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20180139-(塘廈)-關于將莞深高速帶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示范建設的建議 |
按照東莞市關于《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空間規劃》確定的“一廊兩核三帶多節點”的創新發展空間格局,其中“兩核”是謀劃建設濱海灣新區創新核心,強化松山湖高新區創新引領作用。廣深高速經長安、虎門、厚街、濱海灣新區等,莞深高速經松山湖、臨深片區等。目前,濱海灣新區正在規劃建設當中,是未來的科技創新發展戰略,而松山湖是科技創新能力最直接最強的科技產業園區。東莞市對松山湖的定位是打造全球性科技園區、國家科技創新策源地。華為、中集、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等眾多龍頭企業已落戶松山湖。其次,從與深圳科技產城融合發展的角度,深圳已發展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創新之都,創新資源集聚呈現出越來越迅猛的態勢??萍紕撔轮鲬饒鍪枪I領域,而深圳的科技產業,尤其是實業、工業型的科技產業龍華、龍崗片區比較集中,由于兩個片區發展比較早,老舊廠房比較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新項目提出城市改造意愿越加迫切,大量科技型中小企業向臨深片區轉移落戶的需求越加旺盛。莞深高速帶上的東南臨深片區與深圳龍華、龍崗片區交界,在承接深圳創新資源轉移和外溢效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產業基礎,如塘廈鎮作為東南臨深片區中心,科技創新能力在全市鎮街排名中僅次于長安,具備雄厚的科技創新基礎。第三,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將為莞深高速帶沿線上的松山湖和東南臨深片區走制造業升級和創新驅動之路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和進一步提升環境、科技平臺建設水平。因此建議:將莞深高速帶納入廣深科技創新帶,與廣深高速創新帶一并享受示范建設政策的支持,形成推動東莞在“雙線”同步推進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戰略,帶動東莞東、西兩翼比翼齊飛的科技創新局面,更好地引領帶動東莞全域創新發展。 |
部門答復 |
領導代表: 感謝您對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您提出《關于將莞深高速帶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示范建設的建議》的建議已收悉。您的有關建議對我們做好下一步工作具有建設性意義?,F綜合市規劃局會辦意見答復如下: 一、目前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現狀 目前,東莞編制的《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空間規劃》,在省提出的“兩核九節點”基礎上,提出構建“一廊兩核三帶多節點”創新發展空間格局:“一廊”即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兩核”是謀劃建設濱海灣新區創新核心,強化松山湖高新區科創引領作用;“三帶”是指將沿廣深—沿江高速、莞深高速、廣深鐵路,以交通干道組織串聯創新活動;“多節點”是在中子科學城等9個省級創新節點的基礎上,新增32個市級創新節點,充分發揮鎮街(園區)主動性,“多點引爆”促進創新資源落地生根,即全市形成“2+9+32”的省核心創新平臺、省級創新節點和市級創新節點多層次的空間分布格局。 在具體工作開展方面,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制定《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空間規劃實施工作方案》,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見成效、五年大提升”的目標,制定《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空間規劃實施工作方案》,實施“加快平臺節點建設、集聚科技創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空間環境品質”等六大行動16項工作任務。制定規劃建設指引,提出以“培育創新引領的城市功能、構建緊湊混合的用地布局、完善舒適宜居的公共服務”等七大特征,推進平臺、節點建設,彰顯發展特色,集聚創新要素,促進創新發展。 二是大力推進廣深高速創新帶“1+1+11”示范建設,按照空間規劃,廣深高速公路沿線的濱海灣新區以及水鄉新城、石鼓片區、長安科技商務區、虎門北站片區、沙田臨港現代產業帶等5個片區已分別被納入省級核心平臺和省級創新節點。在此基礎上,我市基本選定了南城水濂片區等7個市級創新節點。此外,共梳理了沿線14個總投資約290億元的產業類連片改造項目建設,為科技創新項目提供品質化、特色化的產業和配套空間。 三是積極搭建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創新項目庫”,研究制定走廊創新項目庫管理辦法,力爭通過項目動態管理,將類別眾多且分散的重點科技創新項目有效梳理、規整分類,形成項目認定標準清晰、監管工作規范、推進措施有力的管理機制,通過強化政策引導、加大服務力度等措施,激發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推動走廊建設落地有聲。 四是集聚一批創新資源。 積極推進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散裂中子源及相關譜儀等大科學裝置建設,推動創新資源集聚,為走廊建設提供戰略支撐。加大創新主體培育力度,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計劃和“攀登計劃”,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加快攻關突破核心技術瓶頸,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水平,積極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創新基地”。 二、關于建議的辦理情況 按照市有關部署,莞深高速創新帶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組成部分,立足于創新趨勢良好的松山湖、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深化與深圳創新資源的對接,注重發展科技研發、創新服務和總部基地等知識型經濟,打造一條知識型產業創新帶。 目前,市委市政府雖然提出了率先推進廣深高速創新帶示范建設,但是也高度重視莞深高速創新帶建設,規劃布局了中子科學城、寮步香市科技產業園、國際創新生態城、塘廈科苑城信息產業園、石碣水南唐洪示范片等一批省、市級創新節點。同時,廣深高速創新帶具體政策和措施也大部分同樣適用于莞深高速創新帶建設。例如,在配套政策扶持方面,出臺的《東莞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版行動計劃(2017-2020年)》及相關的“十大計劃”、《東莞市通過“三舊”改造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實施辦法》、《東莞市科技成果雙轉化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及擬出臺的東莞關于創新走廊建設的配套政策措施都是面向整個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也適用于莞深高速創新帶。在廣深科技創新走廊項目庫建設方面,已初步篩選的262個2018年入庫項目也是面向全市的,并實施動態管理。在重大平臺載體建設方面,東莞積極推進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散裂中子源及相關譜儀等大科學裝置都是集中在莞深高速創新帶上。 此外,在規劃上,莞深高速創新帶將積極對接深圳的梅觀創新走廊,構筑一條創新密集帶。在今年舉行的深莞惠經濟圈(3+2)黨政主要領導第十一次聯席會議上,深圳提出要建設梅觀創新走廊,對接莞深高速創新帶,并在該走廊上布局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要科研機構和重大創新能力項目,實現協同創新。 三、下一步莞深高速創新建設計劃 在打造莞深高速創新帶方面,計劃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開展: ?。ㄒ唬┘涌熘卮罂茖W基礎設施群建設。對標全球先進地區的科學城,以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為目標,高標準、高規格建設中子科學城,吸引集聚更多更優質創新資源和創新人才。突出重大科學基礎設施群建設,推動散裂中子源實驗運行和系列譜儀共建,引入一批前瞻性、創新型、關聯性大科學裝置,著力打造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高規格推動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成為國家材料科技創新的戰略力量和世界一流的材料科學與技術研究機構,培育帶動新材料產業發展。 ?。ǘ┘涌斐雠_扶持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支持走廊建設的創新政策,研究制定包括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培育、“三舊”改造、產業招商等多方面內容的政策文件,推動深圳和東莞的創新資源無障礙流動。 ?。ㄈ┘訌娨慌鷦撔缕脚_節點建設。集中力量加快松山湖高新區核心平臺建設,積極整合周邊創新資源,形成創新技術轉化的主戰場,構筑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高地。重點打造中子科學城、寮步香市科技產業園、國際創新生態城、塘廈科苑城信息產業園、石碣水南唐洪示范片等省、市級創新節點,培育創新引領的城市功能,構建以“(園區、城區、校區)+景區+社區”三區融合的國際創新區,集聚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科研機構和大學、科技服務機構等創新資源。 ?。ㄋ模┙M織實施一批創新項目,積極承接深圳外溢的創新資源。加大力度引進培育重點創新項目,制定科技創新走廊創新項目庫管理辦法,建立走廊創新項目庫,推動入庫創新項目動態管理,提高創新項目培育和服務力度,促進更多創新項目、創新資源落戶東莞,使創新項目轉化為產業發展新動能。 ?。ㄎ澹┘恿撔轮黧w培育。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計劃和“攀登計劃”,大力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加快攻關突破核心技術瓶頸,爭取形成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并實現產業化,構筑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成果轉化快速通道,壯大推動創新發展的中堅力量。 感謝您對我市科技創新工作的關心,希望您今后繼續支持我局工作。 特此回復。 |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塘廈鎮欄目 > 專題專欄 > 東莞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專欄
分享到:
關于將莞深高速帶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示范建設的建議
- 2024-01-25 00:00
- 來源: 本網
- 【字體: 大 中 小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TOP】
【打印頁面】
【關閉頁面】