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水天地到東莞南站再到林村公寓,在塘廈大地的青山碧水間,林村正以“百千萬工程”為筆,勾勒出一幅“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畫卷。目前,林村社區入選第二批省典型培育村,社區正以省典型村的標準,在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民生福祉等方面集中發力,將“愿景圖”變成“實景圖”。
產業升級:打造高標準現代化工業集聚區
為盤活低效零散出租的集體用地,林村社區積極探索現代園區建設和運營經驗,大力推進新亞洲黃泥山“工改工”項目,也就是林村置業科創產業園。該項目占地約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是林村“百千萬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也是塘廈鎮第三宗村集體自行改造的“工改工”項目。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預計7月開始陸續交付使用。
今年,林村社區在產業發展上持續發力。一方面,把招商引資當作頭等大事,積極與鎮招商部門溝通,全力推進集體物業的招商引資工作;另一方面,積極謀劃汽車城1.6萬平方米地塊的建設,進一步壯大集體物業規模。同時,社區還投入近500萬元在集體廠房屋頂建設光伏電站,投入400多萬元建設“充電樁”,開辟新的集體收益增長點。
林村社區堅持產業振興核心,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引入高新技術企業和現代化農業項目,打造“產城融合”發展模式。同時,積極扶持本地中小企業,鼓勵村民創業就業,形成多元化產業鏈。目前,轄區內各類企業超330家,其中規上企業143家、高新技術企業81家、市倍增計劃企業5家、專精特新企業6家。社區還將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作為經濟發展的關鍵引擎,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智能裝備等領域,重點招引大企業、大項目,推動基地建設走深走實。
環境整治:讓鄉村更宜居更美麗 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林村社區以“干凈、整潔、有序”為目標,大力推進環境提升工程。今年,社區持續推進“六大專項”行動,以“匠心精神”和“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創新精細高效管理模式,完善停車位的規劃建設。以太陽升村的環境提升為切入口,開展農房風貌的整體提升。
社區計劃投入超過2500萬元,開展黃泥山工改工項目周邊道路升級改造、建設六嶺小公園和自然村的道路升級、推動寶山森林公園林村入口建設、開展大塘墟山頭護坡整治工程等一系列典型村建設項目。同時,進一步提升美麗庭園的覆蓋率,開展植樹護綠,加強東莞南站山水天地、農業公園等景觀的規劃和管理,讓社區的環境更加優美、綠意盎然。
此前,社區已對林村廣場休閑涼亭、長廊及噴水池進行升級改造,修復林村環湖,整治樟木崗、龍頭嶺等道路及巷道,拆除廢線、廢塔,按鎮雨污分流標準整治240棟出租屋,深入推進河道治理和美麗庭院建設,社區面貌已然煥然一新。
黨建引領:推動基層善治與民生福祉提升 林村社區始終將民生放在首位,圍繞教育、醫療、養老等關鍵領域,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今年,社區以黨群服務中心為陣地,以第一屆長者迎春宴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致力于打造林村文化特色品牌,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在基層治理上,林村社區強化共建共享,強化各方參與,發揮工青婦群團組織力量,凝聚廣大黨員群眾志愿者積極投身到典型村建設。完善林村黨群服務中心配套設施,升級改造林村籃球場。每年投入超 100萬元,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開展迎春運動會、長者聯誼茶話會、文明創建宣講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和事業。同時,完善交通環境,健全現代社會治理體系,增強村民的凝聚力和幸福感。
守護生態底色 繪就綠色畫卷 林村社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加強東莞南站山水天地、農業公園等景觀的規劃管理,改善周邊市政道路,開展植樹造林、河道整治和農田水利建設,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社區還積極推廣綠色生活方式,鼓勵村民參與環保行動,開展植樹護綠,共同守護美麗家園。如今,林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鄉村”,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
林村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林村社區將堅持黨建為引領,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頭號工程的力度實施和推進第二批省典型村培育,努力打造黨建強、經濟強、環境美、群眾樂、社會安的和諧幸福新林村,奮力走出一條具有林村特色的“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