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各級人民政府給予上合老區人民很大的名譽和關懷。于1967年4月在望角村西建立了革命烈士紀念碑。1993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上合村委會為抗日戰爭時期革命老區。 | ||||||||||||||||
地理實體描述★ (描述該地名的方位、四至、占地面積、建筑面積等) | 位于市城區12.3公里處的望牛墩鎮上合村望角革命老區村莊北面,望角中下坊王洲圍。紀念碑座東向西,東至路,南至廠房到大海,北至東莞亨達混凝土有限公司。為水泥紅磚結構,碑高3.8米,占地面積1740平方米,建筑面積338平方米。碑文用紅漆油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清晰威嚴紅色大字,紀念碑的建成,對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先烈遺志教育全體人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著我鎮人民團結一致,奮發向前,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起著重要作用。 | ||||||||||||||||
多媒體信息 |
| ||||||||||||||||
其他信息 |
| ||||||||||||||||
資料來源及出處 | 《東莞市地名補查和資料更新成果冊》,東莞市志(1979-2000),東莞年鑒2011及調查資料 | ||||||||||||||||
備 注 | 表中部分數據取自《東莞市統計局2010人口經濟普查資料》 | ||||||||||||||||
登記時間 ★ | 2011年11月22日 | 登記人★ | 陳福弟 | 登記單位★ | 上合村村民委員會 | ||||||||||||
類型 ★ | 紀念地 | 管理單位★ | 上合村委會 | ||||||||||||||
聯系地址 | 上合村村民委員會 | 聯系電話 | 888***** | ||||||||||||||
人物或事件★ | 1945年3月犧牲的東縱攀同志和望角村陳勝邦、陳禮容烈士 | 保護級別 | |||||||||||||||
所在(跨)行政區★ (以鎮為單位) | 望牛墩鎮 | ||||||||||||||||
登記人電話 ★ | 8885**** ,137******** |
東莞市民政局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開普云 ICP證號:粵ICP備05047851號
![]() |
|
地址:東莞市莞城區匯峰路一號匯峰中心H座4、5樓 電話:0769-22832510 郵箱:dgmzj@dg.gov.cn 郵編:523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